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及研究胫骨髁外翻骨术治疗创伤性膝关炎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28例,起始时间2022年11月份,截止时间2023年11月份,所有患者均行胫骨髁外翻骨术治疗陈旧性内侧胫骨平台,合并创伤性关节炎,患者发生胫骨髁外翻骨术至患者发生创伤性膝关节炎的时间在50-168个月之间,平均在112.3±32.6个月;患者的内翻角度范围在6.79-14.58度,平均角度为10.87±2.54度,所有患者术前以及术后的三个月拍摄站立位双下肢全长X线片、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对患者的内翻角度进行测量,胫骨近端内侧角、JLCA、胫骨平台后倾角,对患者术前、术后下肢力线以及膝关节对合状态。结合患者术前、术后第3、第12个月的患膝关节的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28例患者通过随访后,患者术后三个月的内翻角、JLCA明显得到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关节活动度得到改善,p<0.05。结论:对过胫骨髁外翻骨术治疗创伤性膝关节炎,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内翻畸形,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提倡。

  • 标签: 胫骨髁外翻截骨术 创伤性膝关节炎 早期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慢性咳嗽采用孟鲁司特联合丙卡特罗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2022年3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慢性咳嗽患儿,其中40例患儿使用丙卡特罗治疗,另外40例患儿使用孟鲁司特联合丙卡特罗治疗,对两组症状体征积分、咳嗽缓解及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血清相关指标及用药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症状体征积分更低,咳嗽缓解及消失时间更短,肺功能及血清相关指标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小(P>0.05)。结论:小儿慢性咳嗽采用孟鲁司特联合丙卡特罗治疗的效果较佳,改善病症,减轻咳嗽,降低相关血清因子水平,促进肺功能的恢复,且用药安全性高。

  • 标签: 孟鲁司特钠 丙卡特罗 治疗 小儿慢性咳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后牙慢性根尖周炎(Chronic Apical Periodontitis,CAP)群体实施不同根疗法的治疗有效性。方法:随机性将我院70例实施根疗法的CAP患者划分至A组(35例,实施多次根疗法)与B组(35例,实施一次根疗法),并对比相应数据,分析治疗有效性。结果:经对比,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牙周相关指标改善效果相对优异(P<0.05)。结论:一次根疗法、多次根疗法对CAP的疗效相近,且前者相对更有利于改善牙周功能,因此更为推荐一次根疗法。

  • 标签: 后牙 慢性根尖周炎(CAP) 一次根管疗法 多次根管疗法 治疗总有效率
  • 简介:摘要: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就是支气管哮喘,主要临床表现为气促。咳嗽、胸闷,老年患者因身体各项机能衰退,免疫力与抵抗力较差,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期,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症状,如没有进行有效治疗,病情加剧容易引发各种严重的并发症,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是针对孟鲁司特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展开的研究,希望能找到更有效的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孟鲁司特钠 复方异丙托溴胺 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孟鲁司特与甲泼尼龙对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经我院确诊为HSP的患儿70例,并以随机抽签法为依据分组,对照组35例接受孟鲁司特单药服,观察组35例基于对照组用药条件增加甲泼尼龙用药,对比两组的疗效以及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用药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3项免疫指标(CD3 、CD4 和CD4 / CD8 )测定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及甲泼尼龙共治HSP,可明显提升用药疗效,促进患儿免疫功能恢复。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孟鲁司特钠 甲泼尼龙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ICC置在胃肠癌患者术后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3.01~2023.12实施胃肠癌手术患者共计58例,对其应用奇偶数形式分组,2组组名命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PICC置中实施常规护理,后组加用综合护理,比对护理效果。结果:对组间并发症率、护理满意率、生活质量以及SAS与SDS评分指标数据行统计学分析与比对可知,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胃肠癌患者术后PICC置期间实施优质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更为优良,能够减少PICC置并发症,改善患者置期间负面心理与生活质量,患者对此满意度更高。

