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找出银黄颗粒等制剂照各自现行标准测定黄芩苷时,影响溶出滞后的因素。方法按照各自标准项下含量测定方法,对供试品初溶液的放置时间、超声时间等作考察,数据通过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9个样品中,6个固体制剂出现黄芩苷溶出放置时间有显著关系,5个固体制剂经甲醇及不同浓度的甲醇超声提取后,黄芩苷有溶出滞后现象。结论超声时间对溶出有一定影响,延长超声时间不能完全排除溶出滞后现象,需放置一定时间,测定结果更稳定、准确。

  • 标签: 含量测定 黄芩苷 溶出滞后
  • 简介:摘要ICD编码工作质量准确性效率是直接影响DRGs及DRGs-PPS的研究,HQMS数据上报,医院评价及医院质量管理等工作的根本原因,ICD编码是提取病案首页信息的主要途径,国际疾病分类编码的准确性在当前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不容忽视ICD工具的指导作用,论述充分利用最基本、快捷、正确的方法ICD工具有效指导编码工作,发挥良师益友作用,提高编码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水平,精细化持续改进ICD编码的工作模式,提升编码病案信息服务质量及效率,增强编码人员的综合实力,是医院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抓手,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医院间竞争能力争取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服务于社会。

  • 标签: 工具书 指导 编码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结合合理用药系统的监测结果,运用有效的干预措施测提升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利用合理用药系统审查干预前(2016年)及干预后(2017年)住院医嘱,从药物问题、特殊人群用药和药物特殊情况应用三大类别进行分析,制定和实施有效的药学干预。结果2016年,不合理用药医嘱发生率为5.05%,2017年仅为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干预后,药物相互作用、给药途径、药物用法用量等方面的不合理医嘱数量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应用合理用药系统时,以临床药师为主体,制定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对提高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合理用药 监测系统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接种疫苗-预防疾病》口袋的知识传递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6年4月在我社区预防接种门诊进行疫苗接种的600名儿童家长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其《接种疫苗-预防疾病》口袋使用前后的知识传递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阅读前家长相关疫苗接种知识评分优良率为31.67%,阅读后家长相关知识评分优良率为83.67%,不同学历家长《接种疫苗-预防疾病》口袋阅读后相关知识评分及格率也明显高于阅读前,P<0.05。结论《接种疫苗-预防疾病》口袋能够有效提高儿童家长对疫苗接种知识的了解水平,知识传递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接种疫苗-预防疾病》口袋书 知识传递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晚期肺癌患者给予“方消瘤Ⅲ号方”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探究。方法选取确诊的226例晚期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1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治疗,而治疗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方消瘤Ⅲ号方”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的近期有效率明显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上,治疗组效果更优。结论对于晚期肺癌患者给予“方消瘤Ⅲ号方”质量能够显著提升近期疗效,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 标签: 元方消瘤Ⅲ号方 晚期肺癌 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就诊的0~6岁儿童肺炎的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呼吸道病原体在0~6岁儿童肺炎中分布情况,探讨呼吸道联检的临床意义。方法采集490例临床已确诊为肺炎的0~6岁儿童的血清,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测定嗜肺军团1型、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Q热立克次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共种病原体的IgM抗体。结果490例0~6岁儿童患者中,总的呼吸道病原体阳性率为38.2%,其中阳性率最高的是肺炎支原体(23.9%),不同年龄段患儿感染的病原体IgM抗体阳性率及病原体分布均不同。结论呼吸道联检可明确引起0~6岁儿童肺炎的病原体,从而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 标签: 儿童肺炎 呼吸道九联检 病原体 临床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人,研究其急诊急救护理心得与体会。方法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急诊进行抢救的所有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人中进行筛选,从符合要求的患者中随机挑选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法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两个护理小组,各45例,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对照组的病人给予常规的急诊急救护理手段,在此基础上,外加实施护理干预,加强对病人的饮食指导心理护理。探讨这两个护理小组所有病人的抑郁程度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在进行护理前,比较所有研究对象的抑郁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进行护理干预后,所有实验对象的抑郁现象都有明显的改善,但是实验组较对照组而言,效果更加明显。具有差异性,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实验组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5.56%,对照组满意度是78.00%。比较两组具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采取心理护理以及饮食指导后,明显提高了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减少了病人的焦虑情绪,有助于病情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急救护理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两组麻醉方式对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即将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00例,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每组50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患者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时采用全身麻醉的麻醉方式,观察组在患者进行髋关节手术时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方式。随后观察并记录患者在手术中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等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种不同的麻醉方式对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麻醉效果更好,且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患者的心率及血压等身体指标在手术中较平稳,观察组在手术后的并发症引发率为9.21%,对照组在手术后并发症引发率为20,13%。结论在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时,采用腰-硬联合的麻醉方式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能显著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对患者的心率和血压的压力较少,并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引发率,应该临床推广。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麻醉方式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运用PDCA循环持续改进检验科危急值管理水平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于2017年05月至10月(运用PDCA循环管理前)共3627例次危急值,2017年11月至2018年04月(运用PDCA循环管理后)共3491例次危急值,比较本科室在运用PDCA循环管理前后,对危急值上报率,报告及时率,登记合格率及知晓率情况。结果运用PDCA循环管理前管理运用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意义。结论运用PDCA循环管理检验科危急值,改善显著的效果,能够持续提升管理水平。

