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洗手是预防传染扩散的主要措施,特别是医务人员在接触任何病人前后都要洗手。它不仅是基础医疗和护理技术操作的基本要求,而且是医务人员自我防护的一种重要手段。不少专家都提醒要用流动水和洗手洗手。所以,加强洗手的自觉性,充分认识洗手的重要性,正确执行洗手的方法有利于预防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洗手 污染 致病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科医护人员揉搓洗手与刷洗洗手两种外科洗手的消毒效果。方法选择眼科参加手术的医护人员100人,随机等分为A组(揉搓洗手组)和B组(刷洗洗手组),两组人员均使用相同手清洁剂和外科手消毒剂,洗手消毒前后对手部进行采样培养,检测细菌菌落数。结果两组人员洗手前组间手部菌落数无差异(P>0.05),洗手前后手部细菌培养菌落数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人员洗手后手部细菌培养菌落数均≤5CFU/cm2,但A组手部培养出菌落10例,B组手部培养出菌落仅2例,A组手部菌落数明显多于B组(P<0.05)。结论揉搓清洁洗手与刷洗清洁洗手两种外科洗手均可达到合格的消毒效果,但刷洗洗手消毒效果明显优于揉搓洗手

  • 标签: 揉搓洗手法 刷洗洗手法 细菌培养 消毒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有效洗手方法并进行改进。方法对肥皂洗手洗手洗手后手卫生状况进行监测,两样本率进行X2检验。结果肥皂洗手组手卫生合格率84%,洗手洗手组手卫生合格率9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洗手洗手能达到良好洗手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洗手方法效果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洗手时使用速干手消毒凝胶后再用抗菌洗手液流动水下冲洗然后用一次性干纸巾干手已达到手卫生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我科20名护士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名,试验组采用速干手消毒凝胶洗手后再用抗菌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对照组两次均采用抗菌洗手液流动水下洗手。两组均采用烘干机,毛巾,一次性干手纸巾的干手方法对比最后的手部细菌检测结果。结果试验组的手部卫生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先用速干手消毒凝胶洗手后再用抗菌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然后用一次性干纸巾干手确实在临床洗手中是既安全又方便的方法。

  • 标签: 护理人员 医院感染 手卫生 速干手消毒凝胶 抗菌洗手液 一次性干纸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ICU医护人员的洗手依从性进行调查分析,并探讨干预对策。方法选择我院的40例ICU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洗手依从性进行问卷调查,并总结影响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的原因。结果40例医护人员的洗手依从性为75.00%,共30例。结论受洗手知识缺乏、卫生设施不便利、卫生意识不强、相关制度缺乏等因素的影响,我院ICU医护人员的洗手依从性总体较差,因此,应该采取相关的质量管理措施,改善我院医护人员的洗手依从现状,进一促进洗手依从性的提高,减少感染现象的发生。

  • 标签: ICU 医护人员 洗手 依从性 调查
  • 简介:摘要医护人员手部卫生情况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医护人员洗手依存性下降不仅造成病人住院日期延长,经济支出增加,而且也直接威胁着人的生命和健康,影响了医院医疗质量安全。手污染是导致医院感染的主要途径,手污染的细菌是导致医院感染的主要菌群,洗手是保持手卫生的主要方法,能有效减少医院感染。

  • 标签: 医院感染 护理工作 洗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实习护士洗手依从性的现状,调查影响洗手依从性的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随机选取某三甲医院2015-2016学年实习护士150名,发放问卷,了解其自评手卫生依从性及影响洗手依从性的因素。结果实习护生在被病人血液、体液等污染以及饭前便后、工作结束下班前的洗手依从性最高,达100%,而在对预防交叉感染,保护病人方面的洗手依从性较低,仅达49.3%。在影响洗手依从性的因素中,清洁剂、消毒剂刺激皮肤,引起皮肤干燥的选择人数最多,占74.6%。结论需加强实习护生预防交叉感染,保护病人的意识;完善手卫生设备来提高实习护生的洗手依从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中医推拿手法“深透”要求的探讨,得出“深透”是遵循正确的现代医学原理。方法以现代医学解剖学、生理病理学为基础,力求手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准确性。用安全可靠疗效更佳的手法,取代缺乏科学的手法。结果最大限度地减少医源性损伤,以最简单、最符合医学原理的方法,让病人能接受手法治疗达到医疗目的的新观点。

