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以下几种功法,对于培养睡意,治疗失眠有一定的帮助.(一)临睡静尘洁取平坐或盘坐(以习惯舒适为度),闭目养神,呼吸自然,意守丹田(脐下1.5寸或3寸处),培养睡意。(二)闭目呵欠沽取平坐或侧卧体位,双目轻闭,下颔部后缩(后缩到不用力为度)。口张大,用鼻腔吸气,自然呼出,不必用意。

  • 标签: 失眠 治疗 培养 自然 用意
  • 简介:穴”,即动态型俞穴的简称。乃指遍布体表、无具体名称、数量、无固定部位、且隐现无常或呈游移状态,如阿是等一类俞穴即是。是与简称“静穴”的另一类各有特殊名称、有一定数量、且有固定部位而相对不变的静态型俞穴,如十四经穴、经外奇穴相对而言的。

  • 标签: 动穴 临床疗效 动态型俞穴 针灸 中医
  • 简介:阳虚风证是内风证的证型之一,阳虚风证与肝肾虚寒有关,温阳息风治疗有效,深入研讨阳虚风之机理及证治规律,对提高头晕目眩、肢体麻木、瘙痒、震颤、瘈疭及抽搐等病症的疗效是有益的。

  • 标签: 内风 动风 阳虚 中医基础理论
  • 简介:动作与解释意念与元气于丹田至命门,两臂撑圆,两手以小拇指为轴,翻转至掌心朝天(图35)。以肘为轴,平旋至指尖分朝左右。元气归于丹田,两肘内合,两手以小拇指为轴,翻转至掌心例地(图36)。

  • 标签: 养生 老子 昆仑 丹田 元气 拇指
  • 简介:陈实是明代著名外科医家,中医外科学“正宗派”的创始人,《外科正宗》是其毕生临床经验的凝结,被后世医家评价为“列证最详,论证最精”。陈实重视理论联系实践,提倡内外兼治,尤为重视外治法;主张“开户逐贼,使毒外出”,丰富了中医外治的药物和方法;推崇灸法,善用披针排脓泄毒,完善了外科手术方法和制度;师古不泥,勇于创新,独创了许多新理论、新方药、新方法和新器械。本文就其在中医外治法方面的主要学术思想及贡献作一探讨。

  • 标签: 陈实功 外科正宗 中医外治 学术思想
  • 简介:中南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张耀教授,精心炮制了一篇《告别中医中药》的文章,主张“以文化进步的名义,以科学的名义,以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名义,以人道的名义,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告别中医中药。”几个月之前,他以“征询意见稿”的名义,在几个网站宣扬。由于没有遇到中医界强有力的反击,又稍加修饰,在《医学与哲学》2006年第4期全文抛出。近来,许多网站以“废除中医”、“废除中医中药”为主题词,以“中南大学、北京大学‘校报’强文”为招牌,大肆传播。就像电脑病毒一样,各大网站竞相传播,已是满城风雨。

  • 标签: 中医 中药 废除中医 张功耀
  • 简介:胃疼、胃胀是上班族最常见的“小毛病”,虽然偶尔的疼痛和饥饿感忍一下就过去了,但却给身体带来了胃病的隐患。

  • 标签: 胃痛 缓解 小毛病 上班族 饥饿感
  • 简介: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分析现代针灸文献中治疗腹痛"同穴"的选用规律。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的方式,对1958—2015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和维普数据库中针灸治疗腹痛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及整理,得到相关文献50篇。结果:通过分析得出,现代文献针灸治疗腹痛"同穴"主要为足三里、天枢、内关和中脘等;"同穴"所属经脉主要为足阳明胃经和任脉;"同穴"所在部位主要是下肢部和胸腹部;"同穴"的特定穴类别选用主要是五输穴和募穴。结论:针灸治疗腹痛,主要选取主治作用相同或者相近的腧穴,即同穴为主,使腧穴配伍产生协同增效的作用,起到增强针灸治疗腹痛的临床疗效。

  • 标签: 针灸 腹痛 同功穴 规律 数据挖掘
  • 简介:目的:探讨施氏十二字养生理论渊源及作用原理。方法:通过发掘古代医学文献对导引的论述并结合现代医学理论来探讨施氏十二字养生的作用机理。结果:施氏十二字养生是在中医传统导引理论指导下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创建的养生,对以颈椎病为主的骨退行性病变引起的疼痛不适等有良好疗效。结论:施氏十二字养生是防治颈椎病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养生功 气功 基础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猪苓汤化裁联合西药治疗更年期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收治的98例更年期血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西医组(n=49)和中西医组(n=49),西医组采用口服米非司酮片治疗,中西医组在西医组基础上加用猪苓汤化裁而成的汤药治疗。评定2组临床治疗疗效,检测和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卵泡雌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水平,并记录2组治疗前后月经状况改善情况。结果中西医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84%显著高于西医组75.51%(P<0.05)。2组治疗前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FSH、LH、E2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但中西医组治疗后FSH、LH、E2水平低于西医组(P<0.05)。2组治疗前月经状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月经量、月经周期、行经天数均明显改善(P<0.05),但中西医组治疗后月经量、月经周期、行经天数改善情况优于西医组(P<0.05)。结论猪苓汤化裁联合西药治疗更年期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调节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改善月经紊乱。

  • 标签: 更年期功血 猪苓汤化裁 性激素 月经
  • 简介:1告别文化自卑,正确认识中医我们认为,中医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全体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宝藏,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发明。

  • 标签: 张功耀 中医文化 文化自卑
  • 简介:目的:观察固经汤治疗气虚型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血”)出血期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无排卵性血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固经汤口服,对照组予宫血停颗粒口服,治疗周期均为10d。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检测患者的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止血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6.7%和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PDW和MPV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PT和APTT均缩短(P〈0.05),且治疗组患者PT和APTT缩短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FBG水平均升高(P〈0.05),FDP水平下降(P〈0.05)。结论:固经汤治疗气虚型无排卵性血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止血作用可能是通过改善血小板活性和质量、促进凝血及调节纤溶活性等途径来实现的。

  • 标签: 固经汤 无排卵性功血 气虚型 止血机制
  • 简介:【摘要】在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蒙医医生来说,锻炼好自己的基本并不断的进行自我完善,不断学习,是适应社会医学不断高速发展的必然选择。蒙医医生的基本包括对病史的采集必须详尽,体格检查准确而全面,实验室的选择科学而合理,辅助检查认真而周到,这些对于蒙医医生在临床决策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因此,必须把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基本理论,道德修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作为自己的立足之本,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临床决策能力和水平。

  • 标签: 临床医学   临床决策   蒙医医生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