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肾功能不全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肾脏功能减退,导致肾脏无法正常排除毒素或水分,使其毒素和水分在体内蓄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蒙医对肾功能不全的认识、使用蒙药灌肠疗法治疗肾功能不全作用机制及蒙医灌肠疗法在肾功能不全中的运用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为肾功能不全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蒙药灌肠疗法;肾功能不全;综述
  • 简介:更年期综合征的必具症状为阵热、汗出,其他症状则因人而异,五花八门,不一而足,因此有“百合病’之称,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本文报导用“妇女更期丸’治疗57例的临床疗效观察。一、一般资料年龄43~56岁,平均47.5岁;病程2月~7年,平均23个月。二、药物组成及服法该丸由人参、党参、当归、白芍、柴胡、女贞子、旱莲草、郁金、香附、菖蒲、茯苓、川芎、丹参、丹皮、王不留行、黄芩、

  • 标签: 更年期综合征 临床观察 特效药物 临床疗效 百合病 显效率
  • 简介:目的:观察昆仙胶囊对阿霉素诱导大鼠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尾静脉一次性注射阿霉素6mg/kg建立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分为模型组、激素组(7.5mg/kg)、昆仙胶囊大(30g/kg)、中(15g/kg)及小剂量组(7.5g/kg),正常对照组大鼠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灌胃52天,每周检测各组大鼠大鼠24h尿蛋白水平,实验结束时取血测定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尿素氮、肌酐;取肾组织观察病理学改变并对其损害程度进行半定量评分。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昆仙胶囊各剂量组24h尿蛋白水平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昆仙胶囊15g/kg、7.5g/kg组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减轻肾小球病理损伤(P〈0.01);昆仙胶囊30g/kg和15g/kg也能显著改善模型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P〈0.01)。结论:昆仙胶囊对阿霉素诱导的大鼠肾病综合征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改善脂代谢紊乱和减少尿蛋白有关。

  • 标签: 昆仙胶囊 阿霉素 肾病综合征 蛋白尿
  • 简介:目的:探讨维医药综合治疗白癜风及其对患者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白癜风患者采用维医药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前、中、后疗效及安全性评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治疗前或用药前、用药后患者血清5-HT等15项神经内分泌免疫因子水平,并与正常人对照组比较;同时心理干预前后测定血清CRH、ACTH、CORTIS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维医对白癜风临床痊愈率11.4%、显效率49.3%、有效率33.1%、无效率6.2%,总有效率为93.8%,其中成熟剂和清除剂对控制白斑的扩散有显著的作用(P〈0.01)。入组患者治疗前ANG-Ⅱ、EP-β、IFN-ΥsICAM-1、5-HT、IL-10、IsG抗体、NE、Cortisol、E的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TNF-α、IL-8、IL-2、IL-6浓度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5-Ⅱ、IL-10、sICAM-1、EP-β、E等指标较治疗前降低(P〈0.05),IFN-ΥNE、ACTH、Igc抗体等指标较治疗前升高(P〈0.05);心理干预后,干预组HAMA、HRSD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白癜风发生和发展过程是一个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综合效应过程,这与维医自然力失调致白癜风理论相映,是一种失衡的状态,而疾病的发展是这种状态的升级,其产生与存在反馈抑制代谢补偿等动态效应过程;维医药对白癜风具有独特的疗效,心理干预提高维医药对白癜风的治愈率。

  • 标签: 维医药 白癜风 神经内分泌免疫
  • 简介:免疫性疾病需要新的治疗药物,选择性免疫调控是一条新颖且可行的途径。本文通过发现并阐明一些中药及其成分的选择性免疫抑制特性,提出不同于现有免疫抑制剂的崭新作用方式和药物发现途径。

  • 标签: 选择性免疫调控 中药 ASTILBIN T细胞 免疫性疾病
  • 简介:目的:建立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化合物-靶点-通路”的网络,研究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为基础查找痛泻要方的化学成分,利用DrugBank数据库检索作用靶点,构建药物-成分-靶点数据库;在PubMedGene数据库中检索疾病相关基因,通过KyotoEncyclopediaofGenesandGenomes(KEGG)数据库对获取的靶点进行相关通路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痛泄要方的“化合物-靶点-通路-疾病”网络图。结果:获得痛泻要方中有效成分42种,相关作用靶点18个,涉及35条信号通路。结论:痛泻要方可能通过作用于免疫、炎症、内分泌系统的相关蛋白靶点及通路,起到治疗IBS的作用。

