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在腹腔镜下组织结构分离技术(component separation technique, CST)治疗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0例行腹腔镜下组织结构分离技术间质瘤局部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 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组织结构分离技术手术,所有病例均是生长于胃壁的单一肿瘤。术中术野稳定、清晰,无肿瘤破裂,无中转开腹手术。术后病理报告示间质瘤。中位手术时间 64(48~92) min,中位失血量 38( 22~105) mL,术后中位住院时间 5( 4~7) d。术后 1 例患者发热,经对症治疗后治愈。术后随访12个月,无局部复发病例,无穿孔,出血等相关术后远期并发症。结论: 应用组织结构分离技术行腹腔镜下胃间质瘤切除术,新颖、可行、术后并发症少,可广泛应用于胃部间质瘤的治疗。

  • 标签: 组织结构分离技术 腹腔镜 胃肠道间质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药的成分极其复杂,发挥中药疗效的有效成分大多难以确定,使得中药的质量标准、药理、药物代谢等的研究困难重重,液质联用技术分别利用LC的高分离效率和MS的高灵敏度与定性功能,能快速完成中药复杂成分的分离与鉴定。该联用技术在中药化学成分分析、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中药中有毒有害成分分析等多个领域中药研究中都能有效应用。随着分析分离技术方法的发展,LC-MS技术也将会在中药分析研究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 标签: 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LC-MS) 中药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胃肠道间质瘤(英文全称: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英文简称:GIST)是消化道常见的原发性间叶源性肿瘤,此病特异性并不高,诊断上容易被误诊为恶性神经鞘膜瘤、消化道平滑肌瘤等。不同疾病治疗手段不同,准确判断患者病情尤为重要。近年来GIST临床病理诊断研究取得新的进展,为此病准确鉴别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病理诊断 恶性
  • 简介:摘要:胃肠道间质瘤(英文全称: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英文简称:GIST)是消化道常见的原发性间叶源性肿瘤,此病特异性并不高,诊断上容易被误诊为恶性神经鞘膜瘤、消化道平滑肌瘤等。不同疾病治疗手段不同,准确判断患者病情尤为重要。近年来GIST临床病理诊断研究取得新的进展,为此病准确鉴别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病理诊断 恶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价值及临床病理。方法:抽选本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接收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55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对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总结上述患者的诊断结果和肿瘤病理与免疫组化结果。结果: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免疫组化检查确诊率为100.00%,其CD117、CD34、S-100、desmin以及SM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2.73%、90.91%、43.64%、45.45%以及43.64%;上述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且术后复发率为14.55%,转移率为5.45%。结论:手术为目前临床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措施,该疾病的免疫组化表型特殊,可根据免疫组化分析确诊。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临床病理分析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中医内科治疗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 2019年 1月 ~2019年 7月在我院呼吸科入院治疗的 84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纳入研究,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将 84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分为中医治疗组和西医对照组,针对西医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进行治疗,并予以支气管扩张、常规吸氧治疗方式,中医治疗组,采用中医疗效,对两组疗效做出对比。结果:在治疗前,中医治疗组与西医对照组在临床症状积分、动脉血气上无显著差异,经过治疗后,中医治疗组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西医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再用中药疗法,成效更为理想,患者各项指标均得到了显著改善,值得在患者的治疗中进行推广。

  • 标签: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中医内科 治疗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孕期间质部妊娠经阴道超声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2021年12月到2023年12月,选取30名早孕期间疑似质部妊娠的患者参与实验,均接受经阴道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分析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准确率。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准确率为93.1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孕期质部妊娠经阴道超声检查准确率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早孕期间 质部妊娠 经阴道超声检查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研究对于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行泼尼松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接收的104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对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免疫制剂泼尼松进行治疗,进行为期8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肾功能恢复情况(主要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肌酐、血尿酸、24h尿蛋白定量机血尿素氮变化)及临床有效率。结果经本院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所下降,但是研究组患者指标接近正常值,说明行泼尼松治疗临床效果较佳,优于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数据统计学差异,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之泼尼松,临床治疗效果更佳,有效促进患者肾功能恢复,临床予以推广。

