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合成酶抗体综合征(ASS)是以氨基酰tRNA合成酶(ARS)为靶抗原合成酶抗体阳性为特征的一种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的特定临床表现,目前发现13种ARS抗体,临床表现包括肌炎、间质性肺病(lLD)、多关节炎、技工手、发热、雷诺现象。临床医生应对ASS的临床表现提高认识,以致于能够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改善预后。

  • 标签:   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 间质性肺疾病 Jo-1抗体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多关节炎
  • 简介:摘要:合成酶抗体综合征(ASS)是以氨基酰tRNA合成酶(ARS)为靶抗原合成酶抗体阳性为特征的一种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的特定临床表现,目前发现13种ARS抗体,临床表现包括肌炎、间质性肺病(lLD)、多关节炎、技工手、发热、雷诺现象。临床医生应对ASS的临床表现提高认识,以致于能够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改善预后。

  • 标签:   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 间质性肺疾病 Jo-1抗体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多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体检测诊断不孕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100例不孕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选择同期我院100例健康育龄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空腹进行静脉血抽取3毫升,将血清分离,在2-8摄氏度冰箱冷藏,并在采集静脉血之后的48小时内进行检测。用酶联免疫吸附的方式进行子宫内膜抗体的检测以及心磷脂抗体的检测和精子抗体的检测、卵细胞透明带抗体的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方式进行抗体的检测。比较测定的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内膜抗体的检测值以及心磷脂抗体的检测值和精子抗体的检测值、卵细胞透明带抗体的检测值、抗体的检测值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的差异,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内膜抗体的检测值以及心磷脂抗体的检测值和精子抗体的检测值、卵细胞透明带抗体的检测值、抗体的检测值分别是24(48.00)、21(42.00)、8(16.00)、11(22.00)、19(38.00),而对照组子宫内膜抗体的检测值以及心磷脂抗体的检测值和精子抗体的检测值、卵细胞透明带抗体的检测值、抗体的检测值分别是1(1.00)、1(1.00)、1(1.00)、1(1.00)、1(1.00)。结论抗体检测诊断对不孕具有显著诊断作用,可有效提高不孕的临床诊断标准,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免疫学检验 联合检测 不孕
  • 简介:摘要:本文将研究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中性粒细胞抗体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我们对血栓闭塞性脉管进行了实验分组。一是TAO组:25例,二是ASO组:25例。三是健康组:25例健康志愿者,均选自2017年12月到2019年10月。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TAO组,ASO组和健康组中ANCA。结果:经研究,25例TAO组中有13例ANCA阳性,检测率为52%(13/25)。结论:ANCA的检测可以作为两者鉴别诊断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性粒细胞抗体;临床运用;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合并肾脏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合并肾脏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肌酐水平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组,Scr≤450μmol/L组,Scr>450μmol/L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点;结果Scr≤450μmol/L组患者在呼吸困难,咳嗽咳痰,消化道病变和胸水方面的发生率与Scr>450μmol/L组患者相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临床表现相比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AV经常发病于中老年人当中,而且还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尤为复杂,医生很容易误诊为其他病,从而忽视该病。合并肾损害者逐渐会发展成为终末期肾脏病,时间越长预防效果越差。因此对于此类病的患者一定要考虑到该病日后出现的问题,提前作出正确诊断,并及时治疗,以此改变患者日后的预防情况。

  • 标签: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血管炎 肾脏损害 血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抗体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强直性脊柱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视为A组,选取同期合并自身免疫疾病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视为B组,均行抗体检测,分析诊断结果。结果:B组患者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抗体阳性率是32.00%,主要滴速1:100,部分患者存在中高滴度,是合并合并自身免疫疾病的表现。临床应当重视监测抗体检测,予以长期医学观察,及时警惕自身免疫疾病。

  • 标签: 抗核抗体检测 强直性脊柱炎 自身免疫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初次献血者与多次献血者的-HCV、-HIV、-TP以及HBsAg的检查结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进行献血的1202名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初次献血者与多次献血者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初次献血者的-HCV、-HIV、-TP以及HBsAg的阳性率均要明显高于多次献血者,且两组献血人员的-TP以及HBsAg的阳性要明显高于-HCV以及-HIV的阳性率,初次献血者与多次献血者的各检查指标的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初次献血者携带传染性病原体的概率要明显高于多次献血者携带传染性病原体的概率,在对献血人员进行常规身体检查时,对于首次献血人员的检查应当更加谨慎,力求通过完善的前期检查管理,严格控制传染疾病在献血过程中传播的概率。