  • 标签: 痛泻要方 肠易激综合征 系统药理学 作用机制
  • 简介:目的:建立黄芩药材中4种活性成分(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薄层鉴别及高效液相色谱同时定量的方法。方法:以CPACELLPAKC18色谱柱(5μm,250mm×46m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洗脱,测定波长275nm,柱温30℃,流速10mL·min-1。结果:4种成分的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的RSD均低于30%,加样回收率为954~983%。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黄芩药材的质量控制。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 黄芩药材 黄芩苷 汉黄芩苷 黄芩素 汉黄芩素
  • 作者: 黎健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中药学
  • 创建时间:2022-11-18
  • 出处:《药物与人》2022年第8期
  • 机构: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中医院,重庆409600
  • 简介: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属于近些年来新提出的一种医学诊断术语,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慢性炎症反应以及高反应性症状,主要包括:鼻部瘙痒、喷嚏、流清涕、鼻塞、咳嗽、喘息等。以上临床症状可以突然发作,亦可以自行缓解,或者经过有效治疗之外,可快速消失。鼻部症状在早晨会加剧,而哮喘症状在夜晚会加重。部分患者还会合并过敏性结膜炎,出现眼氧、流泪等。

  • 标签: 中医药;防治;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
  • 简介:目的:通过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优选人参醇提的最佳取工艺,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溶剂用量及其交互作用对人参醇提工艺的影响。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UV)法测定人参总皂苷和蒸发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ELSD)测定人参皂苷Rg1、Re和Rb1的含量。并以人参总皂苷得率,人参皂苷Rg1、Re转移率,人参皂苷Rb1转移率,人参总皂苷得率和出膏率为指标,采用加权评分法进行综合评判。结果:确定最佳醇提工艺为70%乙醇6倍量,提取3次,每次2h。结论:该法简单、易行、重复性好,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 标签: 人参 人参皂苷RG1 人参皂苷RE 人参皂苷RB1 人参总皂苷 正交试验法
  • 简介:实验表明,“再生汤”对环磷酰胺所致骨髓造血机能损伤的小鼠有治疗作用,能使骨髓有核细胞增殖,Hb、RC、WBC、PTC升高,有的趋近于正常。小鼠预先灌服“再生汤”,对环磷酰胺导致的骨髓造血系统抑制、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再生汤 环磷酰胺 髓骨造血细胞 血象
  • 简介:本刊讯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科技成果推广项目“黑白同治”治癜成果新闻发布会,日前在京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与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联合召开。据悉,我国目前治疗白癜风的中成药还是空白。曾获山东省科技成果奖的“黑白同治”治癜技术,由山东滨州华海白癜风医院独创。其“黑白同病、黑白同治”理论认为,治癜不仅要使白癜风部位的皮肤变白,还要使周围的皮肤变黑。

  • 标签: 白癜风 前治疗 中药新药 科技成果推广 医药研究开发 科技开发
  • 简介:笔者1986年6月3日遇一患者来诊,自诉有一老中医用虻虫粉5克每日一次冲服治疗内痔出血已显效,要求笔者开此处方。笔者当时不解其意,开处方后嘱若有不良反应急来诊。此后随访一年果然再未出血。从此笔者每遇内痔出血不愿手术者均给内服虻虫粉,每日一次,用量3~12克,迄今治疗107例,效果满意。临床资料有大便滴血,肛门镜检齿线以上有肿块质软而诊断为淤血型内痔出血者107例,男性58例,女性49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16岁,病程最长35年,最短3月;服药时间最长36天,最短5天;最大剂量每日一次,每次12克,最小剂量,每次3克,用过最大剂量者87例。服药后停药1年以上的107例中未再出血者69例,较治疗前出血量次减少者15例,无效者23例,有效率78.5%。

  • 标签: 内痔出血 虻虫 齿线 再出血 服药时间 局部辨证
  • 简介:目的:提出并证明指纹图谱综合信息指数的合理性.方法:用相似系统理论推导综合信息指数计算公式,用峰数弹性、峰比例同态性、峰面积同态性三个量化评价指标评价指纹图谱综合信息指数.结果:与夹角余弦和相关系数相比,综合信息指数的三个指标都是最优的;用于实际样品的质量评价,判断结果符合实际情况.结论:可较好地评价中药色谱指纹图谱间相似度,应用于中药质量控制.

