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手足显微外科患者行优化护理流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6例手足显微外科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78例患者。实验组行优化护理流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收集两组患者资料,观察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术后交接时间以及血运观察次数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90.6±5.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2.8±5.9)分,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手足显微外科患者行优化护理流程管理模式,能够缩短术前准备时间以及术后交接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优化护理流程 手足显微外科患者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92例ICU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ICU基础护理流程;研究组患者采用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专科操作能力、专科知识能力、服务意识、文书管理能力;ICU患者死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专科操作能力、专科知识能力、服务意识、文书管理能力等方面得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确切,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基础护理流程 ICU 优化 优质护理服务 影响分析
  • 简介:【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 规范化流程护理在急诊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8 年 9 月 -2019 年 8 月收治的行 腹腔镜治疗的急性 阑尾炎患者 128 例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 64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 手术室规范化流程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手术医师的满意度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入室到手术开始时间以及手术边缘时间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研究组手术医师的护理满意度为 96.88%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1.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手术室规范化流程护理应用于急诊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患者护理效果显著,可以缩短手术及手术等待时间,提高手术医师的满意度,具有大力推广的价值 。

  • 标签: 规范化护理 手术配合 流程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诊科护理关键环节管理流程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随机挑选从2017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的158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把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n=79)和实验组(n=79),给予常规组一般护理模式护理,给予实验组关键环节管理模式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护理差错次数和接诊时间、护理完整记录数和护患纠纷次数进行观察。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7.47%,要远远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护理差错次数为1次,概率为1.27%,实验组接诊时间分别为(1.4±0.3),要远远好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护理完整记录数为78,概率为98.73%,实验组护患纠纷次数为1次,概率为1.27%,均要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急诊患者,给予护理关键环境管理流程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护理满意率和患者就诊率,降低医院纠纷事件的出现概率,具有推广意义。

  • 标签: 急诊科护理 关键环节 管理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脑瘫儿童康复护理中引导教育理念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随机抽取106例脑瘫患儿,根据患儿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分为观察组(n=53)、对照组(n=53)。观察组施行引导教育理念护理,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前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评分比较(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干预后GMF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瘫患儿康复护理中采用引导教育理念护理,不但能提高患儿的临床效果,而且可以改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

  • 标签: 脑瘫儿童 康复护理 引导式教育理念护理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儿科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患儿耐受力相对较差,这为儿科护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对患儿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患儿很容易哭闹,躁动等,往往导致护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甚至造成家长的误解,从而影响了医患关系。为了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本文展开了相关研究,探讨抽屉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

  • 标签: 抽屉式管理 儿科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情镜教学法用于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笔者医院儿科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接收的64名进行实习的护理学生随机分组,对照组(n=32)、观察组(n=32),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取情境教学法,对两组学生理论成绩评分、实践操作能力评分结果比较。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成绩评分、实践操作能力评分均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儿科护理教学中采取情境教学,提高了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儿科 护理教学 情境式教学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在提高心内科护士对心肌梗死抢救能力的效果。方法以近两年我科培训的40名护士为观察组,另外40名护士为对照组。对照组以常规教学方法进行急救培训,观察组以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进行心肌梗死急救培训,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心肌梗死抢救成功率提高(P<0.05),抢救时间缩短(P<0.01),护士的理论操作成绩优于对照组,护士对培训方法满意率提高。结论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科学规范能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增强心内科护士的综合抢救能力。

  • 标签: 护理抢救流程 心内科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走动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倾听护理人员、手术医生及手术患者的倾诉,引导护理人员关注护理质量,增加护理人员团队协作意识,改善手术护理质量及满意度。方法2018年1月开始实施走动管理,护理管理者深入临床一线,在不断走动过程中发现临床存在问题,及时制定并指导实施改进措施,巩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结果2017年该工作模式实施前,患者满意度为97.46%、手术医生满意度为93.27%、护士体验与满意度为94.7%、优质护理服务质量为96.3分。2018年实施走动管理模式后相应得分分别99.83%、97.76%、97.9%、9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得到了手术患者、手术医生及护理人员的认可。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走动管理模式,有利于护理管理者直接获取临床一线的问题,及时针对性干预,达到护理人员团结协作目标,主动参与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及管理者管理水平,改善护理服务品质。

  • 标签: 走动式管理 手术室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反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术后康复影响。方法以2018年1-12月收治的64例出血性脑卒中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早期康复护理,32例观察组给予反馈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arthe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LQO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出血性脑卒中手术患者给予反馈早期康复护理,全面提升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反馈式 早期康复护理 出血性脑卒中 术后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导诊护理过程中采用“互动+不定期走动”管理方式的效果与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6)。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护理,观察组采用“互动+不定期走动”,护理1个月后对效果进行评估,分析比较采用不同护理方式的工作质量以及患者就诊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1个月工作质量与对照组相比(P<0.05);观察组护理后1个月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92.56%(P<0.05)。结论将“互动+不定期走动”管理方式用于门诊导诊护理工作中,能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让患者更放心,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ldquo 互动+不定期走动式&rdquo 管理 患者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血液透析室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践与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血液透析室中的患者56例,按照抽签法的要求对其分组,平均分成实验组(护理风险管理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分析风险问题与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风险管理与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相互之间的比较呈现出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室实际护理工作中,采用风险管理方式,有助于合理的预防危险问题,有着很好的推广优势。

  • 标签: 血液透析 护理风险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产妇护理中的护理效果 。 方法: 选择 2018 年 6 月~ 2019 年 6 月在我院妇产科收治的 120例妊高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 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研究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无新生儿因畸形死亡,对照组有 2例畸形死亡;研究组新生儿评分以及体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对妊娠高血压产妇进行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提高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值得大量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妊高症产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穿孔微创术在胃穿孔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8月收治的胃穿孔患者50例,均采用胃穿孔微创术治疗,统计手术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及胃肠动力指标(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并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50例胃穿孔患者术中出血量为(85.80±12.40)ml,手术用时为(74.10±10.30)min,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17.10±3.01)h,肠鸣音恢复时间为(12.80±2.10)h,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1.12±0.28)d,并发症发生率为6.00%(3/50)。结论给予胃穿孔患者胃穿孔微创术治疗,术中出血少,手术用时短,且术后并发症少,有助于改善患者胃肠动力功能。

  • 标签: 胃穿孔 胃穿孔微创术式 胃肠动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的Fugl-Meyer评分、NIH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措施联用常规护理手段,可以使得脑梗塞病患的神经功能与肢体功能得到显著改善,进而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 标签: 中医特色护理干预 神经内科 脑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