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糖尿病患者居家注射胰岛素发生低血糖的原因,提出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102性居家注射胰岛素患者的资料,发现30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探讨居家治疗时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及其护理对策。结果29例患者自觉出现低血糖症状,其中5例家中自备血糖仪,测得血糖低于3.9mmol/l。均通过进食后5-20分钟内好转。1例送医院输注葡萄糖后好转,无死亡病例。结论综合家庭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

  • 标签: 居家注射胰岛素患者 低血糖 原因 不良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患有2型糖尿病低血糖病症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2月到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患有2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对其进行规范治疗和合理饮食控制的方法,并且依托于良好的预后护理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规范化的2型糖尿病低血糖病症的治疗,对患者的病情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患者的血糖也逐渐恢复,具有显著的治疗效率。结论对患有2型糖尿病低血糖的患者进行规范治疗、合理饮食,以及精细地预后护理治疗,可以促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缓解,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应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低血糖 诊断 治疗预后 观察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特点、病因分析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収治的58例新生儿低血糖临床资料,观察该组患儿的病因及治疗效果。结果该组患儿共58例,早产儿37例,占63.79%,围生期窒息儿32例,占55.17%,各类感染10例,占17.24%,奶水摄入量不足或摄入过晚23例,占39.66%,呼吸窘迫综合征15例,占25.86%,硬肿症8例,占13.79%,糖尿病母亲3例,占5.17%,母亲合并妊娠期高血压10例,占17.24%,溶血症1例,占1.72%。经过治疗后50例患儿血糖恢复至正常范围,占86.21%,其余8例经过激素连续治疗24h至48h后逐渐恢复正常,占13.79%。结论对新生儿出生后行常规血糖监测可降低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病率,改善其预后。

  • 标签: 新生儿低血糖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服降糖药致低血糖昏迷临床特点、危险因素,总结诊断、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治疗以胰岛素治疗为主,近期有饮食无规律者11例,运动不合理者5例,4例被误诊为脑血管意外,3例被误诊为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1例误诊为低血糖性脑病,1例死亡。结论口服降糖药致低血糖昏迷易被误漏诊,多存在诱发因素,多见于高龄、长病程者,存在死亡风险。

  • 标签: 低血糖昏迷 降糖药 临床特点 诱发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的急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3年10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73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n=35)、实验组(n=38)。参照组给予常规昏迷护理,在此基础上,实验组给予急诊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恢复情况及临床缓解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缓解率为100.0%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2.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可以确保血糖的良好恢复,提高临床缓解率,值得临床选用与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低血糖 昏迷 急诊护理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及其防治策略。方法选取20例住院期间发生低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低血糖的发生与降糖药物使用不当、饮食不合理、运动过量、糖尿病相关知识淡薄及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低等多种原因有关,经治疗及相关知识宣教,患者症状改善,低血糖发生率下降。结论合理选择降糖药物、调制生活方式、加强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宣教等积极有效的措施可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阿卡波糖治疗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6月-2011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5例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患者采用口服阿波卡糖进行治疗,分析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血糖、C肽段含量的变化。结果经过阿卡波糖治疗后,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5.71%;患者治疗后2-3小时内的血糖、C肽段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阿卡波糖治疗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具有显著疗效,副作用少,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卡波糖 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夜间低血糖症的干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6例,实施心理疏导、健康知识教育、临床观察等干预护理措施,观察低血糖症的预防效果。结果26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夜间发生低血糖,发生率为7.69%,2例患者低血糖症及时被发现,早期进行处理,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实施干预护理,能有效预防夜间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并能对低血糖症做到及时发现、及早处理。

  • 标签: 2型糖尿病 老年患者 低血糖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血糖波动因素及动态血糖监测的实际作用。方法收集我院1年之内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血糖仪定时血糖监测,即对患者实施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觉前的血糖监测,观察组患者使用动态血糖系统对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22%,观察组患者的高血糖发生率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高血糖发生率12%,差异为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的方法能够较好的监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妊娠糖尿病 血糖波动因素 动态血糖监测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即时检验血糖仪指尖和静脉全血的血糖检验结果。方法将2014年3月—2014年9月期间在我院诊断、治疗的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全血检测,实验组采用指尖采血检测,比较两组不同方法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血糖检测指标为(9.92±5.04)mmol/L,对照组血糖检测指标为(9.42±4.37)mmol/L,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偏倚率为-1.5%,对照组偏倚率为-13.9%,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即时检验血糖仪指尖和静脉全血检测血糖都能取得良好效果,但是即时检验血糖仪指尖指标更符合要求,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即时检验血糖仪 指尖 静脉全血 血糖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化检测指标对糖尿病早期临床诊断的价值及意义,以及对糖尿病的治疗方法进行讨论。方法将本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80例从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尿清蛋白/肌酐(UALB/Cr)、血清中α1-微球蛋白(α1-MG)、C-反应蛋白(CRP)、血清胱抑素C(Cys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含量,并进行比较,同时分析联合检测与单一检测阳性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尿UALB/Cr、血清α1-MG、CRP、CysC、HbA1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4.6%,显著高于单项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基本控制在10.9mmol/L以下。结论糖尿病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均可于不同时期发生变化,可以作为糖尿病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对糖尿病的早期筛查与治疗,严格控制血糖对保证患者健康以及生命安全的重要意义。