  • 标签: HCV HIV TP HBsAg 血液检测
  • 简介:摘要:从能量代谢的角度看,肿瘤是一种由于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的呼吸功能不全的能量代谢疾病。因而用线粒体移植的治疗手段,以代替细胞内缺陷的线粒体,重塑细胞功能,被认为是有效治疗肿瘤的方法。线粒体移植治疗可减少肿瘤细胞有氧糖酵解,减少细胞氧化应激,下调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以及增强化疗敏感性等。然而线粒体移植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具体机制和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线粒体移植 肿瘤 肿瘤线粒体
  • 简介:摘要:随着当前医疗行业逐渐发展,已经研究出了多种药物,治疗性抗体作为其中一个重要药物类型,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关注,它可以应用于传染性疾病、肿瘤疾病以及自身免疫疾病当中,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为了进一步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应当从延长抗体半衰期入手,本文将就这方面的改造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 标签: 治疗性抗体 半衰期 改造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当前医疗行业逐渐发展,已经研究出了多种药物,治疗性抗体作为其中一个重要药物类型,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关注,它可以应用于传染性疾病、肿瘤疾病以及自身免疫疾病当中,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为了进一步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应当从延长抗体半衰期入手,本文将就这方面的改造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 标签: 治疗性抗体 半衰期 改造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谷氨酰胺(Gln)对肝硬化大鼠模型肝细胞线粒体凋亡的影响。 方法: SD大鼠70 只,随机分为N组(N)、C组(C)、C组(G),观察各组大鼠生存情况、肝功能、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肝细胞凋亡情况、 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 结果:G组大鼠的存活率明显高于C组;C组大鼠血清 肝功能水平显著高于N大鼠,而G组大鼠肝功能水平较C组降低;G组大鼠肠凋亡较C组减轻;C组大鼠肝组织中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较N组升高,C组肝组织中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低于C组。 结论:Gln可以提高肝硬化大鼠模型的生存率,改善其肝功能,抑制肝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Caspase-3途径来实现的。

  • 标签: 肝硬化 大鼠 谷氨酰胺 肝细胞 线粒体 凋亡
  • 简介:摘要: p53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突变后表达的蛋白入血后,诱导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称为 P53抗体。 P53抗体作为一种肿瘤标志物,检测费用低,方法简便、快速,是一种理想的临床指标。自从发现以来,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我们就近几年,在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复发及预后评估等方面的成果作简要综述。

  • 标签: p53基因 p53抗体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输血治疗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方法选取了2017年6月~2018年6月到我院接受过输血治疗的患者206例,采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实验,观察患者抗体筛查结果和特异性抗体的检验,以及过往输血史和妊娠史的查询。结果发现确诊为不规则阳性抗体患者19人,占样本总人数的9.22%,发现Rh血型抗体有15例(78.95%),其中含-E的有5例(33.3%),-Ec的有4例(26.67%),-D的有3例(20.0%),-Ce的有2例(13.3%),-DC的有1例(6.67%);MN血型系统1例(5.26%);冷抗体2例(10.52%);1例患者未确定抗体性质;其中女性比男性的不规则抗体率要高(P<0.05),有输血史和妊娠经历的患者次数越多阳性检出率越高。结论在输血前做详细的不规则抗体筛查,能够减少输血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输血事故,提高安全性。

  • 标签: 输血治疗 不规则抗体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RFIA)检测老年人群梅毒抗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0岁的患者纳入老年人群组,将18~59岁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血清采用TPPA、TRUST、TRFIA方法进行梅毒抗体检测,以TPPA检测结果为确诊结果。结果 TPPA检测老年人群组阳性率为3.69%,高于对照组阳性率的1.23%(P

  • 标签: 老年人群 梅毒抗体阳性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RFIA)检测老年人群梅毒抗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0岁的患者纳入老年人群组,将18~59岁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血清采用TPPA、TRUST、TRFIA方法进行梅毒抗体检测,以TPPA检测结果为确诊结果。结果 TPPA检测老年人群组阳性率为3.69%,高于对照组阳性率的1.23%(P

  • 标签: 老年人群 梅毒抗体阳性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血小板治疗的药学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冠心病患者64例(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随机分为100mg阿司匹林治疗的对照组(32例)与150mg阿司匹林治疗的观察组(32例),观察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低,治疗有效率高,P<0.05。结论:150mg阿司匹林血小板治疗能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阿司匹林 抗血小板 药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血小板治疗的药学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冠心病患者64例(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随机分为100mg阿司匹林治疗的对照组(32例)与150mg阿司匹林治疗的观察组(32例),观察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低,治疗有效率高,P<0.05。结论:150mg阿司匹林血小板治疗能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阿司匹林 抗血小板 药学
  • 简介:【摘要】目的:现探讨采用华法林+利伐沙班联合用药对房颤合并冠心病的栓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房颤合并冠心病的86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在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中取得了比参照组更好的效果,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采用华法林+利伐沙班联合用药对房颤合并冠心病的栓治疗效果显著,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手段,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房颤 冠心病 抗栓治疗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