  • 标签: 中医手法 深透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对实习护生洗手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82名中专实习女护生进行,为期2周的洗手行为干预,根据观察量表,采用现场观察法,记录洗手有关情况。结果行为干预后,实习护生执行洗手的情况及洗手技术掌握情况均显著提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行为干预可以提高实习护生洗手的依从性。

  • 标签: 实习护生 洗手依从性 行为干预
  • 简介:摘要总结分析临床医务人员洗手现状,了解洗手的必要性及临床医务人员的依从性,实施有效的监护措施。同时,分析比较临床上常用的洗手方法,探讨出适合临床实际工作的洗手方法,以降低医院感染,保障医务人员和广大患者的健康,提高理质量。

  • 标签: 洗手 方法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影响小儿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以及不同洗手方法预防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2013夏秋季我院传染科就诊的小儿手足病患者45例,设为研究组,选择同期4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儿童类型、发热、皮诊、吮咬手指、饭前便后洗手以及监护人受教育程度等资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归纳分析结果表明,发热、皮诊、接触病人、儿童类型、洗手方式以及有无吸手指习惯等均为影响小儿手足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发热、皮诊、接触病人、儿童类型、洗手方式以及有无吸手指习惯等均是影响小儿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日常生活中,积极完善孩子个人卫生情况,重视孩子及其家属卫生教育工作,并督促或帮助其勤洗手,是有效预防小儿手足口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 标签: 手足口病 危险因素 洗手方法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手术室临床带教老师不同工作年限与护理实习生外科洗手考试成绩关系,找出教与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通过统计,对我科室24名临床带教老师不同工作年限与2016年8—12月份88名大专护理实习生出科考试(外科洗手操作及相关理论)成绩进行分析。结果低年资带教组对应学生成绩操作平均分为90.34,合格率为95.45%;操作相关理论平均分为76.82,合格率为86.36%。高年资带教组对应学生成绩操作平均分为88.02,合格率为72.73%;操作相关理论平均分为67.16,合格率为70.45%。结论护生外科洗手的操作成绩总体上高于其相关理论成绩;另一方面,操作及其相关理论成绩总体上与带教老师工作年限成反比关系,即低年资带教老师对应的护生考试成绩相对较高,而高年资带教老师对应的护生考试成绩相对较低。分析其原因是带教老师着重点放在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上,但却忽略了理论的巩固;低年资带教老师注重手术室基础护理,而高年资带教老师则注重手术室专科护理。所以,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如何协调不同工作年限带教老师带教工作还有待进一研究。

  • 标签: 手术室护生 外科洗手 临床教学 考试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三家三甲医院140名在职护士对洗手的认知情况,旨在提高其手部清洁的依从性和规范化,从而减少经手传播的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140名临床护士进行洗手行为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及依从性的调查。结果全部调查对象都知道洗手,掌握洗手的指征,但洗手的依从性较低。结论调查对象对洗手的指征认识到位,但洗手的执行效果较差,应高度重视洗手知识及方法方面的培训,加强双向防护意识,加强监督、监测工作,完善医院的洗手设施。

  • 标签: 护士 洗手 依从性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工洗手依从性差的原因,提出对策。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本市二所二甲医院的50名护工洗手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护工洗手依从性平均为34.2%。结论护工洗手依从性差的原因为知识缺乏,习惯差,体制不健全,待遇差等,管理层应采取对策。

  • 标签: 护工 洗手依从性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洗手依从性的有效方法。方法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包括进行全面宣传教育及硬件改进,所有病区及重点部门开展手卫生目标检测。结果全院医务人员平均洗手依从性由29.6%上升至65.5%。结论通过采取干预措施,医务人员的洗手依从性可以得到提升,但持续提升并保持仍是实际工作中的一个难题,需要从多方面解决,医院自身加强管理与医疗体制改革并驱,有利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从根本上促进手卫生,降低医院感染率,保障医疗安全。

  • 标签: 医院感染 洗手依从性 目标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