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肝豆状核变性护理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内容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一般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就其护理工作展开了探讨,阐述了个人看法与观点。

  • 标签: 肝豆状核变性 护理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导致老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但是这种疾病的发病机理是未知的,氧化应激可能具有重要作用。现对这些因素与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关系进行综述。

  • 标签: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致病因素 VEGF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HLD)临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1年1月-2012年12月门诊和住院66例确诊为HLD的误诊情况。结果66例患者中误诊32例(48.5%);误诊为神经精神系统疾病12例(37.5%),肝病9例(28.1%),肾病3例(9.4%),骨关节病3例(9.4%),佝偻病或抗D佝偻病3例(9.4%),血液系统疾病2例(6.2%)。结论早期误诊的主要原因是对HLD临床表现形式复杂、多样认识不足,病史问诊不详、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不及时、不全面,尤其是临床医师诊断思维片面性是导致误诊的关键。

  • 标签: HLD/诊断 误诊 铜代谢障碍 铜蓝蛋白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小儿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果儿童肝豆状核变性以肝脏损害为主;本病首诊误诊率高,21例中首诊误诊8例。对患者进行正规治疗,19例患儿的症状完全缓解,2例患儿症状控制不佳,有效率达90.5%。结论肝豆状核变性早期表现多样,易造成误诊。详询病史及辅助检查可尽早诊断,及时采取正规治疗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 标签: 肝豆状核变性 诊治 症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WD)患者脑干萎缩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我科收治的WD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神经影像学等资料,分析伴有脑干萎缩的WD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50例患者的头颅MRI或CT均提示颅内出现异常信号,主要累及双侧豆状核、尾状核、丘脑、小脑和脑干。12例伴有广泛大脑萎缩,6例伴有小脑萎缩,6例伴有脑干萎缩(均以桥脑为著),2例影像学符合桥脑小脑橄榄萎缩。伴有脑干萎缩的患者球麻痹(25%)、锥体束征(50%)、眼震(25%)的发生率有升高的趋势,而病程、铜蓝蛋白、血清铜与不伴有脑干萎缩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干萎缩在WD患者中并不罕见,此类患者较多伴有脑干损害的症状和体征,部分患者易被误诊。

  • 标签: 肝豆状核变性 脑干萎缩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交叉韧带黏液样变性的MR影像特征,提高对其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或关节镜证实的前交叉韧带黏液样变性的MR影像资料,包括形态、信号改变及伴随征象等。结果22例前交叉韧带黏液样变性病例均表现为前交叉韧带弥漫性增粗增宽,韧带纤维走行连续无中断,T1WI前交叉韧带形态欠清,呈中等信号,T2WI呈弥漫高信号,其内可见走行连续完整的低信号韧带纤维。7例合并韧带腱鞘囊肿。3例患者伴有严重骨软骨炎。结论前交叉韧带黏液样变性具有比较典型MR影像学特征及伴随征象,结合临床有助于正确诊断。

  • 标签: 前交叉韧带 磁共振成像 黏液样变性 腱鞘囊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19例,该组患者均采用经Quadrant通道行TILF联合UPASSII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治疗方法,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均无神经损伤、硬脊膜破裂、局部血肿等并发症发生,出院后随访12—36个月,行X线拍片检查示滑脱复位良好,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断钉及融合器移位、塌陷。结论对于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行微创治疗临床效果良好,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微创 退变性腰椎滑脱 疗效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6-16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6期
  • 机构:中国中山大学研究人员在美国报告说,他们完成的临床试验显示,其自主研发的新药康柏西普可明显提高湿性老年黄斑变性患者的视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CD30+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一个亚型,其共同特征为肿瘤细胞呈间变性,多呈巢状分布,并伴有淋巴结的坏死和明显的沿窦和滤泡间侵润,本文就其在预后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CD30 病理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已确诊肝淀粉样变性病例的临床特点分析,并结合文献回顾,提高对本病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对文献及4例明确诊断为肝淀粉样变性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超声心动图、腹部彩超、腹部CT或腹部MRI、肝或肾的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及特异性的组织染色(刚果红染色)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患者均有腹胀、纳差、乏力、肝肿大,伴有碱性磷酸酶及γ-谷氨酰基转移酶明显升高。肝脏或肾脏的活体组织病理检查见大量粉红色淀粉样物质沉积,刚果红染色(+),病理结论为肝、肾淀粉样变性。结论肝淀粉样变性临床少见,表现多样化且大多为非特异性,很难早期诊断,对临床表现高度怀疑为肝淀粉样变性的患者,肝、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及特异性组织学染色(刚果红染色),可帮助确诊肝淀粉样变性

