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距下关节保留的跟矫形术治疗陈旧跟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近年来共治疗陈旧性跟骨折54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36.0岁;按Stephens 分型:I 型6 例,II型34 例,III 型14 例。观察患者术前、末次随访时患肢影像学参数、AOFAS评分以及VAS评分。结果 患者末次随访时影像学参数跟Bohler角、Gissane 角、后足力线、丘部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患者术后AOFAS评分和VAS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结论 掌握适当的手术适应症以及恰当的手术干预,陈旧跟骨折采用距下关节重建能取得不错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陈旧跟骨骨折 畸形愈合 距下关节保留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膝关节性关节炎使用个性化截导板辅助胫骨高位截治疗的效果。方法:2020年12月-2022年12月,确定本院接收的膝关节性关节炎患者80例,抽签平分2组,对照组(n=40):胫骨高位截,观察组(n=40):个性化截导板辅助胫骨高位截,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膝关节恢复质量、术后应激反应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膝关节功能各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髋膝踝角、胫骨近端内侧角以及KS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术后应激反应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S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膝关节性关节炎接受胫骨高位截治疗的患者,加入个性化截导板辅助技术可提升手术质量,改善膝关节功能,控制术后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个性化截骨导板 胫骨高位截骨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唑来膦酸结合碳酸钙D3治疗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疗效、骨密度及代谢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提供指导性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6月到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196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8例,对照组使用碳酸钙D3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使用唑来膦酸辅助治疗。观察并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代谢情况及疼痛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的代谢情况及疼痛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结合碳酸钙D3治疗作用积极,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代谢情况及疼痛情况,在临床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唑来膦酸 碳酸钙D3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唑来膦酸结合碳酸钙D3治疗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疗效、骨密度及代谢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提供指导性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6月到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196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8例,对照组使用碳酸钙D3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使用唑来膦酸辅助治疗。观察并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代谢情况及疼痛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的代谢情况及疼痛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结合碳酸钙D3治疗作用积极,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代谢情况及疼痛情况,在临床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唑来膦酸 碳酸钙D3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骨折的护理影响与效果。方法:将本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之间在本院治疗的四肢长管骨折的患者,采用随机法,抽取了11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5例进行康复实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对比护理后患者的疼痛评分(VAS)以及QOL-100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QOL-100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外固定支架治疗运用到四肢长管骨折的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能有效帮助患者缓解腿部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 标签: 骨外固定支架治疗 四肢长管骨骨折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搬运术与自体髂骨移植手术治疗股骨骨折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0年03月-2021年04月本院收治的82例股骨骨折并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研究组(n=41),对照组予以自体髂骨移植手术治疗,研究组应用搬运术治疗,比较两组康复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3、6个月的膝关节评分及痂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股骨骨折并缺损治疗中应用搬运术,可优化患者康复效果,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 标签: 骨搬运术 自体髂骨移植手术 股骨骨折并骨缺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糖尿病(DM)是由遗传、环境、自身免疫缺陷等多种复杂原因共同导致的,以血中葡萄糖水平连续慢性升高为主要特点的代谢性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T2DM)多见,主要由胰岛素分泌不足、产生胰岛素抵抗而致病。胆汁酸(BA)以胆固醇为主要原料在肝脏细胞内转化代谢而来。BA不但具有促进脂肪乳化水解以及维持全身系统稳态的作用。此外,还可以作为一种信号物质,通过激活法尼醇X受体(FXR)以及G蛋白偶联受体(TGR5)输送信息,同时还与肠道菌群产生全方位互动效应,在机体能量代谢以及免疫耐受等方面发挥作用,影响着T2DM的发生与发展。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胆汁酸 肠道菌群 代谢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中的医疗质量指标及相关问题。方法:通过文献复习、实证研究等方法,总结相关经验,分析和探讨相关问题。结果: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中,医疗质量指标与国际相关权威机构的医疗质量定义相符。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中,医疗质量指标较少,无法对医疗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做出系统全面的评价。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中,部分医疗质量指标有所偏差。结论: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中,医疗质量指标至关重要,需要遵循国际医疗质量指标体系,进行指标完善和数据采集。

  • 标签: 三级公立医院 绩效考核指标 医疗质量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同时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采取微创截矫形水泥灌注手术具备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对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入院接受治疗患有的老年陈旧性胸腰椎骨折51例患者当前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使用微创截矫形水泥灌注完成治疗的患者21例将其作为微创组,采取药物接受保守治疗的患者30例将其作为保守组。将2组患者进行治疗之前和接受治疗之后的1个月和3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时获得的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ODI评分),治疗之前以及接受治疗之后1个月和进行了12个月随访时患者椎体前后缘高度比例和患者自身的满意度评分进行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全部进行时间为12个月的随访,平均的随访时间为14.8个月。微创组中产生1例轻度水泥渗漏、并未产生神经症状。微创组在接受治疗之后的1个月和3个月以及6个月还有12个月随访过程中获得的VAS评分和ODI评分,同时治疗之后1个月到12个月随访进行时获得椎体后缘高度百分比都要比于保守组高出很多(P<0.01),患者在治疗上的满意度评分也要比保守组高出很多[(88.27±5.11)分vs(65.35±3.71)分,P<0.01]。结论 使用微创截矫形水泥灌注对于老年陈旧性胸腰椎骨折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缓解,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备一定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能够将其当成是临床治疗的主要选择。

