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人员资质情况,为进一步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人员资质一览表、学历教育登记及护理基础理论知识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人员总体起始学历偏低,大专及以上学历仅占50%;参加学历教育者占41.67%;30岁及以上者与30岁以下者相比,参加学历教育无显著性差异(P>0.05),起始学历、护理基础知识考试成绩30岁以下者显著高于30岁及以上者(P<0.05)。结论为了适应医疗形势改革的需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提高护理人员总体学历,提高业务水平及服务水平,尤其是30岁及以上者。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护理人员 资质起始学历 学历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人员现状,为进一步做好社区卫生服务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2017年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人员基本资料、2016—2017年相关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护理人员38名,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5.29±36.57岁;本科学历占34.21%;中、高级职称占23.68%;护理岗位可分为5大类;承担科研课题4项;2016年—2017年护理理论及操作考试个人平均成绩83.30至95.78分,总体平均成绩89.87±5.34分。结论护理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担负的工作内容及岗位日益增多,学历、职称及承担的科研课题较几年前已明显提高,护理人员考试成绩总体较好。中心领导对护理人员的高度关注和支持、环境、工作要求、职场压力、护理人员自我要求的提高、相应提高的待遇及奖励是上述成绩提高的主要原因。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现状调查 护理人员 相关考试成绩 学历 职称 岗位
  • 简介:摘要探讨通过构建和实施居家护理服务模式,使患者在家庭环境中能够得到专业护理和支持,有效的居家护理服务模式,体现了护理的专业性、持续性和延伸性,满足患者与家属的需求。

  • 标签: 社区 居家护理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居家医养服务对社区医养对象的服务效果。方法选取2个居委71名医养服务对象作为干预组和60名社区独居、无保等对象作为对照组。开展1年的居家医养服务,比较两组在干预前后的一般健康状况、医疗服务利用率、整体生活质量评分(SF-36)。结果居家医养服务可显著提高服务对象的医疗服务利用率,改善其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精力等机体状态,对生理机能等方面作用不明显。结论居家医养服务可提高患者的医疗服务利用率,改善患者的精神和心理状态,但仍需进一步完善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效果。

  • 标签: 医养结合 社区卫生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社区死亡原因、死因顺位及平均死亡年龄等情况,为疾病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某社区派出所2016年死亡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社区2016年死亡344人,其中男195人,死亡率839.79/10万,女149人,死亡率578.37/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P<0.05);男性平均死亡年龄76±14.30岁,女性平均死亡年龄81±12.18岁,男性平均死亡年龄显著低于女性(P<0.05);前5位的死因依次为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意外伤害。结论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意外伤害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卫生、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男性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影响健康的问题更为突出。

  • 标签: 死亡原因 死因顺位 死亡率 平均死亡年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海虹桥社区居民跟骨骨刺的发生情况。方法采样均使用国产500mA数字X线机,常规足跟骨侧位摄片,分析虹桥社区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所有跟骨侧位X线片结果。结果共有152例足跟骨侧位片资料,其中男58例,女94例;跟骨骨刺阳性率36.18%,60岁以上者跟骨骨刺发生率显著高于60岁及以下者,不同性别者跟骨骨刺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应通过饮食、运动及生活行为方式等干预,预防跟骨骨刺过早发生,减轻跟痛症的程度。

  • 标签: 社区居民 足跟骨侧位片 跟骨骨刺阳性率 年龄 性别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上海某社区恶性肿瘤的发病及分布情况,为更好的开展恶性肿瘤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上海肿瘤病例登记报告系统二期管理软件,获取某社区1990年至2014年恶性肿瘤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0年至2014年上海某社区恶性肿瘤发病人数3144例,其中男1552例(占49.36%),女1592例(占50.64%),男女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发病前6位的恶性肿瘤为肺癌、乳腺癌、胃癌、结肠癌、肝癌、直肠癌,占全部恶性肿瘤的56.3%;男性发病前6位为肺癌、胃癌、肝癌、前列腺癌、结肠癌、直肠癌,女性发病前6位为乳腺癌、肺癌、结肠癌、甲状腺癌、胃癌、子宫癌。结论恶性肿瘤是公认的对人类身心健康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应探索恶性肿瘤的变化趋势,并以此来分配有限的卫生资源,要针对危险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干预,更有效的促进肿瘤防治工作。

  • 标签: 恶性肿瘤 发病 管理软件 发病顺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来我院就诊的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情况,以分析杨浦地区不同年龄、性别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情况,做好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的预防工作。结果2011年和2012年上海杨浦地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率分别为42.97%与47.43%,低于全国成人55%-59%的平均水平。2011年1252患者中阳性者有538人,约占42.97%。2012年1653患者中阳性者有784人,约占47.43%。结论上海杨浦地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不属于易感地区,但2012年中、青年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率有上升趋势,由于幽门螺旋杆菌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仍须加强预防工作。

  • 标签: 幽门螺旋杆菌 阳性率 中青年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上海某社区部分恶性肿瘤的生存时间,为更好的开展恶性肿瘤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上海肿瘤病例登记报告系统二期管理软件,获取某社区1990年至目前恶性肿瘤发病时间、死时间亡、生存时间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按照恶性肿瘤死亡数分析,前5位依次为肺、胃、肝、结肠、乳腺。按照恶性肿瘤生存时间分析,生存时间最短的依次为胰腺、淋巴、食道、肝、肺。结论恶性肿瘤生存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恶性肿瘤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恶性程度。恶性肿瘤病死率高,生存时间大多较短,是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严重疾病,应加强恶性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工作,针对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加强健康干预。应根据大都市的特点,制定针对性措施。

