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本实验通过脑电图观察体外循环深低温流量灌注下的变化。动物实验分为两组,第一组经体外循环转流降温至肛温20℃后采用不同灌注流量以观察脑电图变化;第二组在两种流量灌注下的不同时间观察脑电图变化。第一纽发现脑电图波幅在流量75ml/(kz·min)以下时变小,流量5ml/(Kg·min)时均为平坦波。第二组以25ml/(kg·mil)转流后脑电波恢复早,波幅活跃,而以5ml/(kg·min)转流与深低温停循环相似,临床上采用该方法行四联症纠治术,术前、术毕和1~3个月随访,效果良好,脑电图表现与对照组之间无差异。

  • 标签: 体外循环 深低温低流量 脑电图
  • 简介:目的探讨MRI成像在颅压综合征中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拟诊颅压综合征3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29-57岁,平均年龄45岁。脑脊液压力均〈0.588kPa(60mmH2O)。进行脑(其中7例增加脊髓)常规MRI成像,采用矢状位及轴位T2加权三维驱动平衡(T2WI-3D-DRIVE)序列成像,增强扫描,综合分析其影像特点,进行临床分型。结果原发性19例占63.3%,继发性11例占36.7%。原发性和继发性共同表现为双侧额颞顶枕部硬脑膜及大脑镰、小脑幕均匀增厚(26例),双侧额顶颞枕部及小脑幕下硬膜下积液(15例)。原发性:硬脑膜均匀增厚19例,硬膜下积液11例,脑室缩小、蛛网膜下腔狭窄10例,脑下垂6例,垂体增大5例,5例后颅窝拥挤结构。增强扫描显示硬脑膜弥漫性增厚及明显强化9例,脊柱MRI扫描显示硬脊膜弥漫增厚并明显强化3例。内科治疗1-2个月后复查全部病例基本恢复正常。继发性:双侧额颞顶枕部硬脑膜及大脑镰、小脑幕均匀增厚7例,双侧额顶颞枕部及小脑幕下硬膜下积液4例。脑脊液鼻漏5例;脊椎脑脊液漏6例。显示脑脊液漏管漏口11例。11例继发性手术后复查均见漏管闭塞。结论颅压综合征具有一定的MRI特征表现,结合脑脊液压测定,可以明确诊断,并可进行临床分型,提供可行治疗方案和对治疗效果准确判断。

  • 标签: 低颅压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脑脊液 脑脊液漏
  • 简介:目的针对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OSAHS)诊断中存在的问题,对模拟内镜技术在检查和诊断中的作用和价值进行观察和评估。方法选择2006年7月至2010年12月OSAHS患儿38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6~7岁,平均年龄6.44岁。采用模拟内镜技术对患儿行鼻咽部检查,合并分泌性中耳炎的为Ⅰ组(n=18),无合并中耳炎的为Ⅱ组(n=20)。观察腺样体的最突出部位的厚度、鼻咽腔前后径、腺样体厚度/鼻咽腔前后径(A/N)比值及腺样体外侧沟的深度。结果Ⅰ组和Ⅱ组儿童腺样体厚度分别为(16.21±1.74)mm、(15.75±1.44)mm;鼻咽腔前后径分别为(19.52±1.37)mm和(19.36±1.27)mm;A/N比值分别为0.85±0.06和0.83±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腺样体外侧沟的深度分别是(1.69±0.52)mm、(2.90±0.68)mm,Ⅰ组腺样体外侧沟的深度明显浅于Ⅱ组(P〈0.01)。结论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的形态有关;模拟内镜技术不但可以测量腺样体厚度,还可以测量和评估腺样体的形态。对诊断儿童OSAHS有重要的价值,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方法。

