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预先给小鼠sc地锦草水煎剂0.Sg/kB/,t×4d可显著降低D一半乳糖胺所致SGPT升高;小鼠iB地锦草水煎剂lg/kg/d×6d,可显著降低异硫氰酸a荼酯所致SGPT、SGOT以及血清胆红素升高,表明地锦草有肝作用。

  • 标签: 地锦草 保肝作用 水煎剂 升高 小鼠 半乳糖胺
  • 简介:目的:观察调脂肝胶囊的肝及活血化瘀作用.方法:用CCl4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药物对肝脏指数、肝脏病理组织学、生化指标等的影响.用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及冰水浸泡的方法造成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药物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调脂肝胶囊能明显降低急性肝损伤小鼠的肝脏指数,改善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明显降低血清中ALT、AST活性.并能明显降低高、低切全血粘度(ηb),高、低切全血还原粘度(ηrv),红细胞聚集指数(AI).结论:调脂肝胶囊对CCl4导致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并能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性.

  • 标签: 调脂保肝胶囊 保肝 血液流变性
  • 简介:目的:研究通脉降糖肾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的作用.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和四氧嘧啶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通脉降糖肾胶囊对其血糖、尿素氮、肌酐、肾小球形态以及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通脉降糖肾胶囊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亦降低链脲佐菌素所致糖尿病大鼠胆固醇、尿素氮、肌酐,对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通脉降糖肾胶囊通过降低血糖、调节脂质代谢紊乱、改善肾小球结构和功能等多方面发挥降糖肾、治疗糖尿病的作用.

  • 标签: 通脉降糖保肾胶囊 血糖 肌酐 血小板聚集
  • 简介:儿康”系中医古方“千金肥儿方”经化裁而成(含太子参、茯苓、白术、甘草、北沙参、山药、莲子、薏苡仁、白扁豆、山楂、麦芽、陈皮、石菖蒲等)。中医用于治疗小儿脾胃虚弱、消化失常、营养不良、形体消瘦等证侯。本实验以现代药理学的研究方法,验证本品的药理作用,探索其作用机理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药理学依据。其实验结果概括如下:

  • 标签: 药理实验研究 现代药理学 药理作用 脾胃虚弱 证侯 北沙参
  • 简介:目的:研究益肝冲剂的肝作用.方法:以四氯化碳(CCl4)、硫代乙酰胺(TAA)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以CCl4造成肝硬化,并观察对磺澳酞钠(BSP)排泄的影响.结果:益肝冲剂对CCl4、TAA所造成的急性肝损伤均有减轻作用,对肝硬化大鼠有明显降低羟脯胺酸含量和肝总脂含量的作用,并能促进肝脏对BSP的排泄功能,明显提高溶血素含量.结论:益肝冲剂具有肝护肝,减轻肝硬化程度以及促进肝脏排泄功能等作用.

  • 标签: 冲剂 保肝作用 肝硬化 CCL4 TAA 急性肝损伤
  • 简介:目的:优选济口服液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以挥发油得率为考察指标,以药料与水量比、浸泡温度、浸泡时间及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运用正交试验优选工艺条件.结果:提取时间与浸泡温度对挥发油提取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蒸溜前浸泡时间、药料与水量比对挥发油提取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料与水量比1∶1、浸泡温度60℃、浸泡时间1h、提取2h.结论:优选出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 标签: 保济口服液 挥发油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 简介:目的:研究毛平车前(Plantagodepressavar.ruoutotaKitag.)的化学成分和肝活性。方法:应用硅胶柱层析法和SephadexLH-20凝胶柱层析法分离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并测定化合物的肝活性。结果:从毛平车前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芹菜素(apigenin,1)、木犀草素(luteolin,2)、梓醇(catalpol,3)、majoroside(4),β-谷甾醇(β-sitosteml,5)、胡萝卜苷(daucosterol,6)、硬脂酸(stearicacid,7)、齐敦果酸(oleanolicacid,8)、martynoside(9)、高车前苷(homoplantaginln,10)、高车前素(hispidulin,11)。其中,化合物1、2、4、8~11明显对抗四氯化碳所致的肝细胞损伤。结论:化合物1、2、4、7、9~11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4具有较强的肝活性。

