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究大鼠脊髓损伤后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1(PEBP1)的表达意义。方法本研究采用105只Sprague-Dawley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实验组。采用Allen’s法制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EBP1在脊髓中的定位变达,采用实时定量PCR蛋白免疫印迹检测PEBP1的mRNA蛋白在脊髓中的表达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PEBP1在正常脊髓后角的神经胶质细胞的胞浆胞核中表达,在脊髓损伤后与sham组相比PEBP1免疫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此外,实时定量PCR显示PEBP1的mRNA在大鼠脊髓损伤后12h,1d,3d,7d,14d28d的表达量明显降低,与sham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印迹实验显示,与sham组相比,PEBP1蛋白在大鼠脊髓损伤后的7d,14d28d表达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PEBP1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在脊髓后角的表达明显减少。提示脊髓损伤后PEBP1可能参与调控神经胶质细胞的存活凋亡,进一步影响脊髓损伤后的感觉功能。

  • 标签: 脊髓损伤 PEBP1
  • 简介:对山东地区50套成人椎骨的第3颈椎到1胸椎进行观察测量,主要结果为:颈椎横突与脊柱水平面间的角度从上到下依次递增,其横突下倾角C3为10.82±2.18°,C7为134.12±12.43°。中位椎间孔的垂直轴线与脊柱正中矢状面之间的角度较小,而上下位角度较大,本文结合临床及颈椎X线摄片方法进行了讨论。

  • 标签: 颈椎 横突 椎间孔 测量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测量国人寰椎骨,为寰椎螺钉设计内固定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用游标卡尺量角器测量55例干燥的成人寰椎标本的相关参数,包括寰椎侧块的长度、侧块中间宽度、侧块中间厚度、侧块外侧缘中点高度、侧块内侧缘中点高度、寰椎侧块的内倾角、寰椎侧块的上倾角、侧块后下缘的宽度高度、寰椎前弓与侧块交接处高度厚度;横突孔的前后径左右径;椎动脉沟宽度高度;椎动脉沟底骨质最薄处宽度高度等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寰椎侧块长(23.29±1.47)mm,侧块中间宽(11.13±1.17)mm,侧块中间厚(13.33±1.40)mm,侧块外侧缘中点高(19.18±1.61)mm,侧块内侧缘中点高(10.45士1.46)mm;寰椎侧块的内倾角(19.95±3.32)。寰椎侧块的上倾角(24.53±2.31)。;侧块后下缘宽(9.64±0.94)mm,侧块后下缘高(4.275=0.63)mm;前弓与侧块交接处高(11.05±1.12)mm,前弓与侧块交接处厚(4.82±0.65)mm;横突孔的前后径(7.30±0.89)mm,横突孔的左右径(5.90±0.78)mm椎动脉沟宽(8.40±0.58)mm,椎动脉沟高(6.38±0.79)mm椎动脉沟底骨质最薄处宽(7.25±1.27)mm,椎动脉沟底骨质最薄处高(4.16±0.83)mm。以上数据左、右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测得55例寰椎骨数据,寰椎侧块寰椎椎弓根具备实行内固定的条件。

  • 标签: 寰椎 测量 应用解剖
  • 简介:贵要静脉的变异较少而且血源充分,临床上在贵要静脉穿刺的意义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对贵要静脉进行了解剖观测,以期为临床应用,尤其是护理学应用提供解剖学资料.

  • 标签: 贵要静脉 应用解剖 静脉穿刺 护理
  • 简介:下颌前突或后缩、小下颌畸形下颌角及嚼肌肥大均需要行截骨术进行矫正.自Obwegeser1957年首次报道口内进路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以来[1],国内、外学者已探讨出多种截骨术式治疗下颌骨畸形[2~5].然而,针对下颌骨截骨术的骨学测量尚不多见[7~8],对下颌骨的有关数据测量,以往主要是偏重于一般的人类学资料的积累[9],不能满足整形美容方面的需要.为此,本文对下颌骨截骨术相关的数据进行测量,旨在减少下颌骨截骨术时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下颌骨测量 下颌骨畸形 截骨术 下颌角肥大
  • 简介:目的了解股骨的形态学特征,对于股骨损伤后的治疗与康复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也可以为人类学研究积累资料.方法本文测量了250例(男性109,女性141)在成都地区收集到的成人股骨各个部位的径线、扭转角颈干角,并计算出与股骨形态相关的指数.结果(1)男性股骨各径线均大于女性.(2)男、女性股骨各径线指标绝大多数均无明显的侧别差异.(3)男女性股骨均为扁形正形居多.(4)男、女股骨扭转角均为正值,无性别差异,其中,男性有侧别差异(p<0.05)均为左侧大于右侧.(5)男、女股骨颈干角无性别差异,但均有明显的侧别差异(p<0.01).