  • 标签: 模拟内镜技术 儿童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简介:目的采用定位X射线侧位头颅片的检查技术,观察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的腺样体肥大及颅骨测量,评估该方法在评估腺样体肥大及对上颌骨及下颌骨发育影响的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至2010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治疗的腺样体肥大患儿65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34例;年龄6岁1个月-7岁4个月,平均年龄7.10岁。并发分泌性中耳炎12例.慢性鼻-鼻窦炎20例。明显发育迟缓13例。在定位X射线侧位头颅片上把腺样体肥大程度分为Ⅰ组(n=35)AIN≥0.76,Ⅱ组(n=30)A/N≤0.75;以病程的长短分为A组(n=41)病程在3年以上(包括3年),B组(n=24)病程3年以下。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情况下两组的颅骨测量值。结果腺样体的体积越大,对患儿面颅骨发育的影响越明显,Ⅰ、Ⅱ组的∠SNA(84.15°±1.76°vs82.18°±2.1l°;P〈0.01)、∠SNB(78.91°±1.35°vs77.92°±1.97°;P〈0.05)和∠ANB(5.18°±1.09°vs4.25°±0.95°;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患病时间越长对患儿面颅骨发育的影响越重,A、B组的∠SNA(84.02°±1.73°vs81.89°±2.17°;P〈0.01)、∠SNB(78.92°±1.36°vs877.65°±1.99°;P〈0.01)和£ANB(5.06°±1.06°vs4.23°±1.03°:P〈0.01)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定位X射线侧位头颅片可以很好地显示和测量腺样体;腺样体肥大可明显影响颅骨的发育:颅骨发育异常的严重程度与腺样体的体积和病程持续时间有关。

  • 标签: 定位X射线片:头颅:腺样体肥大:儿童
  • 简介:目的制作具有升降调节功能的床边屏蔽辅助板,防范等高散射线,增加近台操作的安全防护系数,使腹部以下透射剂量率下降至最小程度.方法制作带有内铅层的空腔竖立直板,内层铅板可在竖立直板空腔内上﹑下移动,满足不同的床边屏蔽高度.结果屏蔽床边位屏蔽辐射实验测定值与市防站的实际测定值分别为2.50×10-8μGy/h和2.58×10-8μGy/h,符合最优化设计及国家标准要求.结论本研究研制的床边屏蔽辅助板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床边屏蔽辅助板 设计 防护结构 X线 有效性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过程中连续监测肌松状态的肌松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方法根据对桡神经施加刺激时,内收肌收缩时的肌力大小可以反映肌肉的松弛程度,借此可以用拇指运动加速度来表示肌松状态设计此仪器.BME-802A肌松监测仪信号处理部分采用了嵌入式与51单片机兼容的ADUC812(美国ANALOG公司),外围电路采用低功耗的COMS芯片,增益调整采用高位A/D.输出三种刺激脉冲为单脉冲刺激、四成串刺激和强直后计数刺激.将设计的肌松监测仪器与丹麦Biometer公司加速度仪比较,并对40例手术病人进行测量.结果BME-802A肌松监测仪具有自动定标、趋势图显示、内置记录器、灵敏度、刺激方式、掉电保护存储等功能,一次定标时间缩短为2min,加速度传感器灵敏度达到了600MV/G,而丹麦Biometer公司加速度仪无自动定标、趋势图显示、内置记录器.临床试验分别观察琥珀胆碱、卡肌宁、潘龙三种肌松药首次剂量的作用时效,得到的数据与文献报道和临床经验一致.结论BME-802A肌松监测仪在传感器设计方面采用了最新集成封装技术,增加了自动定标、趋势图显示、内置记录器和掉电保护存储功能,提高了整机的实用性和易用性,可实时显示2h的当前趋势.仪器设计的三种刺激脉冲输出,可以实现肌松状况的多种评价方式,既能保证清醒状态下的定标,也能完成深度肌松状态下的实时监测.

