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婴幼儿不同喂养方式对儿童肥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区3~6岁入托儿童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共1000例,其中男600例,女400例;并对其家长发放婴儿喂养方式的调查问卷;然后对其进行体检,根据体检结果使用BMI(身体质量指数)进行评分,并对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母乳喂养儿童肥胖的几率低于其他两种喂养方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时期的喂养方式会对儿童肥胖有一定影响,应提倡母乳喂养。

  • 标签: 喂养方式 儿童肥胖 婴幼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腹主动脉瘤围手术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例儿童腹主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对其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7例患者均行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植入术治愈出院,3例死亡,存活率为70%。结论通过对儿童腹主动脉瘤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配合及护理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及生存率。

  • 标签: 儿童 腹主动脉瘤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术前蒙眼试验对缓解儿童斜视矫正术后全麻苏醒躁动的影响。方法分别选取52例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前实施蒙眼试验,患儿术后安返病房后10min记录小儿全麻术后躁动评分(PAED),10min,20min记录心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安返病房后10minPAED评分,10min,20min心率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前蒙眼试验可减少术后全麻苏醒躁动率的发生,促进患儿安全平稳度过苏醒,同时促进伤口愈合。

  • 标签: 蒙眼试验 儿童 斜视矫正术 全麻苏醒期躁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肾脏肿瘤影像诊断价值。方法2011年1月—2017年2月,医院共采用影像学技术诊断并在术后证实病理诊断儿童肾脏肿104例,均进行过MRI、CT、超声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恶性74例,良性肿瘤30例。超声、CT、MRI的诊断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的特异度、阴性预测值、符合率高于超声,MRI诊断的阴性预测值、符合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特征显示,恶性病灶的假包膜征、T2WI中高与混杂信号、囊变、晕环结节征、超声低回声比重高于良性,恶性病灶匍匐征、脂肪比重低于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势比OR从高到低分别匍匐征、脂肪、晕环结节征、假包膜征、超声低回声。结论影像学技术特别是超声、MRI是诊断儿童肾脏肿瘤的理想技术,需要特别关注匍匐征、脂肪、晕环结节征、假包膜征、超声低回声病灶。

  • 标签: 肾脏肿瘤 儿童 影像学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保健护理对儿童成长和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进行保健工作的健康儿童10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性保健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有针对性且合理的儿童保健护理干预措施,分析两组儿童的体质量、身高、儿童的适应性、语言及精细动作等神经发育情况,并对两组儿童家长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的儿童的体质量、身高、语言、适应性及精细动作与对照组相比,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儿童家长的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0.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6.73,P<0.05)。结论儿童保健护理可以有效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提高儿童家长的满意度。

  • 标签: 儿童保健护理 儿童成长 家长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保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费政策的实施及调整对流动儿童保健服务的影响,为政府制定卫生保健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以上海市徐汇区0~3岁年龄段流动人口儿童为调查对象,对其母亲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儿保免费政策实施后,流动儿童家庭对于儿童保健服务的知晓率、保健卡建卡率及系统管理率均较前有了显著提高,免费政策调整后流动儿童家庭的儿保系统管理率有了显著下降,回到了政策实施前的水平。结论为流动儿童家庭提供免费政策可提高流动儿童的儿保系统管理率。

  • 标签: 流动儿童 儿童保健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免费政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妇女在妊娠期间最常见的口腔不适症状,并分析病因,根据患者日常的口腔护理方式来提出治疗与预防措施。方法随机抽取300余例在岳西县人民医院及岳西县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妊娠妇女最常见的口腔不适症状为牙龈出血,约占孕期口腔不适症状的77%。孕前有没有进行相应的口腔检查与治疗与孕期是否出现口腔不适症状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孕前进行口腔检查与治疗以及孕期合理地进行口腔健康维护可有效的减少妊娠牙龈出血(牙龈炎)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患儿的耐药菌。方法抽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302例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分别制备患儿血液标本、脑脊液标本、分泌物标本、尿液标本、痰液标本等送检,严格遵循《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患儿的临床标本行细菌分离培养。观察患儿的耐药菌类型。结果本组302例住院患儿细菌培养结果显示,130例检出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占比40.05%,79例检出MRSA,占比26.07%,50例检出产ESBLS大肠埃雷伯氏菌,占比16.56%。<6个月患儿细菌分布以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MRSA为主,6个月~1岁患儿细菌分布以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MRSA为主,2~4岁、5~9岁患儿细菌分布以MRSA为主。住院患儿对呋喃妥因、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66.25%、86.25%。多西环素、庆大霉素等抗抗生素的耐药率较低。结论住院儿童感染细菌以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MRSA为主,耐药菌株逐渐增多,医院应注意抗生素滥用。