  • 标签: 胃肠癌 PICC置管 并发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进行左甲状腺素早期治疗,做好效果分析。方法:通过选取参与本次研究的40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亚甲减)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左甲状腺素的应用,做好效果分析和比较。结果:通过对甲减组、亚甲减组进行新生儿体重以及早产发生率比较,其中甲减组患者体重为2.98±0.4kg,早产发生率为19.05%。亚甲减组患者体重为3.37±0.5kg,早产发生率为5.26%。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资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妊娠合并甲减患者进行左甲状腺素进行治疗时,能够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左甲状腺素钠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为达到改善癌症患者PICC置后焦虑和疼痛感的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心灵关怀护理的效用价值。方法:此次实验共选取110例癌症患者进行对比实验,均行PICC置,采取摇号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患者,前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后者实施心灵关怀护理手段,对两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研究数据表明,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SAS、SDS、VAS各项评分相对较为均衡(P>0.05);护理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有效降低,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癌症患者PICC置中给予心灵关怀护理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更能够切实减轻患者疼痛感。

  • 标签: 心灵关怀 癌症患者 PICC置管 焦虑和疼痛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橡皮障在乳牙根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以2022年5月以来门诊接受乳牙根治疗的128名6-11岁儿童为实验对象,按照是否使用橡皮障分为橡皮障组68例,对照组60例。橡皮障组使用橡皮障进行隔湿,对照组使用棉卷加吸唾法隔湿。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疼痛发生率对比,橡皮障组(14.7%)明显低于对照组(41.7%);临床操作时间对比,橡皮障组平均操作时间(20.88±1.69min)明显低于对照组(28.79±2.81min);术后患者反馈情况对比,橡皮障组中表示愿意再采用橡皮治疗的患者占比(92.6%)明显高于对照组(45.0%)。 结论 橡皮障隔湿技术对乳牙根治疗有较为理想的效果,推荐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 标签: 橡皮障 乳牙 根管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接受鼻胃+鼻肠管护理期间不同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我院于2021年1月-2023年12月时间段选择4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开展研究,均接受鼻胃+鼻肠管护理,通过双盲法分为参考组(20例,常规护理)与联合组(20例,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研究指标以为依从情况、意外拔率、感染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联合组依从情况高于参考组P<0.05;护理后联合组意外拔率、感染发生率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接受鼻胃+鼻肠管护理期间接受优质护理能够更好地提升患者依从情况,减少意外拔管事件,降低感染发生率。

  • 标签: 依从情况 神经外科重症 鼻胃管 鼻肠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根管封闭剂对慢性根尖周炎患者根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在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近三年接收治疗的96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采取碘仿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治疗)与观察组(48例,采用生物陶瓷类根管封闭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7%,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咀嚼效率与咬合力在治疗后的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牙龈指数、出血指数与牙齿松动度数值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中采取生物陶瓷类根管封闭剂进行根治疗,能够显著增强患者的咀嚼功能,改善基牙健康情况,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慢性根尖周炎 根管治疗 根管封闭剂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现代根治疗联合牙周基础在治疗牙周牙髓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3年2月期间288例牙周牙髓病变患者,不同治疗方式分组各144例,对照组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现代根治疗,分值治疗效果。结果 随访调查观察组的总临床有效率较高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现代根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可增强牙周牙髓病变疗效,在临床上值得推荐。

  • 标签: 根管治疗 牙周基础治疗 牙周牙髓病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胃置入长度对神经内科脑梗死长期鼻饲饮食患者营养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研究期限为2021年6月4日~2022年7月1日,纳入符合标准的84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其接受的胃置入长度分为两组,常规组(胃45~55cm)、长组(胃55~65cm)。结果:加长胃的患者,其一次性置成功率较高为95.24%(40/42),与常规组80.95%(34/42)存在显著差异,P<0.05;长组发生率为4.67%,与常规组的19.05%比较P<0.05;施加长胃的患者,在治疗后,前白蛋白以及总蛋白的数据均高于常规置患者(P<0.05)。结论:加长胃在神经内科脑梗死长期鼻饲患者中,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饮食管理方法,可提升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胃管置入长度 神经内科 脑梗死 长期鼻饲 营养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早期益生菌肠内营养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拔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脑外伤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益生菌。比较两组拔率、拔时间、再置率、肺部感染评分及营养指标。结果 干预前,两组CPIS、ALB、TF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拔成功率、ALB、T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拔时间、CPIS评分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给予早期益生菌肠内营养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可显著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拔成功率,缓解肺部感染情况,改善营养状况,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早期益生菌肠内营养 吞咽功能训练 颅脑外伤 气管切开 拔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