  • 标签: []微创截骨 灌注 骨质疏松性 骨折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痛风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指导护士行为,促进痛风管理质量的不断提高。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该方法利用半结构化访谈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和基于因子-链接-端点模型的Delphi方法进行痛风管理。因此,两套专家信函的实际回收率分别为100 %和86.96%,专家Cr的权威性系数分别为0.893和0.903,Kendall的调和系数分别为0.183和0.216。由此产生的指标体系包括3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和46项三级指标。结论建立业绩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有助于提高我省对痛风患者疾病的认识、对治疗的依赖程度和痛风患者的综合治疗水平。

  • 标签: 痛风管理 质量 评价指标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中关键指标参数的准确测量是保障血液透析顺利开展的前提保障,本文通过对血液透析原理进行分析,确定了血液透析中的若干关键参数指标,并对这些血液透析关键指标参数测定方法进行分析,重点研究血液透析中透析液电导率、温度以及流量等几大关键参数指标的测定方法,为准确测量血液透析中的关键指标参数提供指导方法,为血液透析机监控系统的研制提供理论支撑。

  • 标签:  血液透析 关键指标 测定方法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中关键指标参数的准确测量是保障血液透析顺利开展的前提保障,本文通过对血液透析原理进行分析,确定了血液透析中的若干关键参数指标,并对这些血液透析关键指标参数测定方法进行分析,重点研究血液透析中透析液电导率、温度以及流量等几大关键参数指标的测定方法,为准确测量血液透析中的关键指标参数提供指导方法,为血液透析机监控系统的研制提供理论支撑。

  • 标签:  血液透析 关键指标 测定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技术联合腓骨上1/3截治疗膝性关节病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8年1月-2020年6月苏州市吴江区中医医院骨关节病科收治的80例膝性关节病患者术前术后相关临床资料。将80例患者按照随机均衡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膝关节镜清理治疗;治疗组采用膝关节镜技术联合腓骨上1/3截方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差异性。结果:  两组患者除治疗组1例,对照组2例失访外,其余患者均获得了随访,随访时间12-16月,平均(12.5±2.6)月;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治疗费用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时间推移,膝关节功能有恢复术前状态趋势;内翻角度变化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手术后患者满意度,治疗组较对照组满意度更高。结论:膝关节镜技术联合腓骨上1/3截治疗膝性关节病较膝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性关节病有更优疗效、关节功能改善及患者满意度,手术时间、治疗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并不增加,是基层医院治疗膝关节性关节病患者的一种可行方法,可兼顾处理关节内病损及纠正下肢负重力线,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延缓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时间。

  • 标签: 膝骨性关节病 膝关节镜技术 腓骨上1/3截骨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模式在代谢减重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7月到2022年12月,以80例代谢减重手术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化护理模式、延续性护理模式。结果:手术后3月观察组体重指数、腰围、腹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减重代谢手术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模式,可改善疾病指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减重代谢手术 常规化护理模式 延续性护理模式 体重指数 腰围 腹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腕踝针治疗跟骨折疼痛的效果与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近一年(2021.01-2022.03)入院进行治疗的跟骨折病患,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进行常规护理;B组加入腕踝针治疗护理。期间,医护人员需要重视并观察记录两组病患疼痛治疗效果作报告。结果:在无其他客观因素干扰时,B组病患经治疗与护理后各阶段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A组,代表疼痛度更低;治疗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共计26例,占比为96.30%,高于A组的21例、77.78%。从数据结果上来看,B组病患各项实验观察指标数据均优于A组病患。结论:腕踝针治疗跟骨折的效果比一般治疗更佳,病患疼痛程度明显下降,方法可行,可以推广。

  • 标签: 腕踝针 跟骨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方法:研究开展于2022年6月-2023年6月,技术人员依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中相关要求,规范采集运输本地区生活饮用水样本,并行微生物检测,总结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本研究采集本地区生活饮用水样本1304份,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合格率为97.4%,其中出厂水合格率为97.6%,末梢水合格率为97.0%,二次供水合格率为98.3%;丰水期合格率为97.1%,枯水期合格率为97.7%。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显示,菌落总数合格率为97.4%,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为98.5%,大肠埃希氏菌合格率为99.8%。结论:本地区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总体良好,但仍存在一定风险,需及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

  • 标签: 生活饮用水 微生物指标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