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腰椎板开窗减压手术对腰椎曲度的影响、并分析原因。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0年10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50例行腰椎后路腰椎板开窗减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研究,并采用弓形曲度及COBB角测量法对术前、术后1周的腰椎正侧位片进行测量,观察手术前后腰椎曲度的改变。结果:腰椎手术对腰椎曲度(弓形面积、COBB角)改变无相关性(P〈0.05),以年龄偏低、术前曲度差的患者改善较明显。结论:腰椎板开窗减压术对腰椎曲度的改变无明显相关,以年龄偏低、术前曲度差的患者改善较明显,其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腰椎后路椎板开窗减压术 腰椎曲度 弓形曲度 COBB角
  • 简介:目的:观察腰椎牵顿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在我院推拿科门诊就诊的7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腰椎牵顿法治疗;对照组以腰椎机械牵引治疗。每周治疗5次,每日一次,10天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8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腰椎牵顿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腰椎牵顿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推拿手法
  • 简介:腰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从事体力劳动者较为多见。本病患者年龄多发于20-50岁之间,但也有十几岁的儿童和70岁以上的老人。我中心所收治的患者最大年龄83岁,最小年龄16岁。当患腰间盘突出病后,常出现腰痛、伴有单侧或双侧坐骨神经痛,轻者不能劳动及行动不便,重者不能起坐、翻身,夜寐不适,疼痛难忍。我从事医疗工作已有15余年,在治疗颈腰椎病方面探索出一套独创的治疗方法。即手法复位。下面、就十几年来临床上的一点经验体会和有关本病的生理特征、病因病理、临床症状、鉴别诊断以及手法复位等措施介绍如下。

  • 标签: 颈腰椎病 腰间盘突出症 体力劳动者 治验 患者年龄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观察四维牵引调曲法治疗临床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腰椎管狭窄症。方法应用仰卧纵轴骨盆牵引,俯卧骨盆牵引同时外展患肢牵引,仰卧屈曲双下肢悬吊牵引,俯卧过伸双下肢悬吊牵引的四维牵引法,按椎曲改变类型辩证施治。结果椎曲恢复率达84%,侧弯恢复率达87.6%,椎间盘突出症治愈率达92.6%,腰椎滑脱症治愈率达75.6%,腰椎管狭窄症治愈率达86.7%,其中腰椎管狭窄症一年随访复发率为10%。

  • 标签: 四维牵引调曲法 腰腿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滑脱症 腰椎管狭窄症 中医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中医调曲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对腰椎生理曲度(腰椎弓顶距离)的改善程度。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00例,运用理筋、调曲系统治疗1个疗程以上,治疗前、后运用百分评定法进行疗效观察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结果:总有效率98.9%,椎曲改善率84.2%,腰椎弓顶距离平均改善0.7cm。3个月随访优良率92.7%,6个月随访优良率92.9%,12个月随访优良率97.5%。结论:中医调曲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疗效好,复发率低。

  • 标签: 中医调曲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生理曲度(腰椎弓顶距离) 临床研究
  • 简介:腰椎滑脱是门诊腰腿痛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在成人中发病率约为5%,一般发生在20-40岁较多,症状缓慢出现,早期有些无症状,有些在X线片检查时才发现,所以早期一般不引起注意。我在门诊按以前的治疗方法,以仰卧或俯卧牵引,牵引后再做手法,时间长,效果慢,参加整脊学习班后,改为侧卧牵引,治疗的时间短,效果好。

  • 标签: 腰椎滑脱 中医治疗 手法复位 X线检查 腰椎牵引
  • 简介:腰椎滑脱症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编写,是在既往文献基础,根据近十年来研究的新成果,结合临床实际编写的。现将本《指南》编写的几个关键内容报告如下:

