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二巯丙磺钠(Na-DMP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复制大鼠4-动脉阻断模型,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水份和钙含量变化及组织学和超微结构改变,以及Na-DMPS脑室内给药(icv)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脑缺血20min,再灌注60min,可造成脑水份,钙含量明显增加,组织形态学检查亦见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前20minicvNa-DMPS900μg·kg-1,能显著降低脑水份和钙含量,逆转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结论:Na-DMP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 标签: 二巯丙磺钠 大鼠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脑保护 超微结构
  • 简介:目的:观察恩度腹腔灌注联合化疗治疗卵巢上皮癌合并腹腔积液的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卵巢癌合并恶性腹腔积液患者共46例,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23例给予TP方案双路化疗联合恩度腹腔灌注,对照组给予TP方案双路化疗,并采用ELISA法对治疗前后腹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进行检测。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客观有效率(RR)为82.6%vs52.2%,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治疗后腹水VEGF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VEGF检测治疗前后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似。结论:恩度腹腔灌注联合化疗治疗卵巢上皮癌合并恶性腹水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恩度 腹腔灌注 卵巢上皮癌 化疗
  • 简介:采用家兔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研究缺血预处理(ischemicpreconditioning,IPC)减轻白细胞致肾损伤的作用。实验分:IPC、缺血再灌注(inchemicreperfusion,IR)和对照组。均去右肾,检测在缺血前、缺血60min和再灌注60min、120min时混合静脉血中的白细胞总数和再灌120min时左肾系数(Leftrenalcoefficient,LRC)、肾组织中的白细胞数以及过氧化脂质(Lipidperoxides,LPO)含量,并在光镜下对再灌120min时的肾小管的病理变化进行评分。结果表明:IR组在再灌注120min时,以上指标同对照组和IPC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0.01),血中白细胞数与LPO、LRC、肾小管评分的改变呈正相关(P<0.05),肾组织中白细胞数与LRC、肾小管评分呈正相关(P<0.05),IPC组肾组织中白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白细胞在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是一个重要因素,IPC具有减轻白细胞所致的肾损伤作用。

  • 标签: 缺血预处理(IPC) 白细胞 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
  • 简介:目的:观察保留和去除大鼠肾神经后,肾缺血再灌注性肾损伤过程中室旁核电活动的变化,了解肾神经在缺血再灌注性肾损伤时室旁核电活动变化中的作用。方法:20只SD大鼠(250±30g)随机分为二组(n=10):①神经组:分离出左侧肾神经,夹闭肾动脉缺血30min,再灌注30min。②去肾神经组:分离并剪断左侧肾神经,夹闭肾动脉缺血30min,再灌注30min。参照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GeorgePaxinos,CharlesWatson),用微电极全程记录各组肾缺血30min,再灌注30min室旁核放电活动。结果:保留肾神经组大鼠缺血和再灌注瞬间室旁核电活动明显减少(P〈0.05)。随着缺血和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室旁核放电活动逐渐增强(P〈0.05)。去肾神经组大鼠缺血和再灌注瞬间时室旁核放电未出现快速性变化。在缺血和再灌注过程中,室旁核放电进行性增加,与保留肾神经组比较,去神经组缺血和再灌注期间各观察时间点室旁核放电均显著性增强(P〈0.05)。结论:急性肾缺血再灌注可引起室旁核放电活动增强;肾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室旁核放电活动的快速性变化与肾神经有关;肾神经具有抑制肾缺血再灌注时室旁核紧张性的作用。

  • 标签: 肾脏 缺血 缺血-再灌注 肾神经 室旁核
  • 简介:为了帮助大家学习掌握神经电生理学诊断技术规范,从本期起将连续刊登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王心刚主任医师编著的,由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神经电生理诊断技术规范》一书的全部内容,供学习参考。

  • 标签: 神经电生理学 诊断技术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 河南省 学习
  • 简介: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除了经典的神经电图、肌电图和诱发电位以外,许多新的检查方法和检测技术不断应用于临床,使临床神经电生理的诊断不断得到完善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章仅对其中较为常用的重复神经刺激、强度一时间曲线、单纤维肌电图、巨肌电图、运动单位计数、交感皮肤反应、事件相关电位和周围神经成像等检测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进行概述。

  • 标签: 神经电生理 诊断技术 单纤维肌电图 临床应用 重复神经刺激 交感皮肤反应
  • 简介:多媒体系统应用于教学中越来越得到重视,强大的信息容量、生动的直观感受,可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学不同于临床学科,除了必须掌握各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解剖学、血流动力学、临床表现、常规辅助检查、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还需要掌握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使用、超声扫查技巧、操作技能。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TCD的基本检测技术,我们将PBL教学法结合多媒体直观教学法应用于临床实践教学中,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能动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性思维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多媒体技术 PBL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教学
  • 简介: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和科研,而技术人员作为高校师资的组成之一,其职能均与这两项工作有关,既要参与实验教学,又要参与科学研究,特别是医科大学的技术人员.

  • 标签: 实验室 技术人员 实验工作 作用
  • 简介:通过记录人大脑的脑电信息,应用有关脑电分析的新理论、新技术,特别是应用系统理论、信息理论的新方法,对脑电信息进行多参数、多层次的分析、处理,诊断大脑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评价大脑的功能状态,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 标签: 临床应用 航天技术 生理信息 工作站 神经 脑电信息
  • 简介:通过记录人大脑的脑电信息,应用有关脑电分析的新理论、新技术,特别是应用系统理论、信息理论的新方法,对脑电信息进行多参数、多层次的分析、处理,诊断大脑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评价大脑的功能状态,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 标签: 生理信息 临床应用 航天技术 工作站 神经 脑电信息
  • 简介:目的:探讨视频脑电监测与动态脑电监测对癫痫的诊断意义。方法:对临床诊为癫痫200例患儿,进行了24h视频脑电监测和动态脑电图监测。结果:在200例拟诊为癫痫患儿中,视频脑电监测异常者132例(66%),24h动态脑电监测异常者121例(60.5%)。结论:视频脑电监测比动态脑电监测对癫痫的诊断更准确。

  • 标签: 视频脑电图 动态脑电图 癫痫
  • 简介:在β-内酰胺酶鉴定与分类中,等电聚焦电泳技术是重要的方法。该技术系国外60年代创立,70年代日趋完善的一种生化分析新技术。由于凝胶的厚度直接影响两性电解质的用量,电泳时间,样品分辨率以及结果的保存等问题,我们探索了超薄层(0.2

  • 标签: 中的应用 内酰胺酶检测 分析性
  • 简介: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imaging,MRSI)是生物医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的重要检测工具之一,是分子医学、基因疗法等医学前沿的首选监控技术[1],它可以在疾病发生的早期,对人体的生化环境、组织代谢等进行无创定量分析。一、磁共振波谱(MRS)分析原理MRS是一种可以观察活体细胞代谢的无创伤性检测手段,化学位移和自旋耦合现象是它的关键,这两种现象形成了频谱的精细结构。波谱的水平轴代表共振频率,用每百万单位(ppm)表示,波峰高度或峰下面积与受检原子核数量呈正比。

  • 标签: 磁共振波谱成像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临床应用 成像技术 无创伤性检测 分子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