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练新荣1 孙莉1 2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中西医结合
  • 创建时间:2021-02-02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 2020年第12期
  • 机构:1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北京市 100021); 2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深圳市 518116)
  • 简介:[摘要] 肠道微生物通过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的调控和中枢神经系统紧密地联系起来,在大脑发育、生理、心理以及行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肠道微生物与大脑通过与循环炎症标志物和激素、传入和传出神经系统以及其他更多生态位、途径的双向相互作用,即是“微生物-肠-脑”(“Microbiota-Gut-Brain”,MGB)轴。MGB轴可以影响记忆受损、学习能力下降和心理障碍等行为,促进疾病的发展,加重当前症状,或有助于治疗和恢复。本文综述近些年来肠道菌群通过肠-脑轴与大脑之间双向交流作用的研究进展,这些动物实验 和临床研究涉及大脑发育和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学和病理生理学。

  • 标签: [] 肠-脑轴,肠道菌群失调,双向交流,神经系统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1例巨大脑膜脑膨出新生儿的围手术期管理,可在为临床护理此类患儿时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巨大脑膜脑膨出患儿的病例,归纳总结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治以及护理要点。结果  本例患儿因“发现枕后包块1天”入院。入院查体,患儿一般情况可,头颅大小正常,头围34cm,前囟平软,枕后可见一大小约13cm×13cm×3cm大小囊性包块,质软,触之波动感明显,包块表面可见部分皮肤发白、部分皮肤发红破溃、部分破溃已结痂。于2021年9月17日在全麻下行神经外科巨大脑膜脑膨出修补术、脑积液漏修补、开颅颅内减压术,术后患儿切口处皮肤清洁干燥、恢复良好,一般情况可,术后住院6天后好转出院。结论  巨大脑膜脑膨出的患儿,其诊治及护理难度非常大,术前应小心谨慎处理包块,防止受压以及摩擦损伤,警惕因囊壁破裂导致颅内感染的可能,包块表面部分破溃处应注意预防感染;术后需做好麻醉复苏期的观察及护理、基础护理、切口护理、体位护理、管路护理、预防感染、预防癫痫等。

  • 标签: 神经管缺陷 脑膜脑膨出 新生儿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1例巨大脑膜脑膨出新生儿的围手术期管理,可在为临床护理此类患儿时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巨大脑膜脑膨出患儿的病例,归纳总结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治以及护理要点。结果  本例患儿因“发现枕后包块1天”入院。入院查体,患儿一般情况可,头颅大小正常,头围34cm,前囟平软,枕后可见一大小约13cm×13cm×3cm大小囊性包块,质软,触之波动感明显,包块表面可见部分皮肤发白、部分皮肤发红破溃、部分破溃已结痂。于2021年9月17日在全麻下行神经外科巨大脑膜脑膨出修补术、脑积液漏修补、开颅颅内减压术,术后患儿切口处皮肤清洁干燥、恢复良好,一般情况可,术后住院6天后好转出院。结论  巨大脑膜脑膨出的患儿,其诊治及护理难度非常大,术前应小心谨慎处理包块,防止受压以及摩擦损伤,警惕因囊壁破裂导致颅内感染的可能,包块表面部分破溃处应注意预防感染;术后需做好麻醉复苏期的观察及护理、基础护理、切口护理、体位护理、管路护理、预防感染、预防癫痫等。

  • 标签: 神经管缺陷 脑膜脑膨出 新生儿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对确诊为颅脑外伤的患者开展不同的手术方式(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再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确诊为颅脑外伤的患者进行研究。病例在2018年12月时间段内开始,并且2021年12月时间段内结束。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一组实验组、一组对照组,分别采用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每组均为30例。结果:手术前经过分析临床有关指标,发现两组差异不大(P>0.05);手术后两组上述指标差异显著(P<0.05)。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加以分析,发现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确诊为颅脑外伤的患者开展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的效果高于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与此同时提高患者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

  • 标签: 颅脑外伤 开颅血肿清除术 去骨瓣减压术 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