  • 标签: 肝淀粉样变性 临床特点 刚果红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应用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MIS-TLIF)与传统后路开放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内固定术(TLIF)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50例分为两组行MIS-TLIF治疗的15例纳入观察组,行TLIF治疗的35例例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种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2.01±0.49cm)、住院时间(6.53±1.84d)、术中出血量(258.55±62.67ml)显著优于对照组(7.10±0.56cm、9.55±2.09d、335.35±78.05ml),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2.13±0.26分)、ODI评分(25.05±1.28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2.79±0.25分、21.37±1.36分),P<0.05;两组术后融合率相当(P>0.05)。结论对于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给予MIS-TLIF与TLIF治疗均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前者具有微创、恢复快的优点。

  • 标签: 临床疗效 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 腰椎退变性疾病 传统后路开放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静脉血细胞的水平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病历资料,作为观察组,并搜集10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sysnexkx-21血球仪对两组间的静脉血细胞进行检测,并对比分析两组间静脉血细胞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静脉血白细胞计数为(4.18±1.49)×109/L,红细胞计数为(4.12±0.57)×1012/L,血红蛋白浓度为(120.74±18.63)g/L,红细胞压积为(0.34±0.05),红细胞平均体积为(86.57±5.83)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为(28.53±2.25)pg,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为(341.80±13.62)g/L,血小板计数为(90.7±51.55)×109/L,和对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中,40%的患者静脉血白细胞计数低于标准值;30%的患者红细胞计数低于标准值;60%的患者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标准值;61%的患者红细胞压积低于标准值;65%的患者血小板计数低于标准值。结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静脉血细胞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健康者,其静脉血细胞水平的异常对临床诊疗有一定借鉴意义。

  • 标签: 肝豆状核变性 静脉血细胞 水平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外侧置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的疗效。方法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患者28例。结果28例患者,随访1.5-3年,按齐新生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优例18,良7例,可2例,差1例。全部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者,优良率为89.2%。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是一种操作简便易行、疗效满意的方法。

  • 标签: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后外侧融合 退变性腰椎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树莓液对高脂饮食喂养的Wister大鼠肝脂肪变性的保护作用。方法取Wister大鼠30只,其中正常对照组10只,给与正常饲料喂养;高脂饮食组10只,给与高脂饲料喂养;高脂饮食并复方树莓液灌胃组10只,在给与高脂饲料喂养的同时,每天复方树莓液1ml灌胃。连续喂养5周后,将动物用乌拉坦腹腔注射麻醉,腹主动脉采血,测其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含量;取部分肝组织制作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肝脂肪变性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并复方树莓液灌胃组大鼠体重、血糖、血浆中的TC、TG等普遍增高,高脂饮食组升高最为明显;光镜下观察,正常对照组肝细胞形态、结构、排列正常,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并复方树莓液灌胃组则可见多处脂质沉积,但以单纯高脂饮食组为重,与生化检测结果一致。结论高脂饮食饲料可导致大鼠脂肪肝;复方树莓液对高脂饮食喂养的Wister大鼠肝脂肪变性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高脂饮食 大鼠 脂肪变性 复方树莓液 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