  • 标签: 股骨 形态学特征 临床意义 解剖学
  • 简介:临床上各种纵裂间手术入路手术过程中常损伤上矢状窦旁桥静脉,桥静脉损伤后可引起和加重不同程度的手术后并发症,为了减轻避免手术后并发症必须熟悉和了解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显微解剖,从而在手术入路手术过程中避免损伤桥静脉或损伤桥静脉后进行桥静脉重建。在脑静脉系统血栓发生中,约70%发生于上矢状窦。病因发病机制多种多样,但目前尚有1/3的患者找不到确切的病因。由于脑静脉血栓临床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而准确及时的诊断对于脑静脉血栓的预后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桥静脉为脑的静脉注入硬脑膜窦的终末部分,与硬脑膜窦的关系密切,桥静脉内血流状态的改变可以引起上矢状窦内血流变化,而桥静脉的解剖学观察可以为影像学观察提供形态学依据,有利于脑静脉血栓准确及时的诊断。为此,本文对上述方面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上矢状窦旁 脑桥静脉 临床意义 桥静脉损伤 手术后并发症 脑静脉血栓
  • 简介:目的为给大腿部创伤修复及肌瓣移植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解剖剥离测量方法,对25具(共50侧)成人下肢标本的坐骨神经肌支进行自身比例定位研究。结果①坐骨神经发出的各肌支主要以多支型出现率最多;②坐骨神经发出的各肌支主要集中于下肢的3段;③坐骨神经发出的各肌支进入各肌门的区位,均有倾向于以神经干为轴心近距离分布的规律。结论确定了坐骨神经肌支的危险区段危险区位,以及开展带神经血管蒂肌瓣移植的肌支类型。

  • 标签: 坐骨神经 肌支 定位
  • 简介: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教育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信息技术革命必将引起高校教育的改革与创新,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将成为必然趋势。我们应抓住这一历史性的机遇,在传统教学基础上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把多媒体网络教学作为当今社会现代教育的主要形式,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教学改革。我校在《组织胚胎学》教改中实践了多媒体网络教学。

  • 标签: 《组织胚胎学》 网络教学 多媒体 教改 现代化教学手段 现代信息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超选择栓塞治疗损伤性肾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例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肾出血患者,经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行肾动脉造影证实为肾动脉损伤后,使用明胶海绵条进行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治疗。结果7例经肾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肾动脉假性动脉瘤,栓塞后即刻止血,无并发症发生。随访3-24月,平均9月,无血尿复发患者。结论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术能最大程度保留肾脏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微创的止血手段。

  • 标签: 出血 介入栓塞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麻醉苏醒护理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行全麻手术治疗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护理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予以麻醉苏醒相关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全麻患者苏醒期间的躁动以及全麻静息期心率及血压水平。结果(1)观察组患者躁动发生率(17.39%),显著低于对照组(45.00%)(P<0.05);(2)对照组患者麻醉苏醒期其HR、SBPDBP水平均较麻醉静息期显著上升,观察组患者无明显变化,麻醉苏醒期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醉苏醒护理可显著降低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间躁动发生率有效稳定其生命体征,值得作为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间的适用护理干预模式。

  • 标签: 麻醉苏醒护理 手术 全麻 苏醒期 临床价值
  • 简介:海马穹窿位于大脑半球内,完全被高度发展的大脑皮质所覆盖,所以要完全暴露海马穹窿以及海马旁结构有一定难度。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实用简便的制作方法,现介绍如下:

  • 标签: 标本制作 海马 穹窿 大脑半球 大脑皮质
  • 简介:本文通过对120例汉族藏族学生耐力爆发力体育项目成绩分析,探讨汉、藏学生素质差异。结果可见,藏族学生耐力爆发力成绩均明显好于汉族学生;反映出藏族汉族学生的体质存在有差异(p〈0.05或0.01),藏族学生体质好于汉族学生。

  • 标签: 体质 汉族 藏族 比较
  • 简介:2004年12月,在天津武警医学院陈金源教授的指导下,以解剖教研室全体教师为主体,在三年制专科学生中选拔10名同学,成立解剖科研小组。至今,共进行了两项课题的研究,发表(含稿件已接收同意发表)国家级核心杂志论文10篇。全体教师的专业素质科研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增强了信心凝聚力;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动手动脑实践创新的能力。

  • 标签: 科研小组 解剖 专科学生 科研能力 专业素质 医学院
  • 简介:人体胚胎学是重点医学基础课程之一,主要研究人个体发生、生长及其发育机理的一门学科。胚胎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既有细胞形态结构的演变,也有组织结构位置的改变,是一个连续的动态变化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如何表达胚胎在发生发育中时间空间的变化,增强学生对胚胎发生发育时空变化的理解,

  • 标签: 胚胎学教学 发生发育 医学基础课程 人体胚胎学 个体发生 形态结构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3月收治的62例重症胰腺炎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不同类型护理模式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45%),明显低于对照组(25.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康复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67.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提高危重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症重症胰腺炎 综合性护理干预 临床价值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血清当中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选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参照组,两组人员均实施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观察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两种肿瘤标志物平均值要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阳性检出率要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血清中肿瘤标志物在宫颈癌诊断当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以有效提高宫颈癌检出率,减少了漏诊及误诊的发生,有利于临床准确判断与治疗病症,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宫颈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阳性检出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分析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分娩后抑郁的影响价值。方法选取于2015年3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初产妇分娩方式及分娩后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初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828,P<0.05),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332,P<0.05);对照组观察组SDS评分较护理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初产妇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7.948;P<0.001)。结论对初产妇采用产前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分娩后抑郁情绪,提高初产妇自然分娩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产前心理护理干预 初产妇 分娩方式 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