  • 标签: 肌肉松弛度 加速度 传感器 刺激检测
  • 简介:目的建立处方残余药量审核系统,配合医生监控处方药用量,对门诊处方整包装药品残余药量进行信息化管理。方法资料来源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门诊联网医生工作站。采集门诊糖尿病专科医生在2012年7月286例患者服务医保联网数据,其中男性189例,女性97例;平均年龄52岁。分析糖尿病治疗药物残余药量发生的规律,设计处方残余药量审核系统。采集某个医生2012年7月~8月对231例糖尿病门诊特殊病患者开药信息化控制残余药节省统计。结果1例患者2个月购买30R芯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伏格列波糖片和甲钴胺片4次,共计购买了12盒,残余3.6盒,费用多花240.84元。排除整包装不拆分的情况,患者多购买了3盒药,费用为200.7元。286例患者残余药金额高达6万余元。使用该系统后门诊糖尿病专科医生2012年7月~8月治疗231例患者,在保证患者治疗前提下,共少开了3万余元糖尿病药品;糖尿病门诊特殊病患者使用该系统后,大大降低了门诊患者的购药数量。结论处方残余药审核系统的运行,降低了门诊医生的药品比例,使医院合理用药更趋于科学、完善,大大减少了医院医疗资源的浪费,同时节省了患者治病费用。

  • 标签: 处方残余药量审核系统 残余药量 合理用药 监控
  • 简介:设计了一个液面高度稳定装置。用以减少液体添加过程中,液面高度变化导致夹管阀两端的压力差变化,对液体添加量造成影响。借助于弹簧抗力补偿液面高度变化,使得液面高度维持在一个固定的位置。由此,使得夹管阀入口侧压力恒定,从而稳定夹管阀两端的压力差,保证了液体添加量的准确。此装置可以有效地解决液面高度变化对液体添加量造成的影响,其结构简单、易于实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液面高度 弹簧抗力 夹管阀 液体添加 准确度
  • 简介:为了进行电触听代偿的应用研究,设计了一套应用软件。该软件有两种工作方式:(1)非实时刺激方式:以10.000Hz的频率单路采样,本软件提供了FFT和AR模型两种信号处理算法。并有频谱编码和最大峰编码两种方式。(2)实时刺激方式:由8路采样采集来自8个模拟带通滤波器的信号,计算机对信号进行简单的平均处理后,实时输出刺激。文中还列出了不同信号处理算法和编码方式得到的结果,可以得到AR结合最大峰编码较适合于语音处理;对于自然声,有明显特征频率的信号可用最大峰编码,无明显特征频率的信号应使用频谱编码方式。两种工作方式中,非实时方式信号质量高,信号处理及编码方式灵活,但只能作为触听代偿训练设备;实时工作方式可应用于实际的触听代偿器。

  • 标签: 电触听代偿 实时刺激 非实时刺激 频谱 编码
  • 简介:针对传统医护监测设备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医护监测系统,从物联网的三层架构出发,设计了系统的四层架构,旨在实现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通过web方式异地访问患者生理参数的目的。方法:采用ZigBee簇树型无线网络进行多点数据传输的方法、基于可编程片上系统PSoC的底层控制、采用B/S架构的应用层数据访问。该系统监测患者生理参数准确度不大于±0.01,显示数据具有动态实时性;并能实现患者异常参数智能预警提示。突出设备的小型化,将其内嵌于病号服中。设计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监测系统,能动态实时远程监测患者信息,明显减轻了医护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为远程医疗系统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物联网 智能医护系统 无线传感网络 PSOC ZIGBEE协议
  • 简介:将胃电与胃机械活动相关的胃阻抗信息作为诊断依据,建立新的、更准确的胃动力评价方法.基于阻抗法设计了获取胃动力信息的系统,通过小波变换技术分离与胃电同步的胃蠕动信息.结果表明系统通过了调试,实现设计功能,采集到了阻抗和同步胃电信号.小波变换提取的信号排除了干扰,获得了胃蠕动信息.基于阻抗技术的方法可检测胃蠕动状态,联合同步胃电分析技术为临床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 标签: 胃动力 生物阻抗 胃电 小波变换 信号处理
  • 简介:根据脑血氧检测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具有实用性脑血氧检测的设计方法.用Lambert-Beer定律推导出适于脑血氧检测的经验公式%ScO2=A+B(D1/D2)+C(D1/D2)2.采用了双CPU分块设计并创新设计了背景噪声消除电路.传感器的设计考虑了消除颅外组织影响和穿透深度的矛盾关系,选择了合理的发射和接收器件的间距,设计的装置选用了ANOLOGDEVICE公司的ADUC812单片机作为核心.结果表明,这是一款集成了多种接口有较高性价比的8位单片机,提高了抗干扰能力.经人体初步实验,证明了设计科学、有效.整机采用双CPU模块化设计,有效地发挥了CPU控制、运算功能,明显提高了仪器的可靠性.

