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9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我院采用脑电地形(BEAM)检查的脑肿瘤与同步检查的脑电图(EEG)和脑CT、磁共振(MRI)或手术证实的26例的比较分析,表明BEAM在脑肿瘤的诊断中有较高的价值。本组资料表明,常规EEG异常者16例(61.5%),而BEAM22例异常(84.6%)。EEG定位符合者7例(26.9%),不符合10例(38.5%),BEAM19例符合(73.1%),3例基本符合(11.5%),4例不符合。经统计学处理P<0.01,表明对于脑浅表部位的肿瘤,BEAM诊断阳性率和定位价值明显高于EEG。本组三种不同类型的脑肿瘤,BEAM上表现各不相同。因此,BEAM对脑肿瘤的定性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脑电地形图 脑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心电向量T环改变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冠心病患者及60例健康人进行心电向量T环改变统计分析。结果:冠心病组在QRS/T值、QRS—T夹角、T环的L/W比值、T环角度方面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在T环转位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向量环改变对冠心病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心电向量图 冠心病 诊断
  • 简介:脑地地形(brainatlas,BA)又称脑电活动地形(brainelectricalactivitymapping,BEAM)或称脑等电位图(EEGisopotentialmapping)、脑电分布(EEGtopography)等,在国外还有以下名称:brainmapping;EEGimaging;brainelectromagnetictopography;EEGmapping等,国内还有称:脑电定量"的.其常见疾病的诊断要点如下:

  • 标签: EEG 诊断要点 脑电地形图 BEAM 脑电活动 等电位图
  • 简介:[编者按]根据读者要求,将"脑电地形诊断要点","脑诱发电位地形诊断要点"和"脑电图诊断要点"重新刊登,供读者参考.

  • 标签: 脑电地形图 诊断 脑血管病 脑栓塞
  • 简介: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晕厥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12导联Hoher)连续监测16例疑为心源性晕厥患者24小时内的活动,记录晕厥发作情况。结果:16例患者晕厥发作15例,其中8例室性心动过速,1例房颤伴预激综合症,2例房室传导阻滞,3例心室停搏,心电图长R—R间期〉3S共46次,其中有18次晕厥发作。而房室传导阻滞〈3S有300次,对应时无晕厥发作。结论:24小时Holter对心源性晕厥病因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 晕厥 心源性晕厥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的X线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2个乳腺癌(114例)的乳腺X线表现,依据美国放射学会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BI-RADS)分类标准,进行乳腺X线判读。结果:122个乳腺癌中导管内原位癌23例(18.9%),浸润性导管癌77例(63.1%),小叶原位癌1例,浸润性小叶癌4例,乳头状癌12例,粘液癌5例。导管内原位癌乳腺X线影像学多不具备典型恶性征象,21例(91%)伴钙化,诊断BI-RADS-4a以上正确率为91%。浸润性导管癌1级多数不具备典型恶性征象,诊断BI-RADS-4a以上正确率为75%。浸润性导管癌2级(33例)和3级(40例)乳腺X线影像有相同的征象,二者较导管原位癌具有较明显的恶性征象,浸润性导管癌2级和3级诊断BI-RADS-4b以上正确率为77%。结论:按照BI-RADS分类标准判读乳腺X线影像在诊断早期乳腺癌中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乳腺癌 早期 乳腺X线检查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在癫痫和癔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癫痫50例,癔病30例进行EEG描记分析.结果:癔痫组异常发生率76%,癔病组异常发生率3.33%,癫痫病人EEG有明显的特异波形,可出现棘波、尖波、棘-慢波综合、尖-慢波综合.癔病组EEG无明显改变.结论:EEG对于癫痫与癔病的鉴别可提供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脑电图检查 癫痫 癔病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本文收集了9例应用成都东方电脑公司研制的DF—4EEG/BEAM东方脑电图/脑电地形仪所作的脑血管意外患者的脑电地形与CT检查的对比分析资料,从中得到启示:对于颅内血肿、脑梗塞的定位应根据病史、体征和脑电地形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对于颅内血肿,建议首先考虑用δ波定位。关于定性问题,当脑血管意外患者的脑电地形的局灶异常部位功率值在60μV~2以上者应考虑有颅内血肿之存在,当功率值在40μV~2左右者应考虑有脑梗塞存在,在20μV~2左右者多为功能性变化。

  • 标签: 脑电地形图 脑血管意外患者 脑梗塞 颅内血肿 临床应用价值 功率值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电在脊髓灰质炎麻痹早期的应用方法及诊断意义.方法麻痹早期(平均4.2天)行神经及肌电图检查,采用肌电图、MNCV、SNCV、Hr、Fw及股神经运动潜伏期联合检测,复查时间为发病后平均5.8周.结果:早期的肌电图改变同文献;SCV均正常;Hr、Fw分别46.15%和38.46%的异常,为出波率的减少;MCV出现65.38%的肌肉动作电位波幅降低或缺失;股神经100%异常亦为波幅降低或缺失,与MNCV结果相比有显著意义(P<0.005).复查结果均支持脊髓前角细胞损害改变.结论:神经电配合肌电图检查可在早期为诊断脊髓灰质炎提供依据,股神经运动潜伏期检测在脊髓灰质炎疾病诊断具有特异性.

