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对下腹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愈合不良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和总结,寻找治疗的最佳方案。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1995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外科、妇产科收治的120位患者,且其均出现了下腹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愈合不良的情况。我们将根据脂肪厚度和缝合的具体形式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皮下脂肪越厚,出现脂肪液化的概论越大,因此我们采取了不同的切口缝合措施,进行了补助治疗。结论探讨切口脂肪液化愈合不良的原因,对切口的顺利愈合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减少该类临床问题的发生。

  • 标签: 下腹部 手术切口 脂肪液化 愈合不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右下腹慢性炎症性肿块了解诊断并治疗。方法作者于1987-2015年共手术治疗右下腹慢性炎症性肿块72例进行总结分析。结论通过积极诊断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结果作者通过对右下腹慢性炎症性肿块72例手术治疗的调查研究,发现在患者出现临床症状体征时,应尽早就医,及时完善相关检查,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及诊治,能够减少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几率,同时促进疾病预后并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右下腹部 炎性肿块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适合下腹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I~II级,择期手术采用CSEA组和急诊手术采用EA组,CSEA组选择L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用5#针内针刺入蛛网膜下腔注药,再置管。EA组选择L1~2或L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成功置管,平卧后注药.麻醉起效时间、阻滞神经节段数(扩散效果)、麻醉效果、手术牵拉反应、肌松程度等。结果CSEA组麻醉起效时间短,麻醉平面宽,牵拉反应少,肌松程度好,麻醉效果明显佳于EA组。

  • 标签: CSEA适合下腹部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下腹手术中的应用。方法200例ASAⅠ~Ⅱ级经腹腔镜行下腹手术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这两组分别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Ⅰ组,n=100)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组(Ⅱ组,n=100)。结果两种麻醉方法术中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均有变化,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行下腹手术两种麻醉方法都是可行的,但硬膜外麻醉的可操行更强集中表现在,术中全身干扰轻,术后管理简便,费用较少。

  • 标签: 麻醉 硬膜外 全身 腹腔镜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腹手术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89例行下腹手术的老年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采用不同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的心率、收缩压、血氧饱和度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及麻醉苏醒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行下腹手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麻醉诱导时间快、麻醉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老年患者 下腹部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妇产科手术大多是下腹手术,由于麻醉和手术损伤,术后临床上常常由于排气时间延长,减缓了患者机体的恢复,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甚至有的并发肠梗阻粘连,增加了患者的住院费用。用排气贴及护理干预对下腹术后患者可缩短排气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我院运用排气贴及护理干预对下腹术后患者排气时间进行临床观察,在临床上对妇产科符合入选条件的术后患者应用单盲随机分组的方法,进行临床试验对照,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原有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增加排气贴术后穴位贴敷及护理干预,排气贴贴敷于患者脐部神阙穴和双侧足三里穴,护理干预包括耳穴埋豆、温水足浴和心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排气时间,记录两组12小时内排气的例数、12~24小时之间排气的例数、24小时后排气的例数。凡在24小时内排气的患者为有效数。24小时后排气的例数为无效数。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阐述了运用排气贴及护理干预组的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通过试验研究运用排气贴及护理干预的患者,排气时间缩短。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促进机体胃肠功能的恢复,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同时增加了护患之间的沟通信任,更有利于整体护理工作的实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种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在预防椎管内麻醉中下腹手术中牵拉反应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A、B、C三组,分别在手术开始切腹膜前静脉缓慢推注舒芬太尼A组(0.1ug/kg),B组(0.2ug/kg),C组(0.3ug/kg),术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记录输注舒芬太尼前(T1)、注药后3min(T2)、5min(T3)、10min(T4)时SBP、DBP、HR、RR和SpO2,记录三组患者术中内脏牵拉反应程度。结果三组术中使用舒芬太尼后,SBP、DBPC组和A组、B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HR三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RR、SpO2C组和A组、B组比较有下降趋势(P<0.05);术中内脏牵拉反应A组1级有2例,2级有1例。结论0.2ug/kg舒芬太尼在预防椎管内麻醉中下腹手术中牵拉反应时,血流动力学平稳,无呼吸抑制,临床使用更安全有效。

  • 标签: 舒芬太尼 椎管麻醉 中下腹部手术 牵拉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期治疗BPH并发膀胱结石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联合下腹小切口膀胱切开取石术治疗BPH继发膀胱结石40例。结果40例均一次手术成功,无大出血、无膀胱穿孔、TUR-P综合症及严重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5-8天,拔除尿管后患者排尿通畅、无明显尿路刺激症、最大尿流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同期TURP联合下腹小切口膀胱切开取石术治疗BPH并发膀胱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高效、价廉的优点。尤其适用于偏远地区的基层医疗单位。

  • 标签: 前列腺增生症 膀胱结石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辅助椎管麻醉在下腹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下腹手术患者共64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术前0.1g/kg舒芬太尼+0.05mg/kg咪达唑仑辅助麻醉,观察组给予术前0.1kg舒芬太尼+0.05mg/kg咪达唑仑,观察两组患者术中镇静效果、肌松效果以及牵拉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镇静效果满意率93.8%,对照组满意率56.3%,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肌松效果满意率90.6%,对照组患者满意率56.3%,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牵拉满意度81.3%,对照组牵拉满意度46.9%,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适剂量的舒芬太尼符合咪达唑仑辅助椎管麻醉在下腹手术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镇静、肌松效果明显提升,术中牵拉满意度提升。