  • 标签: 腰椎滑脱症 诊疗指南 编写
  • 简介:我院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万多例,其中有CT、磁共振检查提示腰间盘突出症1800例。经分别随访1~10年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 标签: 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药 内服 外敷
  • 简介:目的:了解早期非进行性脑损伤继发中枢性运动障碍所致瘫痪的儿童,颈椎和腰椎生理曲度发育情况。方法:随机抽样23例脑瘫儿童,年龄在出生后1岁至5岁之间,全部病例不能站立行走,其中不能坐立者13例,能坐立者10例,作颈椎、腰椎侧位x线照片,观察其椎曲状态。结果:能坐者,腰椎有生理弯曲,但颈椎无生理弯曲。不能坐者,颈腰椎均无生理弯曲。结论:腰曲是坐立后,在上半身重力和腹腔垂力作用形成,颈曲只有能站立行走,在腰大肌动力作用于前后纵韧带牵引力下形成。人类颈、腰曲发育形成是结构力学和运动力学作用,与遗传无关。

  • 标签: 脑瘫儿童 坐立 颈曲 腰曲 腰腹三角
  • 简介:腰椎滑脱是指腰椎椎体部分或全部错位的一种疾患,临床上一般称之为滑椎,一般是上位椎体向前滑脱。腰椎滑脱的发病率在欧洲为3%~7%,国内还缺乏准确-自勺统计资料,一般认为,对腰痛患者的常规X线摄片检查发现,在成人中约5%患有腰椎滑脱的倾向。本院自2007年1月-2010年5月应用四维牵引治疗腰椎滑脱,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 标签: 腰椎滑脱 牵引治疗 四维 统计资料 摄片检查 常规X线
  • 简介:目的应用韦氏脊柱新理论,观察以宗四维整脊仪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确切疗效。方法采用以宗四维整脊仪进行仰卧悬吊牵引整脊。结果最终对157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优113例,占72%,良41例,占26.1%,可3例,占1.9%。优良率达98%以上。结论韦氏脊柱新理论执导临床实践,有效解决了传统方法一直无法解决的难题,为中国整脊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 标签: 仰卧悬吊 四维牵引 整脊 腰椎滑脱
  • 简介:腰椎间盘突出症多为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化或由扭伤、劳累、或受凉引起,纤维环破裂引起盘管向后方突出,压迫神经根导致腰痛等一系列神经痛症。好发于4—5腰椎或骶1椎间隙,肢体异常,多见于小腿及足部麻木感,脊椎一般倾斜显患处,患侧髋与膝也稍微屈。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灸治疗 疼痛 退行性变化 纤维环破裂 神经根
  • 简介:腰椎后关节错缝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编写,是在既往文献基础上,根据近十年的新的认识,结合临床实际编写的。现将本《指南》编写的几个关键内容报告如下:

  • 标签: 腰椎后关节错缝 诊疗指南 编写
  • 简介:《黄帝内经》有“久坐伤肉”之说,常人坐久了也感到腰酸、腰痛。一般认为,因为久坐后腰肌血液不流畅而产生酸痛。我们最近研究发现:久坐后腰椎整体下沉短缩,身体中轴垂线也从原来的骶椎前缘落到后缘。因此,腰椎间盘突出或退化引起的腰腿痛,往往是久坐导致的。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退化 腰腿痛 致病因素 病理机制
  • 简介:历代岭南针灸临床专家人材辈出,现代岭南有已故中国著名针灸学家司徒铃及其学生中国著名针灸临床家靳瑞等人。司徒铃是岭南首位针灸博士研究生导师、卫生部的医学科学委员会针灸针麻专题委员、高等医药院校针灸专业教材编审委员等。他从事针灸、临床、教学、科研60余年,他自行设计及制成的“电光针灸经穴模型”。此模型包含十四条经络及361个穴位,每个穴位都有灯光显示,为电化教学开创了一条新路子而轰动整个医学界,并于1958年荣获卫生部授予银质奖章。

  • 标签: 司徒铃 靳瑞 腰椎病 针灸临床 治疗 高等医药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