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山市风疹发病特征,掌握发展趋势,以便采取更加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对2011年中市风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中山市2011年报告风疹病例348例,无死亡病例,年发病率为11.19/10万。348例病人中4-6月发病276例;7岁以下儿童12例。学生54例、16~42岁269例,男性219例、女性129例。结论2011年中市计划免疫工作开展较好.但成年风疹发病率较高。

  • 标签: 风疹 发病 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成效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促进临床持续改进。方法对某院2012年上半年抽查处方2074张,2012年下半年抽查的门诊处方2359张,从抗菌药物处方张数,不合理用药类别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所占比例从2012年上半年的19.5%下降至2012年下半年的15.2%,抗菌药物的用量明显减少,不合理用药处方数从2.6%降至1.5%,也有所好转。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莨菪碱、丹参、地芬尼多联合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5月我院内科诊治疗的眩晕症患者62例。随机选取31例为治疗组,另31例为对照组治疗组予以莨菪碱10mg,丹参20mg分别加入到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1次/d,地芬尼多片50mg口服3次/d,疗程五天,对照组予以丹参、地芬尼多剂量和给药方式相同,疗程5天。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莨菪碱、丹参、地芬尼多联合应用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眩晕症 山莨菪碱 丹参 地芬尼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莨菪碱(654-Ⅱ)合用非那根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351例病人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176例,使用莨菪碱注射液10-20mg/d,非那根注射液25-50mg/d,肌注,疗程3天;对照组175例,使用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500ml/d,静脉滴注,疗程3天。观察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5%(161例),对照组总有效率78.9%(137例)。结论莨菪碱合用非那根治疗眩晕症有明显效果(P<0.05),优于倍他司汀。

  • 标签: 眩晕症 山莨菪碱 非那根 倍他司汀
  • 简介:摘要陈汤出自《和剂局方》由半夏、茯苓、陈皮、甘草四味药组成,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功效,因半夏、陈皮以陈者为佳而得名。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痰湿证效果显著,笔者临床上用于治疗胃脘痛病、呕吐病、咳嗽病、头风病、慢喉痹病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二陈汤 中医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在2009年—2011年平顶市的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疾病的变换趋势,进而为临床的防治做好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平顶市2009-2011年确诊为病毒性肝炎(确诊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及通过CDC疫情年报表来做出整理和分析1。结果在2009年—2011年期间,总计有50000例患者被诊断为病毒性肝炎,年均发病率为,而且年发病率在逐年增加,此外在所有的病毒性肝炎患者中,要数乙肝的发病率最高,人数为40000,所占比例为80%。结论在危害平顶市群众的所有疾病中,最为严重的要数病毒性肝炎,因此必须加强对平顶市的疫情监测以及监督该地区的食品和饮水问题,此外还必须对该地方市民进行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降低感染病毒性肝炎的几率。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病学特征 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总结1例戊酸血症--Ⅱ型并发热性惊厥、低血糖的护理,根据患儿的护理要点,主要包括在高热期要预防抽搐,特殊用药护理;加强饮食管理,防止复发;做好健康教育。经精心护理,患儿转危为安出院。

  • 标签: 戊二酸血症--Ⅱ型 热性惊厥 低血糖 护理
  • 简介:摘要我们对钢板内固定及三维外固定架外固定,种方法治疗胫骨骨折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床负重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及膝踝关节功能情况进行了临床统计学处理,并临床疗效分析,结果表明三维外固定架外固定、钢板固定存在明显差异,具有创伤小、最有利于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锻炼等多项优点,是目前治疗胫骨骨折比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 标签: 胫骨骨折 三维外固定架外固定 钢板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常规完善根管治疗上颌第磨牙治疗失败的MB2,为患者解除痛苦。方法选择110颗常规完善根管治疗失败患牙通过改良的梯形开髓洞形,根管口定位去除髓底预计位置的部分牙本质,寻找根管口,去除根管近中壁突起牙本质,减小冠三分之一的弯曲探查MB2。结果110,找到95例,未完全扩通7,8例未找到拔除。结论熟练掌握MB2根管口的定位根管型态减少遗漏是提高第磨牙根管治疗技巧和根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上颌第二磨牙MB2 梯形开髓洞型 根管口定位 根管形态
  • 简介:摘要临床药师工作是近十余年来提出的新概念,它是药师用药学专业知识服务临床,提高临床药疗质量的一项新工作。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深化,以“合理用药为中心”的医院临床药学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药物咨询等项目发展比较迅速,在各级级医院基本上得到了广泛开展。通过这几年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药剂科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开展工作过程中,我们也深深意识到自身业务水平与三级医院差距较大,服务患者的理念和模式还须提高,同时要更加积极参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和调整。