  • 标签: 色谱指纹图谱 综合信息指数 中药 质量控制 金银花 香丹注射液
  • 简介:目的:探讨健脾疏肝方对乙酸法复制IBS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新生SD大鼠从第8~21天每天给予直肠内醋酸刺激复制IBS大鼠模型,分别在出生后第6周及8周进行直肠扩张,测定其腹部收缩反射(AWR)的阈值作为肠道敏感性评估。从第9周开始分别给健脾疏肝方6.08g/kg、3.04g/kg、1.52g/kg或泽马可4mg/kg灌胃,每日一次,连续两周,治疗后再次评估AWR阈值。结果:IBS模型大鼠AWR值明显降低,健脾疏肝方能够升高IBS模型大鼠的AWR阈值。结论:健脾疏肝方有降低IBS大鼠肠道敏感性的作用。

  • 标签: 健脾疏肝方 肠易激综合征 大鼠IBS模型
  • 简介:通过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生、病理和目前对介入治疗后的证型的综述,发现血瘀证、痰证、虚证为介入治疗后的主要证型。

  • 标签: 冠心病介入治疗 中医药 证型
  • 简介:我院采用中药散剂“益胃散”治疗溃疡病,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一、一般资料1.病例:治疗组共40人,男38人,女2人,年龄19~71岁,发病2月~30年。入院前有服药史者39人,疗效均不满意。胃镜检查溃疡面0.5厘米以下21例,0.5至1厘米者11例,1厘米以上者8例,球部多发性溃疡12例,复合性溃疡6例,合并浅表性胃炎者37例。

  • 标签: 益胃散 临床观察 浅表性胃炎 服药史 多发性溃疡 中药散剂
  • 简介:目的:研究生肌散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54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54例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26例。对照组26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生肌散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4.7%)。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生肌散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生肌散 治疗 糖尿病足
  • 作者: 赵芳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中药学
  • 创建时间:2023-05-30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2年第11期
  • 机构: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四川成都610200
  • 简介:目的:对早期麦粒肿应用针眼外敷中药包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本院门诊治疗的82例早期麦粒肿患者,依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应用氧氟沙星眼膏治疗,研究组基于对照组疗法,联用针眼外敷中药包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5.61%(P<0.05);治疗后,研究组疼痛评分、肿块直径和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眼外敷中药包治疗针对早期麦粒肿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减少肿块直径,缓解患者疼痛感,值得作为主要治疗方案加以推广。

  • 标签: 早期麦粒肿;针眼外敷中药包;治疗有效率;疼痛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肿块大小
  • 简介:目的:研究风湿清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58只大鼠均进行类风湿关节炎的建模,两组大鼠均在免疫后第14d给药治疗,甲氨蝶呤片治疗的为对照组,风湿清治疗的为风湿清组,进行6周的治疗干预。结果:风湿清组与对照组大鼠治疗干预6周后,血RNAKL、MIP-1α以及IL-17水平风湿清组为31.6±2.2pmol/L、273±25pg/ml、10.6±0.5ng/L,对照组为28.3±2.1pmol/L、292±25pg/ml、12.6±1.3ng/L,两组比较,均为P<0.05。结论:风湿清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显著,可显著抑制RA-FLS分泌IL-17及TNF-α,调控RA-FLS的炎性增殖,进而保护骨组织,抑制骨破坏。

  • 标签: 风湿清 类风湿性关节炎 RA-FLS IL-17 TNF-Α
  • 简介:目的:探讨逍遥散加减结合梅花针治疗斑秃患者有效的治疗临床方法。方法:将88例临床斑秃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采用逍遥散加减结合局部梅花针敲击;对照组采用局部外涂3%米诺地尔溶液与口服泼尼松10~15mg/天相结合。两组均以一周为一个疗程,三个疗程后统计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91.1%,对照组5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显效者用药1周就起效果。结论:逍遥散加减梅花针是一个治疗斑秃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逍遥散 梅花针 斑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