  • 标签: 恶性肿瘤 死亡人数 生存时间 平均生存时间 生存时间顺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做好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16年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教育月报表、咨询点月报表数据及质控反馈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016年虹桥社区开展了大量且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但存在不少问题,包括健康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及吸引力、硬件、软件等问题。结论健康教育工作有待提高,总之,要重视健康教育的质和量。

  • 标签: 健康教育 社区咨询服务点 健康教育活动 讲座 咨询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上海某社区脑血管疾病发病、死亡诱因、危险因素聚集情况及与性别、年龄的关系,为更好的开展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慢性病信息系统,获取某社区2010年至2014年期间各级医院脑血管疾病(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死亡报病信息,并经社区医生进一步核实、补充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慢性病信息系统共获得420例心脑血管疾病资料,提示29.76%脑血管疾病发病(死亡)病例有明确诱因;男性脑血管危险因素聚集情况显著高于女性,70岁以下年龄组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情况显著高于70岁及以上年龄组,(P<0.05)。结论应针对脑血管疾病发病(死亡)的诱因、危险因素加强健康干预,尤其是已有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男性及70岁以下年龄的居民。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发病 死亡 诱因 危险因素 聚集情况 报病信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参加健康体检情况及健康意识。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对305名社区居民基本情况及2年之内参加健康体检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居民健康体检率72.79%;男性健康体检率高于女性,(P<0.05);60岁以下年龄组与60岁及以上年龄组健康体检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自费体检率相比,60岁以下年龄组显著高于60岁及以上年龄组(P<0.05)。结论社区居民总体体检率较低,尤其是女性及年龄较大者,应努力提高居民健康意识。

  • 标签: 居民 健康体检 体检类别 健康意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上海某社区恶性肿瘤的分布、发生及死亡情况,为更好的开展恶性肿瘤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上海肿瘤病例登记报告系统二期管理软件,获取某社区1990年至2014年恶性肿瘤发病、死亡、随访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3144例恶性肿瘤资料,其中男1552例,女1592例;死亡1633例,病死率51.94%,其中男945例,女688例,男性病死率60.89%,女性病死率43.22%,男性病死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病死率前5位为肝癌、胰腺癌、食道癌、胆囊癌、淋巴癌;男性病死率前5位为食道癌、胆囊癌、淋巴癌、肝癌、胰腺癌,女性病死率前5位为输尿管癌、肝癌、胰腺癌、胆囊癌、肺癌;死亡病例中,第一位为肺癌,占20.51%,第二位为胃癌,占13.59%,第三位为肝癌,占10.84%。结论恶性肿瘤病死率高,是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严重疾病,肺癌、胃癌、肝癌占恶性肿瘤的比例最大,应加强恶性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工作,针对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加强健康干预,尤其是高危人群。

  • 标签: 恶性肿瘤 发病 死亡 病死率 死因构成比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社区死亡月份分布特点,为疾病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某社区派出所2016年及2017年死亡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社区2016年死亡424人,2017年死亡440人,2年合计死亡人数为864人,天气寒冷及气温变化较大的月份(季节)死亡人数较多,可能与我国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最高有关。结论应加强社区健康干预、慢性病管理工作,尤其是疾病加重及死亡的高发时间。应根据社区特点,制定科学、可行的预防计划并加以实施。

  • 标签: 死亡分析 死亡月份分布 死亡数顺位 死亡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上海本社区心血管疾病诱因、危险因素聚集情况及与性别、年龄的关系,为更好的开展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本社区2010年至2014年获得的各级医院心血管疾病发病、死亡报病信息及社区医生进一步核实、补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慢性病信息系统共获得211例心血管疾病资料,提示24.53%心血管疾病发病(死亡)病例有明确诱因;男性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情况显著高于女性,70岁以下年龄组显著高于70岁及以上年龄组,(P<0.05)。结论应针对心血管疾病发病(死亡)的诱因、危险因素加强健康干预,尤其是已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男性及70岁以下年龄的居民。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聚集情况 发病诱因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全县疫苗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管理,杜绝接种差错和接种事故。方法每年对全县预防接种上岗人员进行安全注射知识专项培训,加强全县安全注射督导和规范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结果通过加强安全注射培训和管理,2008-2013年崇明县疫苗预防接种无接种差错和接种事故。结论加强全县预防接种人员安全注射知识培训,坚持疫苗主渠道进货,加强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督导管理,加强接种人员责任心教育,规范疫苗和注射器管理,确保安全接种。

  • 标签: 疫苗 预防接种 安全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产儿的死亡率及死亡原因,分析干预措施,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共322例围产儿死亡统计资料,分析围产儿的死亡率变化及死亡原因。结果6年总围产儿数114778例,围产儿死亡322例,围产儿死亡率2.81‰,死亡原因排前五位的依次为脐带因素、畸形、原因不明、新生儿疾病、胎盘早剥。结论对区域内孕产妇实行全程、全覆盖保健管理,引入全面预算机制,对提高区域内社区、医院整体保健管理能力和水平,有效降低区域内围产儿死亡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围产儿 死亡原因 分析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青浦区2012年水痘疫情流行特征,为水痘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年青浦区水痘疫情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青浦区共报告水痘963例、年报告发病率为82.32/10万;全年报告病例数11-12月和5-6月较多,8-9月发病较少;全区11个街道(镇)均有病例报告,发病率较高的有夏阳街道、徐泾镇和盈浦街道;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9岁(占42.78%);男女性别比为1.291;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起。结论应加大水痘防控力度,建议开展水痘疫苗常规预防接种。

  • 标签: 水痘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甲综合性医院构建病员服务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整合医院内部多部门职能,集中服务功能并持续改进服务质量。结果开展“病员服务中心”方便了患者,深化了优质服务内涵,提高了医院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结论服务窗口的前移,方便了患者就医,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病员服务中心”值得推广。

  • 标签: 服务中心 集中服务 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