  • 标签: 毛平车前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保肝活性
  • 简介:目的:研究白术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方法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核磁共振等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白术环己烷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苍术酮(1),白术内酯Ⅰ(2),双白术内酯(3),白术内酯Ⅱ(4),白术内酰胺(5),白术内酯Ⅲ(6),4R,15-环氧白术内酯Ⅱ(7),4R,15-环氧-8β-羟基白术内酯Ⅱ(8),8β,9α-二羟基白术内酯Ⅱ(9)。结论:化合物7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9为首次从中药白术中分离鉴定。

  • 标签: 白术 化学成分 4 R 15-环氧白术内酯Ⅱ 9α-二羟基白术内酯Ⅱ
  • 简介:目的:探索阜康阿魏植物内真菌的组成及分布,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作用机理及应用价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微生物学研究方法与技术,对阜康阿魏的不同生长期、不同部位中的内真菌进行了分离,并利用形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鉴定.通过分离频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系统发育树等分析阜康阿魏内真菌的组成、分布及多样性.结果:本研究共分离得到内真菌59株,分别归属于20个分类单元,其中,Pleosporalessp.,短枝霉属和叶点霉属为优势菌群,分别占总菌株数量的11.86%、8.47%和8.47%.阜康阿魏1~2年根的多样性指数最大,达到1.48.结论:阜康阿魏在不同生长期及不同部位中的内真菌分布及组成存在差异,具有一定的年份及组织专一性.

  • 标签: 阜康阿魏 内生真菌 组成 分布
  • 简介:目的:研究肌散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54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54例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26例。对照组26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肌散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4.7%)。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肌散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生肌散 治疗 糖尿病足
  • 简介:目的:研究丛枝菌根侵染强度对三七长和药效成分皂苷的影响;方法:在大田条件下,对三七种子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mosseae,生长二年后,随机采集100株三七,分株测定菌根侵染强度、地下部生物量和皂苷含量;结果:随着丛枝菌根侵染强度的增加,三七地下部生物量、人参皂苷Rd和四种皂苷总含量均出现明显地先增加而后出现下降趋势。同时,随着丛枝菌根侵染强度的增加,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d以及这四种皂苷的总产量均出现明显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结论:丛枝菌根侵染强度与三七地下部生物量、皂苷含量及皂苷产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具有低侵染增加,高侵染转而降低的现象。丛枝菌根适度侵染时三七有最大的生物量和最高的皂苷含量及皂甙产量。

  • 标签: 丛枝菌根真菌(AMF) 菌根侵染 三七 皂苷 HORMESIS
  • 简介:中国工程院2005年院士增选结果于12月13日揭晓,《中国天然药物》编委——天津中医学院院长伯礼教授成为医药卫生工程学部新当选的7位院士之一。伯礼教授多年来承担了国家“七五”至“十五”重大攻关等项目40余项,先后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973)两个项目《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方剂配伍规律研究》首席科学家,科技部“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重大专项总专家组成员,

  • 标签: 中国工程院院士 教授 方剂关键科学问题 天津中医学院 方剂配伍规律 卫生工程学
  • 简介:目的:探究人参内细菌gel5菌株对人参病原菌的作用机理,明确ge15菌株胞外分泌液中抑菌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活性组分及抑菌活性物质的稳定性。方法:通过硫酸铵沉淀、浓盐酸沉淀及饱及正丁醇萃取等方法获得菌株发酵液中抑菌活性成分;牛津杯法测定提取成分的抑菌活性。结果:从ge15菌株发酵液得到的提取液均有抑菌活性;对发酵上清液经高温和蛋白酶K处理,抑菌活性未见明显变化。结论:ge15菌株能产生多种抑菌活性成分;抑菌成分对高温和蛋白酶K稳定。