  • 标签: 脑血氧 近红外光 传感器 检测 设计
  • 简介:目的研发设计一种用于腰椎关节突关节融合的融合器及植入的配套工具。方法根据国人腰椎关节突关节的解剖学测量和影像学资料的分析,设计一种用于关节突关节融合的融合器,该融合器由同种骨植入材料制成,其构造由一圆柱体中心嵌入一椭圆体。植入该融合器需要配套工具,包括定位器、工作通道、钻头和植入器。结果腰椎关节突关节融合器结构简单,与关节面接触面积大,植入后不易移位。配套工具既可以满足开放手术需求,也可以满足微创经皮手术的要求,可以将融合器植入关节突关节面合适的位置,手术器械操作简单,植入精度高。结论腰椎关节突关节融合器及其配套工具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新型医疗器械。

  • 标签: 腰椎 关节突关节 融合器 器械
  • 简介:为解决传统听诊器听诊主要依靠医师经验判断,且灵敏度不高、无法记录下心肺听诊音等问题,我们将蓝牙无线传输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医疗实际需求相结合,对基于蓝牙的无线录音听诊装置的设计进行了研究,设计出基于蓝牙技术的新型听诊器。为心肺听诊音的存储记录与量化分析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从而辅助疾病的准确诊断和医疗事故的责任认定。

  • 标签: 蓝牙 听诊器 无线 存储 量化分析
  • 简介:主动脉脉搏波速度(aoPWV)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预测因子,但难以采用波形分析方法直接获取,医学界采用颈股PWV(cfPWV)、臂踝PWV(baPWV)、心股PWV(hfPWV)近似代替aoPWV。目前三种指标在国内外均有应用,但三者的差异性尚未得到深入研究。我们设计了一种无创脉搏波检测仪器,同步采集心电、心音和多路脉搏波信号,采用专用软件准确解析出上述三种PWV,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础实验平台。实测结果表明:采集的波形信号稳定、真实,可准确获取cfPWV、baPWV、hfPWV。

  • 标签: PWV 波形分析 C8051F040
  • 简介:为改善、提高因直肠癌而行肛门切除患者和患严重肛门失禁患者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我们设计了一种模拟人体肛门功能的机械装置——植入式人造肛门(implantedartificialanus,IAA)。该装置由人工肛垫、连接盘、微型液泵组成,能够通过手术植入盆腔肛门部位。人工肛垫由钛合金支架和医用硅胶液囊组成,微型液压泵体积适于植入体内。微型泵安装了体外无线遥控装置。经测试,IAA的制作达到了设计要求,通过遥控微型泵,使人工肛垫能够自如闭合、开放,从而达到控制排便,治疗失禁的目的,再现自然肛门的功能。

  • 标签: 植入式 人造肛门 人工肛垫 微型泵 肛门失禁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一种宽频带多通道心音和正交三导联高频心电信号微机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法。本采样系统硬件采用高性能的心音传感器、A/D转换卡、新型高性能芯片组成及合理布线的信号放大器和滤波器,在临床使用中效果良好。

  • 标签: 心音 心音图 信号采集 微机系统
  • 简介:开发了一种利用尿压传感实现的新型导尿装置。该装置用于因各种原因不能正常排尿而需要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装置借助压力传感和电子控制,实现日常医用导尿管的自动通断。对于临床上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它既可以有效地保证膀胱的舒缩功能,促进膀胱机能的保持与尽快恢复,又能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 标签: 排尿装置 自动控制 压力传感 留置导尿术 尿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