  • 标签: 住院患儿 耐药菌 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MRCP在儿童Caroli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采用MRCP诊断方法。结果大小不等的囊/柱状异常信号影,通过MRCP重建可以看出多发囊柱状影会沿着胆管分布,可见存在点状流空血管信号影。肝外形稍欠规则,肝脏大小尚正常,肝内见多发囊状异常信号影,MRCP显示病灶呈囊状不规则扩张,病灶部分呈囊状,部分信号T2偏低,且形态欠规则,边界模糊不清晰,肝门见小淋巴结影,肝内血管影清晰;胆囊内胆汁淤积,肝外胆管未见明确异常。双侧胸腔见少许积液,脾门区可见两枚结节状软组织影。结论MRCP影像学诊断为Caroli病诊断提供了最佳的影像学效应,确保了疾病治疗工作的高效开展。

  • 标签: MRCP 儿童 Caroli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体表脓肿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14—2017年我科收治的133例体表脓肿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儿童体表脓肿133例,平均男女比例1.221,3岁以下发病比例达58.65%。发病原因多数不明,临床表现不典型。脓肿的脓液培养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等)。结论儿童体表脓肿的发病年龄集中在3岁以下,多数原因不明,并且无明显发热病史。诊断性穿刺利于临床诊断,抗生素应覆盖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并根据病因和微生物学检查调整用药。

  • 标签: 脓肿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武威市凉州区3~6岁儿童的乳牙龋齿患病情况,为卫生部门的后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院抽签选取武威市凉州区第一幼儿园3~6岁622名儿童,男性315名,女性307名。对其乳牙龋齿患病情况进行相应的检查,主要检查3~6岁儿童乳牙龋病患病情况、3~6岁儿童不同牙列以及牙位患龋等情况,随后进行记录且存档,同时采取统计学科学处理。结果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其儿童乳牙龋病率不断提高,3岁儿童儿童乳牙龋病率仅为43.20%,而6岁儿童的儿乳牙龋病率高达为50.48%,上下颌右侧V患龋率最高,为34.57%,Ⅲ患龋率最低,为8.04%,上下颌左侧V患龋率最高,为34.24%,Ⅱ患龋率最低,为3.22%。结论武威市凉州区儿童乳牙患龋率还是明显偏高。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加强领导,进一步加强口腔健康知识宣传。还必须采取措施让患儿及时得到充填治疗,提高乳牙患龋充填率,以避免乳牙龋对儿童继替恒牙和恒牙列造成不利影响,影响到儿童的生长发育。

  • 标签: 3~6岁 儿童 乳牙龋齿
  • 简介:摘要目的就影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本辖区2016年3月—2017年5月间居住的适龄外来儿童50例为本次研究观察组,另选取50例当地儿童为本次研究对照组,同时给予两组儿童父母健康宣教,分别对干预前后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通过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观察组疫苗接种率以及知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是通过相应的干预后,观察组在DPT(白百破疫苗)、BCG(卡介苗)、OPV(脊髓灰质炎疫苗)以及全部知晓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在计划免疫工作当中,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应当对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接种率,进而保证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

  • 标签: 流动儿童 计划免疫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近视原因及预防保健措施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60例儿童近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病例资源进行回顾分析,以进行儿童近视的原因及其预防保健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分析显示,年龄、饮食与营养、遗传等因素与儿童近视发生之间有着相关性,并且在根据儿童近视原因采取针对性预防保健措施后,其治愈率达到95.9%。结论年龄、饮食与营养、遗传等是儿童近视的主要原因,根据儿童近视原因采取针对性预防保健措施,能够有效提升近视儿童治愈率,减少儿童近视发生率。