  • 标签: 神经电图 检查 脊髓灰质炎 早期诊断
  • 简介:作者用DOCTOR-852程序在APPLE-Ⅱ微机上对33例冠心病人进行高频心电图检查,以52例健康人作对照,分析其切迹、频谱及功率谱变化,结果如下:1.最高频率分布:冠心病组:频率范围31.24-113.27HZ,≥60HZ24例(72.7%),≥100HZ7例(21.2%),最高频率均值52.76HZ。对照组:频率范围0-10936HZ,HZ,60HZ14例(26.9%),≥100HZ1例(1.9%),最高频率均值40.22HZ。

  • 标签: 高频心电图检查 冠心病人 频率范围 功率谱 频率分布 切迹
  • 简介:目的:探讨完整睡眠周期视频脑电图在儿童发作性疾病诊断价值。方法:对719例具有发作性症状的儿童进行包括清醒及完整睡眠周期的视频脑电图监测。结果:719例患儿平均记录2.8h。其中318例(44.2%)记录到临床事件,其中198例(27.5%)伴同步癫癎性放电。401例(55.5%)在监测无发作,但288例(40.1%)有脑电异常。总异常率67.7%。结论:完整睡眠周期视频脑电图提高了检查阳性率,对儿童发作性疾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儿童 视频脑电图 发作性疾病 睡眠周期
  • 简介:目的:探讨EEG对脑干损伤性昏迷的诊断和预后价值。方法:对1987-1998年间,我们收集54例脑干损伤性昏迷病人,并进行了16只不同平面脑干实验性损伤家犬的脑电图动态观察,分析。结果:初步获得具有诊断和判断预后价值的特征性变化,结论:动态脑电图观察对昏迷病人及脑干损伤病人的诊断和预后有参考价值

  • 标签: 脑电图 脑干损伤 诊断 预后 EEG
  • 简介:目的:探讨MRI对宫颈癌及邻近侵犯结构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宫颈癌患者36例,接受MRI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本组宫颈癌患者的MRI表现、邻近结构侵犯情况以及不同病理分期患者的MRI分期情况。结果:36例宫颈癌患者,14例不规则形肿块、22例圆形肿块或结节,T_2WI显示中高信号33例,T_2WI显示等信号3例;T_1WI显示等信号22例,显示略低信号14例;宫颈内肿块影16例,前唇局限结节6例,后唇局限结节11例,右侧及前唇受侵3例;MRIIV期、III期、II期以及Ib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3/3)、87.50%(7/8)、95.23%(20/21)以及75.00%(3/4)。结论:MRI对宫颈癌患者分期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在宫颈癌及其邻近侵犯结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宫颈癌 磁共振成像 邻近侵犯结构 诊断
  • 简介:目的:观察常规NCV检测和正中神经腕部节段检测以及环指正中-尺神经手掌-腕混合神经潜伏时比较法,观察两种检查方法对神经的敏感性。方法:对48例患者进行正中神经和尺神经NCV检测,同时每例患者还进行正中神经腕部节段检测以及环指正中-尺神经手掌-腕混合神经潜伏时比较法检测。结果:在常规NCV检查,SCV的异常率明显高于MCV,而MCV检查末端潜伏期的异常率又高于其它指标,右手重于左手。但与腕部节段检测和环指正中-尺神经潜伏期差两项指标相比,后者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常规NCV检查。结论:正中神经节段检测和环指正中-尺神经潜伏期差检测,对早期腕管综合征敏感度高,且方便、经济、无痛,能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应被广泛应用。

  • 标签: 腕部节段检测 正中-尺神经潜伏时差 腕管综合征
  • 简介:BAEP是一门新兴的临床电生理技术,而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以往无特殊的检测手段,近年来有CT、MRI检查,而BAEP对新生儿检测既无损伤又方便且可重复进行。自1994年起,我们对38例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进行BAEP检测,其中Ⅰ~Ⅴ波峰间期异常率达24例,63%;而Ⅰ~Ⅲ波改变12例,达31.6%,左侧波形缺失2例,5.3%。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诊断价值 浙江省嘉兴市 波峰间期 神经发生源 检测手段
  • 简介: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早期诊断意义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HIE患儿80例,在住院24h内进行VEEG检查。异常者于14d、42d、3个月、6个月时复查,并随访1年,通过采集到的脑电及图像信号进行回放分析,并结合其他神经系统检查对预后进行评估。结果:80例确诊的新生儿HIE,轻度HIE、中度HIE、重度HIE组VEEG异常发生率分别为38.8%、21.2%、20.0%;HIE重度组脑电图异常率为100%,中度组为88.5%,轻度组为65.7%(P〈0.05);且HIE重度组发生重度脑电图异常率68.8%(11/16例),中度组15.4%(4/26例),轻度组2.6%(1/38例)(P〈0.01);VEEG对HIE诊断阳性率80%高于MRI阳性率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诊80例患儿发生神经系统后遗症8例,死亡2例,脑电图多表现持续重度异常。结论:对HIE患儿在住院24h内早期进行VEEG检查,有助于HIE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且脑电图异常程度与HIE病情程度及预后情况基本成正相关,对脑电图持续重度异常的HIE患儿,发生脑损伤的机会非常高,应鼓励尽早在42d内进行有效治疗,在3个月内尽早干预、进行康复治疗。

  • 标签: 婴儿 新生 缺氧缺血 脑电图 预后
  • 简介:脑磁(magnetoencephalogram,MEG),是一种无创伤性的测定脑神经元兴奋时产生电流在头皮外产生的磁场变化的诊断技术。其与脑电图相似,但有其独特之处:①MEG是测定脑神经细胞群兴奋的离子电流所产生的微弱磁场变化,而不是直接测定细胞内电流变化;②MEG不受脑组织或颅骨等电流传导阴抗的影响;③具有不接触、完全无损伤,不需花费时间给电极定位,并能保证质量的优点;④能更准确地对正常和异常的局部

  • 标签: 脑磁图 诊断技术 微弱磁场 电流传导 极定位 脑神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