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并总结腹部手术后预防发生粘连肠梗阻的护理措施。 方法: 选择 2017 年 8 月 ~2019 年 1 月在本院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 96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手术完成后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手术完成后予以预防护理干预。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粘连肠梗阻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结果: 参照组粘连肠梗阻发生率与观察组对 2.08% ( 1/48 )比更高, P<0.05 ;参照组住院时间与观察组( 10.21±2.46 )天对比更长, P<0.05 ;参照组护理满意率与观察组 97.91% ( 47/48 )对比更低, P<0.05 。 结论: 针对腹部手术的患者开展预防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粘连肠梗阻发生风险,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完善和应用。

  • 标签: 腹部手术 粘连性肠梗阻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粘连肠梗阻患者中,应用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粘连肠梗阻患者,收治的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随机将所有患者等分为治疗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和常规组(接受开开腹手术治疗)。将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经分析,与常规组相比,治疗组的腹胀腹痛缓解、排便排气恢复、腹腔引流时间明显短(P<0.05);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35%)较常规组(17.39%)低(P

  • 标签: 腹腔镜 粘连性肠梗阻 临床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绞窄肠梗阻早期诊断与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时间段内我院接收的112例绞窄肠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时间段的患者,设为早期研究组;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时间段的患者,设为后期研究组,各56例。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指标、坏死肠管切除率指标,获得本次研究的结果。结果:从治疗情况来说,112例患者中2例患者死亡,110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98.21%。12例坏死肠管切除,切除率计算结果为10.71%。其中,早期组死亡例数为1例,切除例数为10例,切除率为10.01%;后期组死亡例数为1例,切除例数为2例,切除率为1.7%。结论:对绞窄肠梗阻疾病,实施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可达到降低疾病死亡率和坏死肠管切除率的目的。

  • 标签: 绞窄性肠梗阻 早期诊断 手术时机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肠梗阻治疗中肠梗阻导管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肠梗阻患者 70 例入组,以患者个人意愿分为两组,每组各 35 例,对照组以常规治疗,观察组以肠梗阻导管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更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 。 结论: 结直肠癌肠梗阻患者应用肠梗阻导管治疗,疗效显著,可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肠梗阻导管 结直肠癌性肠梗阻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患者接受腹部手术后,针对术后粘连肠梗阻展开护理的效果,找寻跟适合腹部术后避免粘连肠梗阻的相应护理形式。方法:选取经我院腹部手术的患者 100例展开调查,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患者术后粘连肠梗阻常见的并发症:肠膨胀、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感染、排便障碍的发生例数进行统计,同时结合我院经护理小组研究编制的与我院手术形式相对应的护理问卷调查,要求患者本人填写与签字,确认患者在腹部手术后主要围绕粘连肠梗阻的问题进行护理反馈,收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观察组施行综合护理,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后粘连肠梗阻常见的并发症:肠膨胀、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感染、排便障碍的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分析具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腹部手术后粘连肠梗阻是较为常见的问题,由肠梗阻引发的肠膨胀、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感染、排便障碍等应在护理中注意预防,综合关注患者的围术期情况,实现护理的高效化。

  • 标签: 腹部手术 粘连性肠梗阻 综合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并探索腹部手术后粘连肠梗阻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和效果。方法:纳入 100例腹部手术后粘连肠梗阻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患者的入院治疗时间为 2016年 7月至 2017年 11月,以护理方法为分组凭据,随机将 10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并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不同护理后,综合组患者的粘连肠梗阻发生率以及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的优于常规组,且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常规组( P<0.05),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在腹部手术后粘连肠阻梗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能够有效的避免和降低粘连肠梗阻情况的发生,能够促进患者肠胃功能的快速回复,也提升了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 ,值得推广和宣传。

  • 标签: 腹部手术 粘连性肠梗阻 综合护理 干预方法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肠梗阻不同手术时机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本院实施急性肠梗阻手术的68例患者视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的时机划入A组与B组(n=34)。A组患者在发病后48h内实施手术治疗,B组在患者发病48h后实施手术治疗,对比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的症状恢复率为97.06%,B组患者的症状恢复率是82.35%,A组患者的症状恢复率更高(P<0.05)。A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恢复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短于B组患者,差距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发生1例并发症,B组患者术后出现5例并发症,差距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肠梗阻患者发病48h前实施手术治疗,可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避免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其术后恢复时间。

