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临床和环境鲍不动杆菌分离株的耐药性与分子流行特征。方法在2016年11月—2017年10月一年中,定期对三个监护室病人外围环境采样并分离出此菌;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药物敏感实验。结果3个监护室病人外围环境剔除重复菌株共采集标本3939份,共分离出此菌115株,其中呼吸科监护室分离率(5.4%)高于外科监护室(2.4%)和神外监护室(2.6%)(P<0.001)。多黏菌素抗生素敏感率(67%)相对较高,其余普遍较低。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药物敏感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360例心绞痛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181例,研究组17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药物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氯吡雷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心绞痛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发作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绞痛患者给予常规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药物联合氯吡雷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持续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心绞痛 氯吡格雷 扩张冠状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吡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12月治疗的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在氯吡雷的基础上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有所降低,其中治疗后7d与治疗后14d的实验组患者评分与对照组不同程度降低,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0.00%)。结论氯吡雷联合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脑细胞及神经的功能,降低患者致死致残率。

  • 标签: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 脑梗死 临床疗效 血脂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下切除术后预防复发使用月乐的效果。方法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抽取我院60例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下切除术后患者,随机法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预防过程中运用月乐,对照组预防过程中运用避孕药。结果实验组术后6个月子宫内膜厚度、术后12个月子宫内膜厚度、术后12个月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子宫内膜厚度,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下切除术后复发预防过程中使用月乐,效果理想。

  • 标签: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下切除术 复发 曼月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阿司匹林与氯吡雷联合治疗对心肌梗死病人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6例我院在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在确诊之后均给予常规治疗。8例对照组病人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另外8例实验组病人则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雷治疗。结果实验组病人的治疗效果似乎优于对照组病人。两组病人各项指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肌梗死病人临床治疗中,使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雷治疗可能会提升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但因本次例数太少,还需要继续观察。

  • 标签: 心肌梗死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病死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雷治疗脑梗塞102例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过治疗的脑梗塞病人102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人,对照组给予病人单一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给予病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雷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NIHSS评分和Barthel评分。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NIHSS评分和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雷治疗脑梗塞效果很好,值得推广。

  • 标签: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脑梗塞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2型糖尿病运用列美脲治疗效果和药理。方法在2017年2月-2018年1月,在我院选取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单盲法和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位两组,对照组采用列喹酮治疗,观察组采用列美脲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并对药理进行研究。结果在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FPG、2hPG、HbA1c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FPG、2hPG、HbA1c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6%)低于对照组(20.0%),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列美脲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2型糖尿病 格列美脲 药理分析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利伯精神康复技术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1月内收诊的7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精神康复技术,研究组采用利伯精神康复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NOSIE评分、SCL-90评分以及IPRO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方式康复指导后,研究组各项指标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伯精神康复技术在慢性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 慢性精神分裂症 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纽护理模式对胃肠手术后肠梗阻患者舒适度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9月收治的90例胃肠术后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纽护理,对两组患者舒适度及心理状态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护理前的HAMA、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为95.56%,较对照组66.67%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纽护理模式能改善胃肠手术后肠梗阻患者心理状态,也能提高患者舒适度。

  • 标签: 纽曼护理模式 胃肠手术 肠梗阻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氯吡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96例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本市某三甲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使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氯吡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就治疗有效率,对照组为79.2%,治疗组为95.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患者LVEF、PAR,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患者血管再通率和再闭塞率,治疗组分别为79.2%、31.2%,对照组为54.2%、47.9%,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不良反应率,对照组为35.4%,治疗组4.2%,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急性心肌梗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急性脑梗死采取阿司匹林联合氯吡雷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6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其中32例单纯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纳入对照组。32例纳入研究组,采用“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雷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I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采取阿司匹林联合氯吡雷治疗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同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诊断标准 生活能力 神经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氯吡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对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血脂水平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确诊为脑梗死的72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氯吡雷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两周。两周后观察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及监测血脂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受试者的血清TC、TG水平较服药前均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下降更多,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氯吡雷和阿司匹林肠溶片可降低血脂水平,对脑梗死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肠溶片 脑梗死 临床疗效 血脂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治疗脑血栓患者的过程中氯吡雷联合阿托伐他汀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血液流变学与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50例,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氯吡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每组各25例,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凝血功能各指标变化、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变化情况和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APTT、PT、D-D、FIB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联合氯吡雷与阿托伐他汀应用于治疗脑血栓患者的过程中的效果较为理想,且安全性能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氯吡格雷 阿托伐他汀 脑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剂量氯吡雷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心内科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剂量氯吡雷治疗,观察组采用大剂量氯吡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不同时间点的血小板活化情况、血小板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PCI治疗后6h、12h、24h的糖蛋白Ⅱb/Ⅲa、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CD61水平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PCI治疗后6h、12h、24h的血小板聚集率、P选择素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而血小板抑制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大剂量氯吡雷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聚集,发挥良好抗凝效果,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治疗 氯吡格雷 大剂量 血小板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中行瑞列奈片进行治疗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情况。方法择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划分为A组、B组,分别60例。A组常规治疗;B组常规治疗+瑞列奈片治疗,统计并对比分析临床疗效以及用药安全性情况。结果经过不同方式治疗后,B组临床疗效以及用药安全性情况均显著优于A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选择瑞列奈片治疗的效果确切,低血糖等发生率较低,应当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低血糖 瑞格列奈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来氟米特联合氯吡雷治疗IgA肾病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IgA肾病患者30例以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来氟米特联合氯吡雷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观察治疗效果,并统计24h尿蛋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24h尿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IgA肾病应用来氟米特联合氯吡雷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

  • 标签: IgA肾病 来氟米特 氯吡格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氯吡雷联合阿司匹林对社区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社区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氯吡雷联合阿司匹林)与对照组(阿司匹林)各180例,评估两组心功能指标与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与每搏量指标均较对照组高,左室舒张末内径较对照组低,研究组有效率(98.33%)高于对照组(94.44%),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氯吡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能促进心功能早期恢复,改善栓塞情况,将动脉粥样硬化控制在合理范围,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 标签: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社区老年冠心病心绞痛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脑梗塞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雷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接收的82例脑梗塞患者,根据用药治疗的措施不同分为单纯组和综合组,每组41例。统计两组患者资料,并且进行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对比。结果综合组的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优于单纯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氯吡雷进行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氯吡格雷 脑梗塞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雷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对照组45例。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雷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上述指标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1.11%)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有效性、安全性均优于单纯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有利于保障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

  • 标签: 冠心病心绞痛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肠溶片 联合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微教学培训模式在护生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进行实习培训的护生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的带教培训模式;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创新性采用微教学培训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护生出科成绩及带教满意度,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护生出科理论成绩为80.43±2.34,实践操作77.78±3.33,带教满意度为80%(40/50);观察组护生出科理论成绩为92.89±3.21,实践操作88.99±3.21,带教满意度为96%(48/50),两组数据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教学培训模式在护生规范化培训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显著提升护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度及操作能力,并提升带教满意度,提升医院的整体带教质量,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微格教学 护生规范化培训 出科成绩 带教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