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就TNF-α对损伤的内侧副韧带和前交叉韧带中BMP-1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教研室在2011年09~11月时间内所收集到的4例滑膜组织和交叉韧带标本,其中女2例,男2例,截肢膝关节相应组织是在无菌条件下用镊子和剪刀来取得。先细胞培养,其次,pET32a(+)-Tat-PTD-VP3重组质粒构建示,分别测定半定量PCR、实时定量PCR。结果本组资料研究表明,TNF-α作用时间分别为24h、12h、6h、2h,作用浓度为5ng/ml。对于那些已经损伤的MCL细胞中,BMP-1的表达随着TNF-α浓度的不断增加也会出现逐步的下降趋势,用实时定量PCR来进行显示,BMP-1表达为117%、70%、62%、41%。而对于那些已经损伤的ACL细胞中,BMP-1的表达随着TNF-α浓度的不断增加会出现逐渐下降的趋势。用实时定量PCR来进行显示,BMP-1表达从最初的69%,下降到最后的27%。结论TNF-α能够有效地下调ACL作用,以及前交叉韧带(ACL)和内侧副韧带(MCL)中BMP-1基因表达都出现了较大的下降,本实验为有效促进ACL自我修复,早期抑制TNF-α浓度提供了较好的理论依据。

  • 标签: TNF-&alpha 内侧副韧带 前交叉韧带 BMP-1 基因表达Effects of BMP-1 gene expression of TNF- on injury of the 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 and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推进,老年群体和老年病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老年人由於脏腑组织功能的衰退,其生理病理均具有自身的特徵,老年病的定义是指人在老年期所罹患的、与衰老有关并具有自身特点的疾病,其主要包含了三类疾病:

  • 标签: 生理病理 老年病 医学角度 人口老龄化 老年群体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反角度”作为腰椎滑脱小关节正常病例CT扫描常规的意义。资料和方法收集本院腰椎滑脱并行反角度扫描的CT病例85例(其中退变性滑脱48例,峡部裂性滑脱37例),分析小关节改变与峡部裂存在与否的关系。结果48例峡部裂性滑小关节不稳定0例,37例退变性滑脱小关节不稳定37例(100%),小关节不稳定合并峡部裂0例。结论通过小关节对腰椎滑脱病因进行初筛,将反角度扫描作为腰椎滑脱小关节正常病例CT扫描常规具有现实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反角度扫描 腰椎滑脱 腰椎峡部裂 小关节 扫描常规 体层摄影,X线计算机
  • 简介:根据中医正邪理论,人体感染HIV之后,感染者发病早晚与否,人体正气之强弱,起主导作用,正气盛,则晚发病或病情较轻,也容易治愈;正气虚(主要是指阳气的防御作用不足)则发病早且病情重,不易治愈。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是中医学者所公认的艾滋病基本病机,我们认为阳虚始终贯穿于艾滋病的病因病机中,本文试从扶阳角度对艾滋病的防治思路及方法作一探讨。

  • 标签: 艾滋病 扶阳 防治 理论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闭合复位交叉螺纹针固定技术治疗儿童3型肱骨髁上骨折术前术后护理。方法32例儿童3型肱骨髁上骨折,年龄4~13岁,伤后1~3d均在全麻下行闭合复位交叉螺纹针固定术。术后大多不予石膏固定,早期主、被动功能锻炼。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5个月。术后通过功能锻炼,患儿无神经、血管损伤发生。螺纹针平均固定时间32周。肘内翻1例。肘关节Mayo评分,平均964分,优良率达到100%。结论闭合复位交叉螺纹针固定术手术创伤小,术后可以早期功能锻炼,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肱骨骨折 康复锻炼 儿童 护理
  • 简介:基金项目广西中医药大学重点课题(课题号ZD2007039)摘要目的比较双止血带双交叉结扎联合不同次数反复握拳法(6次、5次、4次)对手背静脉血管充盈度、静脉穿刺成功率及静脉炎发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脾胃病科静脉充盈度差450例输液患者,采用查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1、对照组2各150例。观察组采用双止血带双交叉结扎法联合反复握拳6次方法行静脉穿刺;对照1组采用双止血带双交叉结扎法联合反复握拳5次行静脉穿刺;对照2组采用双止血带双交叉结扎法联合反复握拳4次行静脉穿刺;结果观察组与对照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止血带双交叉结扎法联合反复握拳法6次能明显改善静脉血管充盈度、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及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该法操作简单易行,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