  • 标签: 临床药学 临床药师 现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外科围手术期次手术发生的原因,研究出相应的预防方法,总结些许医学经验,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这些年内收治的胸外科手术患者60例,其中,围手术期次手术患者25例,主要包括术后出血患者21例(急性出血18例,慢性出血3例),膈疝患者2例,还有2例为食管胃吻合口瘘。然后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患者经过第次手术治疗之后,治愈患者24例,死亡病例1例。结论如果胸外科手术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手术过程中认真操作,手术之后进行严密监测,可以降低次手术的概率。

  • 标签: 胸外科围手术期 二次手术 临床探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茵黄冬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采用WatersC18色谱柱(250mm×4.6n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50500.2),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80nm,柱温30℃。结果黄芩苷进样量在5μg~55μg(r=0.9997)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n=6)。结论本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茵黄冬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 标签: 茵黄二冬胶囊 黄芩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噻唑烷酮类(thiazolidinedion)药物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糖尿病的新降糖药物,其作用于患者脂肪、肝组织以及肌肉组织中的过氧化酶体增殖活化受体,噻唑烷酮类药物会刺激患者脂肪细胞的分化,并且能够有助于增强脂肪细胞以及肌肉的胰岛素的敏感性,抑制肿瘤细胞的增长,从而促进皮肤角质层皮肤的分化逐渐正常,减少肿瘤坏死因子、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目前有许多的文献报道称噻唑烷酮类药物对临床上的皮肤病如银屑病、黑素瘤、多毛症以及血管肉瘤等具有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噻唑烷二酮类 皮肤病 临床效果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单切口锚钉固定和双切口骨隧道技术固定肱头肌远端肌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肱头肌远端肌腱断裂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单切口锚钉固定和双切口骨隧道技术固定进行治疗。结果单切口锚钉固定组远期疗效的优良率高于双切口骨隧道技术固定组,并且并发症少于双切口骨隧道技术固定组。结论单切口锚钉固定治疗肱头肌远端肌腱断裂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少,且疗效较为明确的一种方法。

  • 标签: 肱二头肌 肌腱断裂 锚钉固定 骨隧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定量方法检测同一标本D-聚体之间的结果比较。方法分别用胶体金免疫渗透法和全自动血凝仪上使用的免疫比浊法检测180例门诊及住院病人标本。结果免疫比浊法测定结果阳性率高于胶体金免疫渗透法。结论D-聚体的多种检测方法中,胶体金免疫渗透试验和全自动血凝仪上使用的免疫比浊法都拥有能定量检测、快速、简单、敏感性高等优点,但全自动血凝仪上使用的免疫比浊法相对于胶体金免疫渗透法,易在大多数医院推广使用,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D-二聚体 定量检测 胶体金免疫渗透法 免疫比浊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中孕酮、雌醇水平在先兆流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199例来院就诊的早期妊娠妇女血清中孕酮和雌醇的含量;结果正常妊娠组孕酮(P)、雌醇(E2)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明显高于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也高于难免流产组,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继续妊娠组P、E2和β-HCG水平明显高于难免流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孕酮、雌醇水平检测都可作为诊断先兆流产的重要指标,还可以作为先兆流产患者的预后判断和保胎治疗疗效观察的指标。

  • 标签: 雌二醇 孕酮 先兆流产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