  • 标签: 儿童 近视 原因分析 预防保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振动反应成像(VRI)在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更科学、有效诊断儿童哮喘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我科室确诊的支气管哮喘儿童135例,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分别于舒张试验前后行肺功能及VRI检查,探讨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舒张试验阳性组87例,阴性组48例。舒张试验阳性组舒张后MEF面积、EVP同步性、干啰音、总评分较舒张试验前明显改善,且各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舒张试验阴性组各单项指标仅最大振动值、EVP同步性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其余项有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VRI在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提供相关客观指标。

  • 标签: 哮喘 肺功能 振动反应成像 肺部定量数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瘫儿童采取综合康复治疗的方法与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在2016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30例脑瘫患儿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5例,其中传对照组采取传统康复治疗方式,实验组采取综合康复治疗方式,对康复效果加以对比。结果在临床中给予脑瘫患儿不同康复治疗,其治疗效果不同,经过对脑瘫儿童综合功能评定表的评定得知,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给予脑瘫儿童患儿行综合康复治疗的方式,可提高治疗效果,在日后临床治疗中可大力推广。

  • 标签: 脑瘫 原因 综合康复 传统治疗 对比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于地震后儿童伤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近期(2015年9月—2016年9月时)地震后儿童伤者共计33名,采取常规护理模式为对照组。2016年10月我院开展心理护理干预,针对(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时)收治另37名地震后儿童伤者为心理组。将两组儿童伤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及可正常上学、生活儿童比例对照。结果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护理组地震后儿童伤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3个月随访后可正常上学、生活儿童伤者护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地震后受伤儿童极易发生心理焦虑、抑郁的不良心理因素,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使伤后儿童可正常生活、学习,值得临床早期推广。

  • 标签: 地震后 儿童伤者 心理护理干预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儿童保健工作中应用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模式的效果作探讨。方法研究中纳入对象为我社区2016年1月—2017年12月接收的体检儿童200例,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组为两组儿童均用常规保健服务,观察组100例儿童亦用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等待时间、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儿童等待时间(26±5min)短、家长满意度评分(86.94±10.41分)高,与对照组(57±4min)、(86.94±10.41分)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将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模式应用于儿童保健工作中的效果更佳。

  • 标签: 儿童保健 一站式儿童保健 服务模式
  • 简介:摘要约10%的人在日常生活时都会受到肾结石的影响,妊娠期间的女性也不例外。超声检查是诊断妊娠肾结石首要的方法,是金标准。妊娠的急性肾绞痛影响到母亲和胎儿的安全。因此,需要被特别关注。保持输尿管通畅和缓解疼痛是首要的治疗方法,预防结石导致的梗阻与感染也很重要,如果保守治疗失败但没有出现感染,应使用输尿管镜或者肾盂造瘘管通畅输尿管。冲击波碎石术和经皮肾镜取石术在妊娠是禁忌的。

  • 标签: 妊娠 肾结石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在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一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围术的护理方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行ERCP联合LC一治疗的7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应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在胃肠功能恢复时长、排气时长、住院时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水平方面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其观察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行ERCP联合LC一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围术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患者康复时长,提高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腹腔镜 围术期 护理 胆囊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短时遮盖和全天遮盖疗法对儿童单眼性弱视的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对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诊断为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患儿,依据采用的单眼弱视遮盖疗法不同分为每天短时6h组和全天24h组。同时根据弱视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弱视进行分析。随访监测12个月以上,对患儿弱视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及统计学分析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两组间弱视程度,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有效率和治愈率。结果共完成监测单眼弱视患儿80例(80眼),其中短时遮盖组43例(43眼),全天遮盖组37例(37眼)。短时遮盖组治愈率62%,全天遮盖组治愈率64%,两组间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4,P=0.685)。短时遮盖组有效率88%,全天遮盖组有效率89%,两组间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3,P=0.908)。轻度、中度及重度弱视患儿中,短时遮盖组与全天遮盖组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的全天遮盖疗法比较,短时遮盖疗法对于儿童单眼弱视治疗效果相近。

  • 标签: 弱视 儿童 遮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