  • 标签: 泼尼松 急性间质性肾炎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到了我院在2012.1-2013.12月份我院收治到的120例IIP患者为这次的研究对象,然后将他们随机平均的分成了观察组和对照组。然后对照组患者应用到了常规的西医治疗,而观察组则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了中医综合疗法,然后分析和比较了这两组患者的实际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TLC、DLCO都明显的提升,但观察组患者的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此差异有着统计学方面的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IIP患者的疗效十分显著,能够有效改善到患者的身体特征以及临床症状,为此值得被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IIP TLC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软组织扩张术对烧伤整形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恢复血运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八医院烧伤整形科2020年4月~2022年4月期间接诊的94例烧伤整形患者开展研究,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采取复合皮移植术)、观察组(采取软组织扩张术),各组47例,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创面的愈合时间、恢复血运时间较对照组减短,且V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中的效果较理想,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烧伤整形 软组织扩张术 创面愈合时间 创面恢复血运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应用串联质技术联合高通量测序的筛查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于我院出生的60例疑似遗传代谢病的新生儿,对所有患儿均实施串联质技术筛查,依据筛查阳性结果,实施联合高通量测序。结果:60例疑似遗传代谢病的患儿中,经单纯串联质筛查分析发现阳性17例,氨基酸、脂肪酸、有机酸类疾病分别为8例、4例和5例。联合高通量测序,发现有13例患儿为阳性,4例患儿为阴性,串联质技术联合高通量测序的符合率76.47%。结论:对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筛查时应用串联质技术联合高通量测序,能够有效提高筛查准确率,可于临床推广。

  • 标签: 串联质谱技术 高通量测序 遗传代谢病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飞行学员精索静脉曲张腹腔镜高位结扎手术体会。方法 诊断明确,实施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结果 60例飞行学员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随诊:随诊时间第一次2周、第二次3个月,平均随诊6~12个月,其中2例睾丸鞘膜积液,3例附睾炎,均未见睾丸萎缩。结论 飞行学员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实施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效果可靠。飞行学员患者治愈后继续从事飞行专业,无一例因此停飞。

  • 标签: 飞行学员精索静脉曲张 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间质性肺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近3年收治的100例间质性肺炎病人为研究对象,将病人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病人的血气分析指标及舒适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循证护理可显著改善间质性肺炎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病人舒适度,值得在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间质性肺炎 循证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揭示针对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临床效能。方法:2021年2月-2022年7月,将我院74例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37例,参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延续性护理,测算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接受护理前后的SAS评分指标、SDS评分指标、FEV1指标、FVC指标、PaO2指标、PaCO2指标和SaO2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的SAS评分指标,以及SDS评分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SAS评分指标,以及SDS评分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的FEV1指标、FVC指标、PaO2指标、PaCO2指标,以及SaO2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FEV1指标、FVC指标、PaO2指标、PaCO2指标,以及SaO2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能获取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患者 延续性护理 常规护理 临床效果 测算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医学检查质量控制改进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选取广饶医院临床检验科于2022年1月至12月采集的78例患者的血检样本78份进行研究。所有血液样本均进行临床检测,然后根据血液检测样本是否合格分为合格组和不合格组。比较两组间的数据差异,将数据差异计算入Logistic回归方程,得出临床体检质控改善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78份血检中,10份血检不合格组,占12%。其余68份血液检测样本合格,分为合格组,占88%。合格组与不合格组在患者性别、年龄、软管分离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在患者制剂标准、医务人员操作不当、采血部位、采血量、离心次数、标本放置时间、抗凝剂用量、pH值、温度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ogistic回归方程显示,患者准备、医务人员操作、采血量、采血部位、离心次数、标本放置时间、抗凝剂用量、pH值、温度是影响临床体检质控改善的主要因素,OR值均为> 1。结论影响临床医学检查质量控制的因素有患者准备、医务人员操作、采血部位、采血量、离心次数、标本放置时间、抗凝剂用量、pH值、温度等。因此,医院需要制定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标准,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质量控制样本规范操作,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不合格率,提高临床检验的准确性。

  • 标签: 医学检验 质量控制 影响因素 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