  • 标签: 检验科 危急值管理 PDCA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虚型萎缩性阴道炎给予大补煎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肾虚型萎缩性阴道炎患者,共200例。按照11比例,将20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大补煎加减,n=100)对照组(常规西医,n=100)。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95/100)、85.0%(85/100),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肾虚型萎缩性阴道炎采用大补煎加减治疗的效果理想,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肾虚型 萎缩性阴道炎 大补元煎加减 中西医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常见的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为老年人合理用药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我院4000例老年人常见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作为研究资料,分析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特点及药物类型。结果最常见的导致老年人不良反应的药物为消化系统类药物,占比46.68%;最常见的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症状类型为消化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和腹泻,占比46.63%。结论造成老年人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较多,为避免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的出现,应合理用药。

  • 标签: 老年人 常见药物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6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降血压、血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实验结束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共出现1例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3.33%;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3例恶心呕吐,2例头痛,2例失眠,共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6.67%。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χ2=6.405,P=0.011)。结论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且治疗安全性较高,预后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冠心病 心律失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雷尼替丁、奥美拉唑对浅表性胃炎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对比。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浅表性胃炎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各60例。对实验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对参照组患者采用雷尼替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参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用雷尼替丁、奥美拉唑治疗浅表性胃炎均可获得理想效果,但应用奥美拉唑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更值得推广。

  • 标签: 雷尼替丁 奥美拉唑 浅表性胃炎 治疗总有效率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庆市龙坡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死亡原因,探索儿童死亡的变化趋势,为提高儿童保健水平及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妇幼卫生年报为基础数据,对重庆市龙坡区2011—2016年311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新生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54.66%;出生窒息、先天性心脏病、早产低出生体重、意外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主要死亡原因。结论加强基层妇幼保健人员新生儿窒息复苏、加大孕期保健知识,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有力措施。

  • 标签: 5岁以下儿童 死亡率 死亡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降低老年高危压疮患者发生压疮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老年高危压疮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另外实施延续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干预后压疮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2.17%)明显低于对照组(13.04%),且观察组压疮分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的实施,有效降低老年高危压疮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对改善患者身体状态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老年 高危 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判断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早产儿是否伴有脑损伤及程度如何。方法测定发生原发呼吸暂停后1天、3天、7天的早产儿(研究组)及同日龄早产儿(对照组)血清中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的血清(CK-BB)水平。结果研究组在呼吸暂停后第1、3天血清NSE及CK-BB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呼吸暂停后第7天血清NSE及CK-BB较对照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由于反复的缺氧状态,可造成脑细胞的轻度损伤,而该损伤可能是暂时性的。?

  • 标签: 原发性呼吸暂停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 脑损伤 早产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患者临床动态脉压变化与其靶器官损害间关系,从而为临床判断及预防患者病变发生。方法234例研究对象分别实施24h动态血压监测,并根据患者血压情况将其分组为甲乙丙三组,其中甲组为血压正常者,78例;乙组为单纯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78例;丙组为高血压伴靶器官损害者,为78例。然后将234例研究对象按照其动态评价脉压情况分组为3个亚组,分别为脉压<40mmHg和40~50mmHg及≥50mmHg。然后监测各组人员24h动态血压变化情况。同时将丙组分组为<60岁组及≥60岁组,并对患者24h动态血压进行监测。结果乙组患者白昼舒张压和24h收缩压及夜间舒张压均明显高于丙组(P<0.05);随着患者临床病变程度增加,患者脉压也随之增加(P<0.05)。丙组中60岁以下组60岁以上组间比较(P>0.05)。结论临床监测患者动态脉压,其可有效反映出患者临床病变程度。临床可根据患者出现动态脉压增加及舒张压低情况来判断患者靶器官损害,从而为临床患者预后判断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

  • 标签: 靶器官损害 高血压 动态脉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固定种植义齿活动义齿对于口腔修复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自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来我院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100例,随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活动义齿修复组固定种植义齿修复组,每组50例。其中活动义齿修复组采取活动义齿进行口腔修复,而固定种植义齿修复组采取固定种植义齿进行口腔修复,观察两组患者的口腔颌面部功能恢复时间、治疗时间以及治疗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经过口腔修复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口腔颌面部功能恢复时间、治疗时间等情况均较好,但是固定种植义齿修复组的治疗满意度、口腔颌面部功能恢复时间、治疗时间等情况显著低于活动义齿修复组,两组患者的数据经过对比后,数据差距较大,数据符合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对于口腔修复采取活动种植义齿修复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固定种植义齿 口腔修复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本草纲目》是一本十分著名的药学作品,其中包括了1万多种方剂、1900种左右的药物以及多种临床病证、医案等,涉及到天文地理、化学、植物等各方面知识,在中医领域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可为中医临床提供许多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这篇文章着重浅析和描述了《本草纲目》中医临床,充分发挥中医临床的作用。

  • 标签: 本草纲目 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