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解析PIVKA-Ⅱ、AFP检测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作用。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间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肝癌组),乙肝携带患者(AsC组)、乙肝病毒相关肝硬化患者(LC组),非肝癌肿瘤患者(对照组),各30例,均测定PIVKA-Ⅱ、AFP水平,比对单一指标和联合检测的检出情况。结果:肝癌组PIVKA-Ⅱ、AFP水平显著高于AsC组、LC组、对照组,P<0.05;PIVKA-Ⅱ与AFP联合的检测灵敏度82.03%、特异性97.03%、阳性预测值93.22%、阴性预测值92.32%均显著高于PIVKA-Ⅱ、AFP,P<0.05;。结论:肝细胞癌诊断中,PIVKA-Ⅱ与AFP联合检测应用价值高,可提高检出率,推荐推广。

  • 标签: 肝细胞癌 PIVKA-Ⅱ AFP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本科室2018.10至2020.06时段内收治的慢性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共40例,均匀划分为对照组(20例)和试验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采取常规治疗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比较患者总有效率、肝功能参数。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试验组为95.00%,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试验组肝功能参数较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促肝细胞生长素的应用,不仅可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还可改善机体肝功能,可推广。

  • 标签: 促肝细胞生长素 慢性血吸虫病 肝纤维化 总有效率 肝功能参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情志因素在中医理论中,属于一项重要的诊断方式。肝癌在临床中属于对人体有着严重危害、具备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之一,相关研究表示肝癌的出现同患者情志因素存在着相关。因此,为了让肝癌患者对病情有进一步的认知,促进其治疗效果,有必要对肝癌、情志因素的相关进行探究。

  • 标签: 肝癌 情志因素 相关性 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基于PI3K/AKT通路探讨芪灵扶正清解颗粒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HepG2细胞培养条件见参考文献[2]。种板24h后,分为2组,其中空白组更换新鲜培养液培养;给药组以5mg/mL的含芪灵培养液处理,干预48h后继续后续实验。按照传统方法提取蛋白样本。结果:透射电镜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芪灵组细胞具备明显的早期凋亡特征,证实芪灵扶正清解颗粒能够诱导HepG2细胞凋亡。此外,本研究中芪灵组磷酸化的PI3K、AKT蛋白表达量较空白组显著下降,说明芪灵能够抑制肝癌细胞HepG2中PI3K/AKT通路的活性。结论:芪灵扶正清解颗粒促进肝癌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能力收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 标签: 肝癌细胞凋亡;芪灵;PI3K/AKT信号通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接触出血临床症状与宫颈细胞病理学诊断之间的关系。 方法 报道 200 例接触出血患者的宫颈液基细胞病理诊断特点。 结果 200 例接触出血患者,其中 ASC-US 58 例,占 29% ; ASC-H 14 例,占 7% ; HSIL 9 例,占 4.5% ,其中滴虫感染引起的接触出血 7 例,占 3.5% 。 结论 1. 接触出血患者的宫颈液基细胞片较大多数阴性片背景稍不好, ASC-US 诊断率稍高,少数接触出血患者可诊断 LSIL/ASC-H 、 ASC-H 或 HSIL ,或微生物感染(如滴虫)。 2. 对于接触出血患者的宫颈液基细胞片更应仔细阅片,提高阳性诊断率; 3. 液基细胞片诊断阴性的接触出血患者,建议每年复查一次,连续复查两年阴性者可每两年或三年复查一次。

  • 标签: 接触性出血 宫颈 细胞病理学 背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