  • 标签: 舒芬太尼 咪达唑仑 椎管麻醉 下腹部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原地区下肢及下腹手术应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3月~2011年8月收治的需行下肢及下腹手术患者41例分为硬膜外麻醉组(n=21)与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n=20),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手术开始时间、麻醉满意率、麻醉前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的麻醉作用时间和手术开始时间均明显小于硬膜外麻醉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两组患者SBP及DBP均明显下降,但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患者下降明显,两组麻醉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压均有升高,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后HR均明显下降,麻醉前后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后吸氧SpO2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并发症。结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药量小,起效快,效果确切,下肢及下腹手术麻醉中应用较为理想,在高原地区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 高原地区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微小量布比卡因脊麻(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对80岁以上高龄下腹以下手术的临床研究。方法A组缓慢注入重比重混合液0.6~1.2ml,,平卧调整麻醉平面在T8以下。B组注入布比卡因混合液1.5~2ml。结果所有患者麻醉效果满意,阻滞范围扩散最高T8,完全满足手术要求。A组和B组麻醉前后HR、BP、CVP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 标签: 微小剂量 布比卡因 脊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骶管麻醉于小儿下腹手术及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诊断的100例下腹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对其进行分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采用1ml/kg骶管给药,参照组患儿给予0.3%罗哌卡因加以0.5%利多卡因,实验组患儿施以0.2%罗哌卡因加以0.5%利多卡因,对比两组患儿麻醉效果,观察两组患儿术后疼痛情况,术后膀胱恢复情况。结果通过研究对比,实验组优良率为,参照组有优良率为,两组患者在术后疼痛、排尿时间上差异并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浓度罗哌卡因注射液骶管麻醉对小儿下腹手术作用基本相同,需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酌情使用。

  • 标签: 不同浓度 罗哌卡因 骶管麻醉 小儿 下腹部手术 术后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等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腹及下肢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110例ASAI~Ⅲ级择期行下腹及下肢手术患者,年龄70~89岁,随机分为两组(n=55),硬膜外组(EA组)、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CSEA组行L2—3或L3—4硬膜外穿刺成功后针内针穿刺,见脑脊液后,根据身高体重差异推注0.5%布比卡因1.5-2.2ml,头端置管4cm,调整平面,根据手术需要可硬膜外追加局麻药。EA组单纯行L1—2间隙穿刺向头端置管4cm,以2%利多卡因维持麻醉。比较手术前、手术开始时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CSEA组与EA组比较,手术开始时的MAP和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并发症无差异。结论在老年患者下腹及下肢手术中,等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布比卡因 老年患者 腰-硬联合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单次骶管阻滞复合氯胺酮基础麻醉与全凭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婴幼儿下腹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方法选择2011年3月到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需进行下腹手术的患儿4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单次骶管阻滞复合氯胺酮麻醉,对照组则采用全凭氯胺酮静脉麻醉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病例的氯胺酮总剂量、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苏醒时间以及氯胺酮的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次骶管阻滞复合氯胺酮麻醉在婴幼儿下腹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好于全凭氯胺酮麻醉,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 标签: 婴幼儿下腹部手术 单次骶管阻滞符合氯胺酮基础麻醉 全凭氯胺酮静脉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对B超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全麻下妇科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妇科腹部手术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方式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对照组患者未行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观察组患者行B超引导下的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h、6h、8h、12h、24h的VAS疼痛评分分别为(2.19±0.7)分、(2.13±0.6)分、(2.29±0.5)分、(2.26±0.4)分、(2.17±0.5)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2h、6h、8h、12h、24h的Ramsay镇静评分不明显(P>0.05)。结论对妇科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实施B超引导下的腹横肌平面阻滞的术后镇痛效果较好。

  • 标签: B超引导 腹横肌平面阻滞 全麻 妇科腹部手术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超声技术对右下腹急症患者进行检查,为临床提供重要的鉴别诊断依据。方法对220例右下腹疼痛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结果急性阑尾炎119例,超声表现为管状或腊肠样低回声,诊断正确率93%,其中伴周围脓肿26例,超声表现为右下腹不规则非均质含液性包块。右侧输尿管结石18例,宫外孕破裂13例,急性盆腔炎16例,急性肠炎23例,卵巢囊肿蒂扭转5例,右下腹淋巴结炎8例,不全肠梗阻6例,黄体破裂4例,肠道肿瘤3例,右下腹腹壁炎性改变3例,右侧服股沟斜疝2例,超声表现各有其特点。结论超声检查对右下腹急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大意义。

  • 标签: 右下腹急症 超声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弹性腹带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剖宫产孕妇共1050例。不用腹带采用术后常规方法者500例为对照组,研究组550例,离开麻醉床后即予弹性腹带包束直至伤口7天后拆线。结果研究组普通丝线缝合针数,ALLis钳钳夹时间,术后伤口甲级愈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无一例切口脂肪液化、术后第1天切口部分裂开、拆线后切口部分裂开等并发症。两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伤口感染,肠胀气。结论对于下腹横切口剖宫产术后,在离开麻醉床后即予弹性腹带包束直至伤口7天后拆线,能显著节省手术时间,减少瘢痕形成及降低切口脂肪液化、裂开等并发症,对术后肠功能恢复无不良影响。

  • 标签: 剖宫产 弹性腹带 伤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