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高眼压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高眼压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中医眼科接受治疗的高压症患者60例,根据患者的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划分为2组,分别为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曲伏前列素+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及眼压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周、1、3、6个月,观察组的眼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高眼压症患者,针刺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眼压,稳定患者眼压水平,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针刺 高眼压症 疗效 眼压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督脉穴对急性脑梗死疾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针刺督脉穴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脑梗死体积及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刺督脉穴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针刺疗法 督脉穴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快针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常规针刺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快针针刺天突穴、廉泉穴,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1.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针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快针 天突穴 廉泉穴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药联合针刺对青光眼视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中药组、中药联合针刺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病患,中药组单纯采用中药汤剂对组内患者进行治疗,中药联合针刺组在中药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穴位针刺治疗,对照组对患者使用眼压控制治疗,疗程结束后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中药联合针刺组患者治疗后视力与视野照比治疗前有了很大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患者视力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野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视力与视野改善情况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针刺对青光眼患者视功能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与推广价值。

  • 标签: 针刺 青光眼 视力 视野
  • 简介:目的:研究针刺结合语言训练治疗完全性失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7例完全性失语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8例患者采用单纯语言训练治疗,试验组69例患者采用针刺结合语言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1%;试验组患者理解、复述、表达等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语言训练治疗完全性失语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语言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完全性失语 针刺 语言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井穴为主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的疗效。方法将V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进行针刺疗法,对照组应用安理申口服,治疗前后以MMSE和ADL量表评价患者。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认知和行为能力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针刺井穴为主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井穴 痴呆 血管性 针刺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曲旋提拉斜扳法推拿配合针刺治疗颈源性眩晕(cervicalvertigo,CV)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3例CV患者按区组随机化法分为2组,每组50例,观察组予以曲旋提拉斜扳法推拿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仅予以与观察组相同的针刺治疗。推拿隔日治疗1次,针刺每日治疗1次,治疗20d后观察两组患者眩晕等症状评分变化,并进行两组疗效比较。结果:治疗过程中,观察组脱落14例,对照组脱落13例。最终,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进行数据分析。治疗20d后,两组患者的眩晕等症状评分均明显增加,与本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愈显率为69.4%,对照组为32.4%,两组愈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旋提拉斜扳法推拿配合针刺能显著改善颈源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独针刺治疗。

  • 标签: 推拿 按摩 针刺疗法 眩晕 颈椎病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与中药灌肠对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gastroparesissydrome,PGS)患者5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例。中西结合组为常规治疗配合针刺与中药灌肠,针刺1次/d,一周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灌肠配方采用自拟攻里通下汤加减,2次/d,每次75mL,共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结果两组胃肠减压引流量、肠鸣音恢复时间、恢复排气与排便时间、拔除胃管时间、上消化道造影剂(泛影葡胺)排空时间、恶心呕吐、腹胀疗效比较,中西医结合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后胃瘫综合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针刺与中药灌肠,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并缩短疗程。

  • 标签: 胃瘫综合征 针刺疗法 中药灌肠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加隔鳖甲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采用针刺加隔鳖甲灸治疗,对照组37例仅采用与观察组相同的针刺治疗。两组均为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针刺结合隔鳖甲灸的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为67.6%,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隔鳖甲灸可明显改善腹泻型IBS的临床症状,其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 标签: 针灸疗法 针刺疗法 灸法 间接灸 泄泻 肠易激综合征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针刺配合美沙酮治疗海洛因戒断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制定原始文献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检索策略,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NationalKnowledgeInfrastructureDatabase,CNKI)、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AcademicJournalFull-textDatabase,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eseBiomedicalLiteratureDatabase,CBM)、重庆维普数据库(ChongqingVIPDatabase,CQVIP)、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中针刺配合美沙酮治疗海洛因戒断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RCTs),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在严格质量评价的基础上,对每个纳入试验进行偏倚风险和质量评估。使用RevMan5.3软件对最终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或描述性分析。结果:纳入8个研究,共93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刺配合美沙酮在总有效率与单纯美沙酮治疗相比无统计学意义[RR=1.05;95%CI(0.99,1.11);P=0.11];痊愈率优于单纯美沙酮治疗[RR=1.45;95%CI(1.19,1.78);P=0.0003];复吸率低于单纯美沙酮治疗[RR=0.691;95%CI(0.60,0.80);P〈0.00001]。基于系统评价结果,采用GRADE系统推荐分级方法评价证据质量,结果显示:证据水平均为低级,推荐强度为弱推荐。结论:从纳入的文献来看,针刺配合美沙酮治疗海洛因戒断综合征有效,较单纯美沙酮有一定的优势,但需要更多的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来证实。