  • 标签: 血糖 糖尿病 临床治疗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5-15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5期
  • 机构: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一项有关糖尿病治疗的新研究称,他们让大鼠服用改造过的表达GLP-1的乳酸杆菌,得到了意想不到的降血糖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罗西汀与认知领悟疗法结合治疗社交恐惧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到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68例社交恐惧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药物组(单纯帕罗西汀治疗)和联合组(帕罗西汀与认知领悟法结合治疗),每组各34例。结果药物组患者在治疗后显效率为76.4%,总有效率为91.2%均明显低于联合组的显效率88.2%和总有效率97.1%。结论帕罗西汀与认知领悟疗法结合治疗社交恐惧症比单纯药物治疗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帕罗西汀 认知领悟疗法 社交恐惧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检测现状。方法2014年1月—2014年12月间选取本地3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有快速血糖仪(便携式),以自行设计的“自我检测现状调查表”调查患者血糖自我检测现状。结果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为良好者仅占20﹪(60/300);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检测现状监测频率、时间不科学者占80.33﹪(241/300),未明确血糖控制目标者占30.67﹪(92/300),未妥善保管血糖仪、血糖试纸者占24.67﹪(74/300),未正确操作血糖仪者占23.33﹪(70/300);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检测主要影响因素为不够重视自身疾病,仪器、试纸保管知识缺乏,嫌麻烦、觉得没有必要。结论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自我监测的依从性,有利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

  • 标签: 糖尿病患者 血糖自我检测 现状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糖、血脂异常流行病学和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间139例体检患者,对所有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进行调查,并分析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男性患者的GLU、TG水平明显高于女性,LDL-C、HDL-C水平明显低于女性,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男性和女性TC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男性患者的GLU、LDL-C异常率与女性比较无明显异常,两者比较P>0.05;女性TG、TC、HDL-C异常人数明显低于男性,两者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随着年龄不断增高患者血糖异常人数不断增高,TG水平在36~55岁患者中异常率最高,TC在65岁以下的患者中异常率岁年龄增高而增高,但在65岁以上的患者中则呈现降低趋势。35岁以下的人群血脂、血糖异常率要明显偏低。结论影响血糖、血脂水平的因素非常多,加强对危险因素进行防控是非常有必要的。

  • 标签: 血糖 血脂 异常现状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内感染新生儿血糖代谢异常在临床上的发生率以及宫内感染程度对于新生儿血糖代谢影响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期间宫内感染新生患儿75例作为试验组,同期选取了正常新生儿75例作为对照组,对试验组患儿在出生后的24h、72h分别进行血样检测,并对这75例患儿进行临床观察,注射葡萄糖点滴,对这两组新生儿的血糖代谢异常发生情况作出相关记录。结果试验组新生患儿在血糖代谢方面的差异不明显,但是试验组新生儿在血糖代谢异常的发生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的血糖代谢异常,对于重度感染的宫内新生儿血糖代谢异常的发生明显的高于轻度感染新生儿血糖代谢(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内感染新生儿血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比较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进行治疗。

  • 标签: 宫内感染 新生儿 血糖代谢异常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和田地区具有自然长寿村之称的墨玉县洛浦县的423名老人进行10年随访,探讨社会人口学特征、躯体健康状况、主观幸福感与自然长寿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00年-2010年随访的423名居住在新疆和田地区的维吾尔族居民,分为对照组(随访3年及以上死亡的)338例和生存组(随访10年存活的)84例,随访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饮食习惯、婚姻状况、家族长寿史)、躯体状况(体重指数、血压、日常生活、慢性病史)、对生活是否满意,并比较两组之间的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血糖水平。结果两组在坚持素食、有家族长寿遗传史、无慢性病史、坚持劳动、生活满意度较高、有饥饿史、无吸烟史、多婚、生活满意度、体重指数、收缩压、TC、LDL、ApoA存在明显差别(P<0.05)。结论新疆和田地区老人长寿因素与家族遗传、生活习惯、在婚状态、有饥饿史、较高的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

  • 标签: 社会人口学特征 躯体健康状况 主观幸福感
  • 简介:摘要日常生活中的多种不良情绪都可对血糖调节产生负面影响,导致血糖发生波动。情绪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主观的有意识的体验和感受,具有心理和生理反应的特征。情绪可有多种表现,其中焦虑、愤怒、恐惧、疼痛等,这些都属于不良的情绪。所以,在糖尿病的治疗中,不仅要重视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还必须关注心理治疗。糖尿病病人应时刻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努力保持乐观、豁达、平和、稳定的健康心态,预防和减少各种不良情绪的产生,以使生活质量与治疗效果提高和改善。

  • 标签: 不良情绪 血糖 治疗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