  • 标签: 急性肠梗阻 手术时机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粘连肠梗阻护理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收集 2018 年 5 月 -2019 年 8 月本院收治的腹部手术肠梗阻患者 109 例作为实验样本,根据抽签法分成两组,对照组为 54 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为 55 例,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所表示出的不同。 结果:研究组梗阻解除时间、排气时间、恢复进食时间相比于对照组要明显减短,再次梗阻率相比于对照组要明显降低,组间差异上的统计学意义显著( P < 0.05 )。 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腹部手术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胃肠功能,缩短梗阻时间,提高护理效果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粘连性肠梗阻 腹部手术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经肠梗阻导管小肠造影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一步提升诊疗服务水平,为更多患者的身体健康提供帮助,也构建起和谐的医患关系。方法:将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在我院接受肠梗阻治疗的 50例患者定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使用数字胃肠机经肠梗阻导管注入后,观察患者们的小肠梗阻情况。分析所有患者接受影像学诊断后病情判断的准确率,并统计肠梗阻治疗的有效率。结果: 50例患者经肠梗阻导管小肠造影技术的应用,诊断出 19例肠粘连、 13例肠肿瘤、 10例肠结石、 7例肠内疝、 1例肠套叠。初步统计肠梗阻诊断的准确率为( 84.55%),肠梗阻治疗的有效率为( 90.67%)。结论:应用肠梗阻导管小肠造影技术,可以提高肠梗阻疾病临床诊断的准确率,能够保证患者们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对于和谐医患关系的形成来说也有积极的影响。在今后的实践中,医务人员必须在肠梗阻导管小肠造影技术的研究上投入更多的精力,最后为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

  • 标签: 肠梗阻导管 小肠造影 肠梗阻诊断 应用分析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腹腔镜手术在顽固粘连肠梗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顽固粘连肠梗阻患者共计50例进行课题研究。根据信封法的分组方式,将25例患者设为A组,行开放手术治疗,剩余25例患者设为B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指标。结果:B组患者的手术及预后指标明显优于A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B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顽固粘连肠梗阻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有助于获得显著的手术效果,同时还能提升治疗安全,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治疗中积极研究或推广。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开放性手术 顽固性粘连性肠梗阻 临床疗效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预防腹部手术后粘连肠梗阻中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间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参照组46例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工作,研讨组46例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工作,主要就其术后粘连肠梗阻的发生情况予以观察并分析。结果:护理干预后研讨组患者粘连肠梗阻的发生率4.35%低于参照组患者粘连肠梗阻的发生率19.57%,且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参照组患者,P值<0.05,组间对比结果具统计学差异。结论:预防腹部手术后粘连肠梗阻中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在本文中充分展示,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更快更好的康复。

  • 标签: 预防 腹部手术后 粘连性肠梗阻 综合护理 应用效果 评价
  • 简介:【摘要】胃癌是仅次于肺癌的病症,全球年均新增人数约为80万,虽在科研、诊断、治疗等技术下,极大程度上提高胃癌早期检出率,但由于症状不典型,导致部分患者一旦确诊均已步入中晚期。目前,手术及术后化疗等操作,是胃癌患者首选治疗方案,但由于术后护理不到位,极易诱发各类并发症或不良反应,不仅会影响患者躯体健康,还会阻碍躯体康复。鉴于此,笔者以自身经验,对胃癌术后肠梗阻予以思考,明确其护理措施,以供借鉴。

  • 标签: 胃癌 术后肠梗阻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承气汤灌肠治疗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4 月 1 日 -2018 年 3 月 31 日我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 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 10例,对照组应用保守对症对患者实施治疗,研究组应用大承气汤灌肠对患者实施治疗。结果:研究组疗效好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对肠梗阻患者应用大承气汤进行治疗,方法简单易行,实用价值较高,治疗效果也比较理想,可以极大的缩短住院时间,能够有效的避免实施手术治疗,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大承气汤 灌肠 治疗 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手术在急性粘连肠梗阻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3年5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82例急性粘连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手术方法的差异将其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开腹手术,实验组患者实行腹腔镜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复发率,术后并发症等,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对促进急性粘连肠梗阻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安全高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急性粘连性肠梗阻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