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6 个结果
  • 简介:从收录的中医药文献的角度,比较中医药和道教在哲学思想、人体的病理生理、养生疗病等方面的相似之处,从而论证医、同源旨.

  • 标签: 道藏 中医药 道学 同源同旨
  • 简介:目的:观察和比较注射用炎琥宁和α-干扰素治疗小儿上呼吸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上呼吸感染患儿7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研究组患儿采用注射用炎琥宁进行静滴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α-干扰素肌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上呼吸感染,采用注射用炎琥宁静滴治疗的疗效更加理想,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上呼吸道感染 小儿 注射用炎琥宁 Α-干扰素 临床研究
  • 简介:”是道家哲学的重要范畴,《黄帝内经》中大量使用了“”的概念。虽然《内经》中的“”都不带有世界本原的意义,但在阐述阴阳之道和其它各种具体规律时,显露的却是道家哲学的思维观念和方式。《内经》引用道家的“”范畴来规范说明医学的规律、道理、理论和方法,清楚表明了道家哲学和中医理论之间的密切联系。

  • 标签: 道家 《黄帝内经》
  • 简介: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分析现代针灸文献中治疗腹痛"功穴"的选用规律。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的方式,对1958—2015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和维普数据库中针灸治疗腹痛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及整理,得到相关文献50篇。结果:通过分析得出,现代文献针灸治疗腹痛"功穴"主要为足三里、天枢、内关和中脘等;"功穴"所属经脉主要为足阳明胃经和任脉;"功穴"所在部位主要是下肢部和胸腹部;"功穴"的特定穴类别选用主要是五输穴和募穴。结论:针灸治疗腹痛,主要选取主治作用相同或者相近的腧穴,即功穴为主,使腧穴配伍产生协同增效的作用,起到增强针灸治疗腹痛的临床疗效。

  • 标签: 针灸 腹痛 同功穴 规律 数据挖掘
  • 简介:中药制剂具有临床疗效确切以及作用迅速等优点,但是随着中药制剂的大量应用及相关研究,中药制剂的安全性正在被逐渐关注。然中药制剂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和制约了中药制剂的质量和发展。只有发展道地药材的培育,加强中药的前处理,不断优化制剂的生产工艺,实现质量控制的标准化,才能从整体上提高中药制剂的质量。

  • 标签: 中药制剂 生产工艺 质量标准
  • 简介:目的:建立棱瓜子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不同产地波棱瓜子药材中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以葡萄糖标准液绘制标准曲线,用苯酚一硫酸法测定棱瓜子多糖的含量,通过单因素实验,对显色条件进行优选,并对该法的精密度、加样回收率等进行了研究。结果:优化后的测定条件为显色波长488nm,5%苯酚的用量0.2mL、浓硫酸用量4.0mL、60℃水浴15min。该条件下,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74%,RSD=2.23%,测得不同产地波棱瓜子药材中多糖含量为1.15%~2.16%。结论:该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简便、经济,适用于棱瓜子多糖的含量测定。

  • 标签: 波棱瓜子 多糖 苯酚-硫酸法 含量测定
  • 简介:又到一年腊八时,喝粥吃饭有讲究腊八节,俗称'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是古人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传统节日。腊八也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易伤人体的阳气。这一阶段的养生关键是'健脾、养肾、祛寒'。腊八节吃腊八粥是我国的传统民俗,腊八粥具有健脾益肾、滋补虚损的功效。腊八粥味道鲜美可口,严冬食之,暖身祛寒,调节胃口,增进食欲。且性味平和,补而不

  • 标签: 祛寒 健脾益肾 虚损 阴邪 鲜美可口 食材
  • 简介:郁证病理机制涉及中医五脏,主要以肝为主。故郁证的辨证应以五脏理论为指导,用药重在强调以疏导、肃降、宣泄、畅达、清热,防治结合,因势利导。

  • 标签: 郁证 同病异治 寒热错杂 疏肝解郁 清热解郁
  • 简介:  肝硬化腹水属中医“鼓胀”范畴,为临床常见难治病症,我国古代就将其列为“风、痨、鼓、膈”四大顽症之一.笔者曾有幸长期跟随导师关幼教授学习,获益非浅.现将关老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经验总结如下:

  • 标签: 肝硬化腹水 临床经验 关幼波
  • 简介:是没有心的,大自然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都是没有感情的。春天长养万物,不是因为大道对万物有情;秋天萧杀万物,不是因为大道对万物有恨。这都是

  • 标签: 保健法 养生 修道 春天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天津地区呼吸感染住院患儿呼吸合胞病毒(RSV)感染特点。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4年12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的急性呼吸感染患儿1822例,采集每例患儿鼻咽吸取物1份,用荧光免疫方法进行病毒检测,包括呼吸合胞病毒、流感病毒A和流感病毒B、副流感病毒1、2、3、腺病毒。同时进行痰细菌培养和测定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MP)抗体滴度(采用ELISA方法)。结果1822例标本中检出病毒阳性标本385例(21.13%),其中RSV抗原阳性175例,检出率45.45%,0-3岁阳性检出数108例(61.71%),其中1岁以内60例(55.55%)。每年1-12月份均有RSV检出,11月-3月份检出率较高。175例呼吸合胞病毒感染病例中,诊断为肺炎43例(24.57%),喘息性支气管炎78例(44.57%),上呼吸感染35例(20%),扁桃体炎9例(5.14%),中耳炎3例(1.71%)其他7例(4%)。伴发热106例(60.57%),喘息87例(49.7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升高76例(43.42%);C反应蛋白(CRP)升高53例(30.28%);33例(18.85%)混合副流感病毒3型感染,23例(13.14%)混合细菌感染,53例(30.38%)混合肺炎支原体感染。结论RSV感染在天津地区每年冬春季高发,0-3岁是RSV感染的好发年龄,RSV引起下呼吸感染临床表现以咳嗽喘息为主,上呼吸感染以发热为主,易混合副流感III病毒及肺炎支原体感染。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合胞病毒 儿童
  • 简介:"猫鬼"、"野"见于《隋书》、《北齐书》等书,《汉语大词典》将其分别释为"古代行巫术者畜养的猫"、"犹邪道"。根据《诸病源候论》的相关记载,论证了《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是不正确的。同时提示,在汉语词汇史研究中,《诸病源候论》这类古代医学文献有着丰富的语言研究价值。

  • 标签: 猫鬼 野道 汉语大词典 诸病源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