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7 个结果
  • 简介:慢性咳嗽是呼吸科常见病症,在总结慢性咳嗽肺脾相关病因病历代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团队15年来对于慢性咳嗽相关研究的成果,提出对慢性咳嗽肺脾相关病因病的新认识,即肺脾相关是慢性咳嗽的重要病因病之一,可见内外合邪、虚实夹杂等病特点。临床上表现为病程较长、咳嗽迁延难愈。肺脾相关类慢性咳嗽常见证候为湿热郁肺、肺脾阳虚、寒饮伏肺、痰湿阻肺、肺阴亏虚等,临床常见慢性咳嗽兼见背冷症亦存在肺脾相关的重要病,临证辨治当以重视。

  • 标签: 慢性咳嗽 中医 肺脾相关 病因病机 证候特点
  • 简介:消渴病乃机体对水谷精微的代谢异常,经过代谢,水谷精微化为气血津液输注全身,如若脏腑气机失调,代谢受阻,消渴乃发。在消渴病的发病过程中,脾、肾、肝、肺气机失调为主要原因,心、胃、膀胱的气机失调在消渴病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促进作用。

  • 标签: 消渴病 脏腑 气机 津液 水谷精微
  • 简介:虚弱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是以脏腑虚损、精气血津液不足为主要病的多种慢性衰弱证候的总称.从《黄帝内经》论述来看,引起虚弱常见的病因病有衰老、感受邪气、情志所伤、饮食劳倦、汗泄及脱血、误治致虚等六个方面.《内经》中的虚弱病证可以分为脏腑虚、经络虚、精气血津液虚、上中下虚、四海虚等五类.《内经》对虚弱性疾病总的治疗原则是“虚则补之”.“虚则补之”,既可以用甘温补气和厚味填精之品以补益虚弱,又可以用呼入吸出法、徐入疾出法等针刺补虚法.

  • 标签: 黄帝内经 虚弱病证 证治
  • 简介:糖尿病是由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导致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以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或相对减轻)为主要症状,同时伴有多系统损害,涉及糖、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等多种代谢障碍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从胰岛B细胞合成和分泌胰岛素,经血液循环到体内各组织器官的靶细胞,与特异性受体结合.

  • 标签: 2型糖尿病 健脾疏肝活血法川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骨癌痛是临床最常见的癌症疼痛之一,因缺乏模拟骨癌痛临床发病病理特征的药物研发体内模型,从而不能精准干预其发病过程、优化诊疗策略和药物。癌痛发生与神经科学、肿瘤学、免疫学和骨生物学均密切相关,通过积极借鉴融合现代医学和生物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对骨癌痛动物模型的优化和新建进行探索。提出“伏毒蚀骨扰神”为其发病的核心病,针对核心病则提出“补肾强骨、清透伏毒、安神止痛”的原则,除了传统的止痛药物,同时需要联用清透伏毒和安神药物,丰富祖国医学的疼痛发病理论。

  • 标签: 骨癌痛 伏毒蚀骨扰神 病机 理论创新
  • 简介:目的:观察并对比针药结合治疗与常规西药治疗湿热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湿热痤疮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结合组(n=50)和西药治疗组(n=50),针药结合组采用以口服中药为主并辅以针刺的疗法进行联合治疗,西药治疗组口服米诺环素胶囊,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及皮损的类型、分级、评分和不良反应等。结果:针药结合组与西药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0%、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皮疹的分级与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针药结合组的改善程度优于西药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0%、6.00%,P>0.05。结论:针药结合疗法比常规西药治疗更能够显著提高湿热痤疮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痤疮 刺血疗法 临床疗效加味川芎平喘合剂 AECOPD合并PH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内皮素-1(ET-1)
  • 简介:目的观察速效救心丸为主辨治紧张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紧张头痛患者100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中医辨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速效救心丸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前后,分别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存在组内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组治疗后进行比较,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存在组间统计学差异(P〈0.05);经临床治疗效果判定,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显著提高,但观察组的提高幅度更为明显,治疗后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速效救心丸为主辨治紧张头痛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紧张型头痛 速效救心丸 中医药 辨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