  • 标签: 人参 内生细菌 抑菌物质
  • 简介:目的:观察复方丹参片与脉饮合用对急性心肌缺氧缺血的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异丙肾上腺素致小鼠急性心肌缺氧模型考察复方丹参片与脉饮合用对小鼠存活时间的影响,并初步观察量效时效关系;采用垂体后叶素致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考察二者合用对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复方丹参片与脉饮合用单次给予,可明显延长心肌缺氧小鼠耐缺氧存活时间,效果优于分别给予,1h左右即有显著药效,起效较缓,作用维持时间较长;并可改善心肌缺血小鼠相关生化指标,包括降低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及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活力,降低心脏组织中MDA、Ca^2+、NO含量,升高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力。结论:复方丹参片与脉散合用对急性心肌缺氧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具有起效较缓,作用持久的特点。

  • 标签: 复方丹参片 生脉饮 心肌缺氧缺血 量效 时效
  • 简介:记得我们药学系班级在1960年讲授药理学课程时,由王浴教授主讲。第一次他说:药理学是连结药物与机体作用的关键课程之一,这对于我们药学系来说是第一次听到这句话。他第二次授课,在讲强心甙的药理作用时,我们才发现他洁白的牙齿、整着的衣冠、流利的英语,便很快吸引了学生。在1963年召收研究时,我们年级有廿多人拟申请报考研究,大家都希望在王教授的熏陶之下取得进步,

  • 标签: 中药药理学 药学系 强心甙 药理作用 药理学家 中药药理与临床
  • 简介:人参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病害问题是人参生产中的难点。化学防治造成环境污染、农残超标等问题,严重影响人参品质和使用安全。防微生物作为化学农药的有效替代品,在防治人参病害的同时,还能有效解决化学防治带来的诸多负面问题。本文从真菌、细菌、放线菌和微生物混合制剂等方面阐述了人参根部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现状,介绍了防微生物防治人参根部病害的作用机理,并就微生物农药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 标签: 生防微生物 人参 根部病害 生物防治
  • 简介:目的:研究柴胡血方和逍遥散促进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的调控作用。方法:方采用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小鼠制作骨髓抑制模型,观察柴胡血方和逍遥散对小鼠外周血象,血清EPO、TPO、GM-CSF,骨髓CD34+等方面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两方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外周血象;两方均能有效调控TPO、EPO、GM-CSF水平,但柴胡血方的调控作用较逍遥散组更明显;两方均能不同程度提高骨髓CD34+的含量,但逍遥散的提升作用更显著。结论:柴胡血方和逍遥散均促进辐照后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的恢复。

  • 标签: 柴胡生血方 逍遥散 骨髓抑制 造血功能
  • 简介:目的:研究妇康对慢性盆腔炎大鼠子宫粘膜细胞间黏附分子1(ICMI-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雌性大鼠随机分为7组,除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采用混合细菌加机械损伤法建立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妇康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以2.07,4.14,8.28g/kgig给药,连续给药4周,采用半定量荧光免疫技术(RT-PCR)法测定大鼠子宫组织ICMI-1和TGF-β1mRNA的表达,用ELASA法测定血清TNF-α和IL-6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子宫黏膜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子宫组织ICMI-1(2.03±2.76)和TGF-β1(9.03±2.76)mRNA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妇康2.07~8.28g/kg剂量范围内,均可明显减轻子宫粘膜炎症反应,高剂量组(8.28g/kg)、中剂量组(4.14g/kg)ICMI-1和TGF-β1mRN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其中,高剂量组TGF-β1mRNA(4.11±1.29)的表达下降最明显;低剂量组(2.07g/kg)ICMI-1和TGF-β1mRNA的降低没有显著性差异。高、中剂量组(4.14~8.28g/kg)的IL-6和TNF-α明显降低。结论:妇康能降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含量,下调子宫组织ICMI-1和TGF-β1mRNA的表达,减轻盆腔组织粘连,这可能是其防治慢性盆腔炎的机制之一。

  • 标签: 保妇康 慢性盆腔炎 细胞间黏附分子-1 转化生长因子Β1 炎性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