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4 个结果
  • 简介:据悉,今年4月底,广东湛江雷州市北和镇徐黄村陆续发现286位村民离奇病倒,高烧达4O℃,患者多为老人和儿童,症状为发热、咳嗽、眼结膜充血、肌肉酸痛等,个别出现腹疼。经采样检验及流行病学调查,诊断为型流感。采取了相关的防治措施后,至目前为止无人死亡。

  • 标签: 甲型流感 预防 夏季 流行病学调查 眼结膜充血 广东湛江
  • 简介:目的评价宁片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效果,明确宁片治疗此疾病是否具有一定的作用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此种疾病的优势。方法通过回顾性方法收集萍乡市中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部亚急性甲状腺炎伴颈前疼痛患者的就诊、随访资料,对比分析宁片联合口服糖皮质激素组(治疗组)与单纯口服糖皮质激素组(对照组)的治疗周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疗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证候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宁片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疗效确切,能够更好地改善临床症候、缩短治疗周期。

  • 标签: 亚急性甲状腺炎 糖皮质激素 宁甲片 中西医结合疗法 瘿瘤
  • 简介:近年来,皮肤病理学界对真菌病治疗颇有争论,问题主要集中在真菌病在不同病患上治疗效果有差异性。根据多年对皮肤病治疗经验的积累,追根溯源分析真菌病理及其发生、影响、治疗方法,从而指出真菌病的最佳治疗途径,指导医师和病患用药。

  • 标签: 皮肤病 甲真菌病 病理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中风病是针灸科临床常见病,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并发症多的特点,杨三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对于中风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总结如下。1风邪上犯,病位在脑杨三教授认为中风病与西医急性脑血管病相近,中西医皆认为此病病位在脑。《素问·太阴阳明论篇》云"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风邪伤人首先侵犯人体上部,即头部,可见风邪入中头窍是中风的重要病因。

  • 标签: 中风病 针灸 经验
  • 简介:面瘫是神经科常见疾病之一,针灸治疗效果显著。从辨病辨证论治、分经分期论治、针刺手法的轻重选择以及结合中药治疗4个方面,总结了杨三教授治疗面瘫的经验。杨教授善于综合考虑面瘫发病、发展进程中的各个因素,逐渐形成了一套其特有的面瘫诊治理论,提高了治疗效果。

  • 标签: 针灸 面瘫 名医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肝细胞癌(HCC)患者AFP-L3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测定HCC患者术前、术后1周血清AFP、AFP-L3%的数值。结果术后1周AFP-L3%的值与术前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和AFP一样,HCC患者接受TACE治疗后,AFP-L3%的数值明显降低。

  • 标签: 介入治疗 肝癌患者 甲胎蛋白异质体
  • 简介:三教授对消渴病的辨治思想强调辨病辨症相结合,重视不同病程消渴病的病机特点。认为消渴病发病之初病在于脾胃,脾阴虚、胃阳燥,影响了津液的化生及敷布,导致了疾病的发生。病久必及他脏,而使消渴病的病机十分复杂而成诸多变证,杨教授根据消渴病的病机特点进行针灸辨证施治。

  • 标签: 消渴病 名医 学术传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脑出血继发三发减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脑出血继发三发减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均出现血压下降,心率过缓(<55次/分),低体温(<35℃),T3、T4、TSH下降,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后病情好转。结论重症脑出血病情恶化时应考虑三发减的可能,及时诊断治疗,预后好。

  • 标签: 重症脑出血 三发甲减 甲状腺素替代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产妇分娩时使用卡前列酯栓对预防和降低出现产后出血情况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的方式从本院在2017年9月~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产妇中选取30名,按照分娩顺序的不同完成分组,对照组的前15名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使用宫缩素,观察组的后15名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卡前列酯栓,对比分析产妇的产后出血率和产后2h、24h内的出血量,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热、胃肠道反应、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未出现产后出血的情况,发生率为0.00%,对照组产妇中有6名出现产后出血的情况,发生率为26.67%,观察组显著较低;观察组产后2h、24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40.00%。结论:当前阶段在在产妇分娩时使用卡前列酯栓能够对产妇产后出血的情况进行预防,同时也能降低产后出血量。    

  • 标签: 分娩 卡前列甲酯栓 产后出血
  • 简介:介绍杨三教授的单手进针法。杨三教授在临床和教学实践中独创其特有的单手进针法,其法汲取了传统双手进针法的一些特点,将传统的"刺手"与"押手"归于一手,并将针具、进针的多种手势与角度相互结合,具备了准确、少痛、轻巧、快速、实用等特点。其进针方式有空压式、角度压式、捻压式、连续压式等4种。每式的持针、进针及操作都有严密的方法和适用范围。

  • 标签: 毫针刺法 单手进针法 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