  • 标签: 针刺疗法 物质禁断综合征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卧位定点复位配合上颈段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上颈段针刺配合俯卧位定点复位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推拿治疗,2组均于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2组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定点复位配合上颈段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上颈段针刺 卧位定点复位 椎动脉型颈椎病
  • 简介:路志正教授为中医药大家、首届国医大师,从医七十余载,在继承古人基础上,将脾胃、温病学说于临床中的应用做了更系统的阐述及发展,提出"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调理脾胃的学术思想。将路老"持中央、运四旁"的调理脾胃思想用以临床指导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取穴,效果显著,此法改变了只对局部腧穴、阿是穴的运用,不但提高了临床疗效,也为临床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路志正 持中央 运四旁 针刺 神经根型颈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拟行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5-85岁,ASAII-III级,随机分为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组(A组)和单纯小剂量硬膜外麻醉组(B组)每组60例。两组均选择L-2~3或L3~4硬膜外穿刺置管,穿刺成功后给予试验剂量1.5%利多卡因3ml,待麻醉平面出现后,A组选穴定位,针刺相应穴位,得气后接电针,调节强度与频率至患者可耐受水平,针刺10分钟后测麻醉平面,如未达到所需平面(T10-L4),硬膜外小剂量每次追加1.5%利多卡因(每次3ml),直至麻醉效果完善(I~II级)后开始手术,B组除针刺外,均与A组相同。记录两组硬膜外局麻药用药量,麻醉效果。记录两组麻醉前(T0)、麻醉后20min(T1)、切皮前(T2)、手术开始后60min(T3)及手术结束时(T4)HR、SBP、DBP、MBP,记录术前24h、T3、T4及术后24h血糖及皮质醇水平。结果硬膜外用药量A组较B组减少35.5%(P<0.01);麻醉效果Ⅰ级率A组96%,B组83%,两组比较(P<0.05);A组T1、T2及T3HR、SBP、MBP变化小于B组(P<0.05);A组血糖水平在T3、T4均低于B组(P<0.05);A组血浆皮质醇水平在T3、T4及术后24h均低于B组(P<0.01或P<0.05)。结论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效果优于单纯小剂量硬膜外麻醉,术中循环稳定,应激反应轻,可作为老年下肢骨科手术麻醉方法之一。

  • 标签: 针刺 硬膜外麻醉 老年 骨科手术 血糖 皮质醇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内关、太冲得气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血脂及血清TNF-α水平的影响,探讨针刺得气与疗效的关系。方法:按照诊断纳入标准收治1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60例。针刺得气组取受试者右侧内关穴、太冲穴施以真实的针刺,假针刺对照组在相同穴位施以假针刺,药物对照组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疗程均为14d。比较治疗前后3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血脂及血清TNF-α水平,并评价3种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针刺得气组、药物对照组、假针刺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44%、85.00%、8.93%,针刺得气组与药物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显著高于假针刺对照组。(2)治疗前3组患者ISI、TNF-α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针刺得气组、药物对照组ISI水平显著上升,TNF-α水平显著下降,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假针刺对照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无显著变化。(3)治疗前3组患者TG、TC、LDL、HDL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针刺得气组、药物对照组TG、TC、LDL水平均显著下降,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HDL水平均显著上升,且后者显著优于前者;假针刺对照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无显著变化。结论:针刺内关、太冲得气可以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状态,降低血脂及血清TNF-α水平,效果与药物治疗相当,但假针刺相同穴位对上述指标无显著影响。

  • 标签: 针刺 得气 内关穴 太冲穴 原发性高血压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PCOS-IR)模型大鼠生殖内分泌及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来曲唑灌胃联合高脂膳食建立PCOS-IR模型,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针刺组、二甲双胍组,每组6只;另设6只同期喂养的15周龄雌性SD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针刺组予针刺穴位(一组为关元、三阴交,另一组为肝俞、脾俞、肾俞穴)治疗,每天1次,两组穴位轮替使用,连续治疗20d;二甲双胍组给予二甲双胍溶液灌胃;模型对照组给予与针刺组相同的抓取、固定、穴位剪毛、消毒,不做其他任何治疗;空白对照组自由摄食、饮水。各组大鼠治疗后检测血清性激素,观察体重、动情周期和卵巢组织学变化,测定血脂水平、糖耐量、空腹血糖(FPG)和空腹胰岛素(FINS)浓度,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①模型对照组大鼠卵巢呈多囊样改变,卵巢闭锁卵泡增多,闭锁卵泡的直径较大,颗粒细胞层数有所减少,未见黄体分布;针刺组和二甲双胍组卵巢恢复排卵,切片可见新鲜黄体分布。②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针刺组血清T、LH、PRL水平明显降低,FSH、E2、P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③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针刺组及二甲双胍组治疗后大鼠体重增加速度明显减慢(P<0.01),肥胖指数(Lee’s指数)明显降低(P<0.01);血清FINS含量及HOMA-IR显著降低(P<0.01),糖耐量曲线下面积明显减少(P<0.05或P<0.01);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P<0.01),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降低(P<0.01),针刺组与二甲双胍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能够改善PCOS-IR模型大鼠生殖内分泌异常和胰岛素抵抗。

  • 标签: 针刺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生殖内分泌 糖脂代谢
  • 简介:目的:观察两种不同针刺方法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浆中胰高血糖素样肽-1水平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2型糖尿病的机制。方法:选用造模成功的2型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皮内针组、罗格列酮组;同系非糖尿病大鼠作为空白组。针刺组和皮内针组大鼠取内庭、足三里、胰俞穴,其中针刺组结合电针治疗,药物组给予罗格列酮灌胃治疗。结果:各治疗组大鼠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素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1),但均高于空白组(P〈0.01,P〈0.05);GLP-1、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均高于模型组(P〈0.01),但针刺组低于空白组(P〈0.01),而药物组、皮内针组与空白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针刺疗法可以有效提高GLP-1水平,可能因此而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 标签: 针刺疗法 2型糖尿病 胰高血糖素样肽-1 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