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瘫合并智力低下患者采用针治疗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对于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均是于我院2018年3月-2019年8月收治的60例脑瘫合并智力低下患儿,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脑瘫合并智力低下患儿采用单纯康复治疗,实验组脑瘫合并智力低下患儿在康复训练基础上进行头针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脑瘫合并智力低下患儿的Gesel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脑瘫合并智力低下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脑瘫合并智力低下患儿进行头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使患儿的智商以及语言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具有临床意义。

  • 标签: 脑瘫 头针 智力低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结合现代康复法在治疗小儿脑瘫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6年1月-2017年我中心收治的52例小儿脑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单一康复治疗和头针结合现代康复法进行治疗,对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甲组和乙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分析,实践证明,乙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对甲组和乙组治疗前后的MDI评分进行分析,治疗后,乙组的各项明显低于甲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脑瘫患者给予针结合现代康复法进行治疗,其效果明显,能促进患者智力的恢复,提升运动功能,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头针 现代康复法 小儿脑瘫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脑卒中后运动障碍是急性脑血管病发病后,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其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活质量。针灸是除药物及康复训练疗法外,另一主要治疗方法。针作为针灸疗法中的支脉,在治疗脑源性疾病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检索知网,旨在综合评价针在脑卒中后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头针 中风后遗症 运动障碍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给予胎深定剖宫产产妇以不同取胎方法对其临床生产的影响及应用意义。方法:选择的临床资料40例为本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胎深定剖宫产产妇,将其以随机均分两组,即位取胎组(n=20)与臀位取胎组(n=20)。位取胎组产妇剖宫产时接受上推阴道的位取胎方法,臀位取胎组产妇剖宫产时接受牵引胎足的臀位取胎方法。对比分析两种取胎方法对产妇生产的影响。结果:经对比分析,较于位取胎组,产妇子宫切口裂伤率、手术出血量、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窒息率、产褥感染率、住院时间等方面指标对比,臀位取胎组均更优,且组间对比指标数据差异性显著,即P<0.05,说明存在统计学意义;而产妇就手术时间方面对比,两组无明显差异性,即P>0.05,表明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胎深定剖宫产产妇以臀位取胎方法,获是良好的临床效果,较于位取胎方法,该取胎方法更利于产妇生产,且其安全性更高,可有效减少产妇术中出血量,降低产妇子宫切口裂伤率,有效预防产褥感染,缩短住院时间,利于确保母婴平安,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意义。

  • 标签: 取胎方式 胎头深定 剖宫产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足月胎膜早破与位难产的关系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 2017年 8月 ~2019年 8月产妇 80例,其中 40例为足月胎膜早破产妇,设为观察组,另外 40例足月无胎膜早破产妇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产妇的位难产发生率、产后出血率、顺产率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难产发生率、产后出血率均更高,而顺产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 P< 0.05)。结论:足月胎膜早破产妇更容易出现位难产的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案,帮助产妇舒缓不适,提升顺产率。

  • 标签: 足月胎膜早破 头位难产 护理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胎位置异常产妇采用自由体位法进行接生的效果。方法:将90例胎位置异常产妇随机划分成两组,常规组45例采用常规接生,研究组45例采用自由体位接生。结果:研究组剖宫率低于常规组(p

  • 标签: 胎头位置异常 自由体位 分娩 效果分析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嘉定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调查2019年1月-12月间上海市嘉定区嘉定453例患者的死亡情况,分析患者的死亡原因和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结果发现,我镇453例死亡人口中,因心脑血管疾病致死患者占比最高,为38.41%(174/453),其次为肿瘤疾病,占比37.31%(169/453),再次为呼吸系统疾病,占比6.84%(31/453),最低为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占比为0.44%(2/453),从这一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我镇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通过分析心脑血管疾病致死患者的男女比例后发现,其中男性患者110例(63.22%)、女性患者64例(36.78%),男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这说明男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率要高于女性患者;通过分析全镇心脑血管疾病致死患者的年龄分布发现,35岁以下者1例,占比0.57%、36-70岁间21例,占比12.07%、70岁以上者152例,占比87.36%,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率也会随之增加。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我镇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男性死亡率要高于女性,且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患者死亡率也会随之提升。通过分析相关期刊资料发现,吸烟、肥胖、血脂异常、血压和糖尿病均为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应于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重点关注。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死亡情况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位难产产妇应用徒手旋转助产联合体位干预对阴道分娩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位难产孕妇共9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徒手矫正胎位助产法,观察组采取徒手旋转助产联合体位干预法。对比两组产妇的胎位扭转成功率与分娩结局差异。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总转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头位难产 徒手旋转胎位 体位干预 阴道分娩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 目的:和胃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寒热错杂证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寒热错杂证)患者中随机抽取6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接受和胃逆汤治疗)与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每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从结果来看,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胃部健康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医症状评分明显较高,其治疗后半年复发率明显较低,优势明显(P<0.05),差异显著。结论:在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根据其症型给予相应的治疗,其中对于寒热错杂证,因采用和胃逆汤进行治疗,该汤药能够提升患者的胃部健康,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和胃镇逆汤 胆汁反流性胃炎 寒热错杂证 中医症状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局部晚期胰癌行放疗、吉西他滨、西妥昔单抗联合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64例局部晚期胰癌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小组不同分组,对照组31例(行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33例(加吉西他滨、西妥昔单抗化疗),观察两组疗效差异,统计毒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66.7%高于对照组41.9%,P

  • 标签: 胰头癌 西妥昔单抗 晚期 放疗 吉西他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肝复遂汤加减治疗脑梗死的效果观察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影响。方法:选择我院( 2016 年 12 月至 2018 年 12 月)脑梗死患者 ( 46 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23 例)和观察组( 23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肝复遂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 神经功能改善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低于对照组 ( p值< 0.05)。 结论:肝复遂汤加减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提升治疗效率,还能够大大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在临床进行实施和推广 。

  • 标签: 镇肝复遂汤加减 脑梗死 效果观察 神经功能缺损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穴透刺联合七福饮加味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78例在我院康复科住院治疗的轻中度肾精亏虚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40例和对照组 38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穴透刺联合七福饮加味治疗,治疗 8周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证候总积分较治疗前降低 (P< 0.01)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01)。两组患者治疗后 MoCA、 MB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 01)。结论 穴透刺联合七福饮加味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肾精亏虚型 头穴透刺 七福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