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8 个结果
  • 简介:根据临床实验显示,SARS有一定的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应归属于中医学“温病”的范畴。早在几个月前发生的非典型肺炎病因为感受风热之邪或疫毒时邪,

  • 标签: 温病 中医学 非典型肺炎 风热 临床实验 SARS
  • 简介:本文通过文献复习,结合个人观点及临床实践,就心与窍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并就窍与心、肾的关系提出新的见解,提出“心主舌,开窍于;肾主,开窍于二阴”的心肾与五官九窍的主、开窍的观点.

  • 标签: 耳窍 基础理论
  • 简介:增生性瘢痕是创伤愈合的异常结局,其治疗一直是困扰皮肤科的难题之一。该文检索国内外兔模型上增生性瘢痕的治疗研究报道,探讨增生性瘢痕的最新治疗方法及其作用机制。

  • 标签: 增生性瘢痕 兔耳模型 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采用硬性内镜的方式里取耵聍的的护理配合工作有效性和患者满意度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眼耳鼻喉科2年内就诊的100名取耵聍的患者进行分组对比护理实验及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人性化优质护理手段的实验组病患在采用隐性内镜取耵聍的过程中受到损伤的几率较低,且病患满意度达到100%,与对照组相比P

  • 标签: 耵聍栓塞 硬性耳内镜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利胆防散治疗经可视胆道镜取钳微刨保胆取术后的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90例。按照随机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90例患者均在全麻下行经可视胆道镜取钳微刨保胆取术,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和饮食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利胆防散。观察2组患者手术前以及治疗3个月后的胆囊壁厚度、空腹胆囊容积、餐后最小胆囊残余容积、胆囊收缩率以及胆囊结石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78%)明显大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8·89%)(P〈O.05);观察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前患者胆囊壁厚度、FV、ttV、E比较,差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患者胆囊壁厚度、FV、RV、E比较均有改善作用(P〈0.05);观察组在改善患者胆囊壁厚度、f、V、RV、E方面均优对照组(P〈0.05);2组胆囊结石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可视胆道镜取钳微刨保胆取术后的胆囊结石患者结合中药利胆防散治疗能有效地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胆囊壁厚度,并增强胆囊的收缩功能。

  • 标签: 中药利胆防石散 胆囊结石 经可视胆道镜取石钳微创保胆取石术 临床疗效
  • 简介:作者简介仲崇玉(1957-),男,汉族,江苏宿迁市沭阳县人,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拟将本药成为药典规范性、纯中药治疗中耳炎的抗菌药物,作者仲崇玉一直从事耳鼻喉科研究治疗专业30余年,宿迁市耳鼻喉研究所所长,任江苏省中医学会耳鼻喉专业委员会委员。摘要目的将速效净灵配成1%、10%、30%三种浓度分别在120只豚鼠中耳局部应用7d后观察21d,作形态学和听觉检查。结果用高浓度30%的豚鼠扫描电镜5(5/15),出现基底回外毛细胞部分融合变性,但无明显缺失,内毛细胞、指细胞、柱细胞形态学上无改变,停药后观察21d之豚鼠ABR反应阈提高20分贝以上(8/16)。但用低浓度1、10%的豚鼠耳蜗铺片及扫描电镜无明显改变,ABR反应阈亦无提高,结论选用低浓度的速效净灵将成为高效基本无毒的纯中药抗生素滴液。

  • 标签: 速效耳净灵 耳毒性 耳蜗 毛细胞 Corti氏器 ABR反应阈
  • 简介:带状疱疹祖国医学"蛇窜疮"、"蜘蛛疮"、"火带疮"等范畴.笔者从1994年以来,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内服,配合自拟大黄解毒汤湿敷患处及西药注射剂注射,治疗本病2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带状疱疹 中西医结合 自拟大黄解毒汤
  • 简介:肥胖可诱发许多疾病,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笔者多年来,以压法为主配合中药减肥散及饮食控制治疗15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耳压疗法 单纯性肥胖症 减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自体脂肪在鼓膜穿孔修补中的疗效。方法用耳垂脂肪对46耳鼓膜穿孔进行修补,观察鼓膜中、小穿孔的愈合情况。结果患者随访时间为6~18个月,自体脂肪修补鼓膜穿孔愈合率913%,46例术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内镜下自体脂肪鼓膜修补术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尤其适用于修补鼓膜中、小穿孔,对鼓膜穿孔愈合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耳内镜 鼓膜穿孔 自体脂肪 鼓膜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输尿管软镜取术与经皮肾镜取术在肾结石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肾结石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经皮肾镜取术治疗)与对照组(经输尿管软镜取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期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一期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2cm以下的结石时,输尿管软镜取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是首选的治疗方法。经皮肾镜取术的结石清除率较高,是治疗直径2cm以上的结石的首选方法。

  • 标签: 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 经皮肾镜取石术
  • 简介:麻杏甘汤方出自仲景之《伤寒论》,由麻黄、杏仁、生石膏、炙甘草四药组成。功在辛凉宣肺、清肺平喘。方中麻黄为君,宣肺泄热;生石膏为臣,用量倍于麻黄,两者寒热相制为用,清宣肺中郁热.使宣肺而不助热,清肺而不留邪;杏仁为佐,苦降肺气,既助石膏之降,又与麻黄一降一宣,相反相成,以平喘止咳;炙甘草益气和中,与石膏合而生津,并能调和于寒温宣降之间,是为佐使之用。

  • 标签: 麻杏石甘汤 临证举隅 清热宣肺 止咳平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