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汗是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常见的一种表现,在中多有阐述,汗是由阳气蒸化人体津液所化.对汗出的分类有生理之汗和病理之汗之分,其中病理之汗又分为:汗不出、自汗、盗汗、绝汗、战汗、局部汗出.同时阐述汗出机理的四方面:汗源、汗出的动力、汗出的门户、汗出调控.

  • 标签: 汗不出 自汗 盗汗 绝汗 战汗 局部汗出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来源白芍中芍药苷含量,为其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规格白芍药材和饮片中芍药苷含量,从化学成分上评价其质量差异。结果:白芍药材中野生品中芍药苷含量明显高于栽培品,以安徽亳州芍药中芍药苷含量最高,栽培品为3.82%,野生品为4.91%,经炮制加工后,白芍饮片中芍药苷流失较严重,其平均含量约为2.5%,但符合2010年《中国药典》白芍含量测定项下大于1.2%要求。结论:生长环境和炮制加工方法是影响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主要因素。

  • 标签: 白芍 芍药苷 含量测定 HPLC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建立测定薰衣草中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的方法,比较不同来源薰衣草中总黄酮和总多酚的含量.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溶剂提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薰衣草中总黄酮和总多酚的含量.结果以芦丁和没食子酸分别作为测定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的对照品,分别在浓度18.51~55.54μg/ml(r=0.9997)和1.98~9.91μg/ml(r=0.9969)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薰衣草中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具有一定差异.结论该法简单易行,重现性好,测定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稳定、准确,可作为薰衣草总黄酮和总多酚的检测方法.本研究为薰衣草药材及其中成药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薰衣草 总黄酮 总多酚
  • 简介:[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方法,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30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采取积极的急救措施,及时洗胃,静脉输注阿托品和氯磷定等解毒药物,对症处理相关症状,观察急救效果,总结治疗经验。[结果]30例患者中28例治愈出院,2例因服毒量大,中毒时间长,错过治疗时机,呼吸衰竭而死亡。[结论]急救是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中最重要的环节,及时彻底洗胃及合理应用解毒药物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急性 农药中毒 抢救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进行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护理时,将优质急诊护理应用于其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6我院中收治的9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急诊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将急诊优质护理应用于其中,对两组患者护理完成后的各项心肌谱酶指标进行记录,分析组间差异(P<0.05)。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CK、AST、LDH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有机磷农药中毒 急诊护理 应用分析 护理方案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方法对我市各基层医院急诊科自2009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10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2例患者中治愈98例,死亡4例。结论在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时,迅速彻底清除毒物,阻止毒物继续吸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早期足量反复联合应用解毒剂,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基础护理,做好心理护理。

  • 标签: 有机磷农药 中毒 急救 护理
  • 简介:通信作者吴国平,主任医师,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摘要目的探讨长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对三个医院98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前提下,观察组采用长托宁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品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的活力正常时间、用药次数、阿托品化时间、用药起效时间、中毒症状消失时间、治愈情况、住院时间、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59%,对照组治愈率83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药物起效时间、阿托品化时间方面较对照组长,在症状消失,ChE恢复时间、用药次数、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少,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观察组视力模糊、口干、心动过速、躁动及尿潴留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水平为001)。结论长托宁是一种比阿托品治疗效果好,不良后应少的抗胆碱能新药。对于抢救AOPP是目前最理想抗胆碱药。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