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针极肌电图检查,探讨电针频率2/100Hz的疏密波治疗肩周炎冻结期愈后情况。方法测定肩周炎冻结期治疗前、后肩背部肌肉针极肌电图的异常自发电位。结果120例肩周炎冻结期患者电针治疗后肩背部肌肉针极肌电图异常自发电位频率明显衰减。结论肩周炎冻结期患者通过检测肩背部肌肉针极肌电图异常自发电位,证实了电针频率2/100Hz的疏密波治疗的疗效。

  • 标签: 肩周炎冻结期 电针频率2/100 Hz的疏密波 针极肌电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加味阳和汤治疗冻结肩阳虚寒凝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本科室进行冻结肩阳虚寒凝证治疗的50例病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年3月-2017年11月。根据随机的方式将病例分为参考组和实验组,每组25例。参考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参考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中医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参照组肌力、关节活动度、日常活动、疼痛评分均低于实验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味阳和汤治疗冻结肩阳虚寒凝证,效果理想,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冻结肩阳虚寒凝证 加味阳和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封闭、针刀松解、手法治疗冻结肩疗效。方法88例冻结肩患者采用痛点封闭、对功能障碍的痉挛肌腱针刀松解、手法恢复肩关节各方向最大功能。结果88例患者一次治愈55例(62.5%),显效23例(26.13%),好转10例(11.36%),总有效率100%。

  • 标签: 封闭 小针刀 手法 冻结肩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11期
  • 机构: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通过植入癫痫病人颞叶的电极阵列,能以接近大脑形成认知的速度破译其脑电图信号,并进一步分析神经元对视觉刺激的反应,进而准确判定特定时间段的视觉刺激图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不同PEEP水平下的换血速度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得出结论在使用高水平PEEP下为患者实施换血治疗,需要减慢换血速度,避免或减少换血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换血过程的安全。

  • 标签: 不同水平PEEP 换血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冻结肩患者予以无痛性肩关节松解术与内热式针灸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门诊的冻结肩患者中,抽取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实施无痛性肩关节松解术与内热式针灸联合治疗,观察其结果。结果100例患者经治疗后,均获得显著的疗效,其中治愈率达到80.0%,有效率为20.0%,无效率为0.0%。结论对冻结肩患者予以无痛性肩关节松解术与内热式针灸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价值颇高,建议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冻结肩 无痛性肩关节松解术 内热式针灸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巧用输液器点滴系数之比来计算输液速度,简化计算程序,缩短计算时间。方法甲、乙、丙三人分别用传统计算输液速度的方法所花费的时间与用输液器点滴系数之比计算输液速度所花费的时间进行比较。结果甲、乙、丙三人用输液器点滴系数之比计算方法所花费的时间均短于用以传统方法计算所用的时间,此方法简便、节省时间。

  • 标签: 输液器 点滴系数之比 计算 输液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结核所致气道狭窄患者行气管镜下冷冻结合球囊扩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结核所致气道狭窄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气管镜下冷冻结合球囊扩张治疗,评价和分析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30例患者的临床病症均有所缓解,气道内径出现显著增宽,其中24例患者气管完全复张,6例患者气管部分复张,待治疗一个月之后,治愈14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为96.67%。结论通过对支气管结核所致气道狭窄患者行气管镜下冷冻结合球囊扩张治疗,配合患者的实际病程和疾病病情特征来制定治疗方案,可显著增强治疗疗效。

  • 标签: 冷冻 球囊扩张术 支气管结核 气道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小儿急诊输液速度的临床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收集我院诊治的急诊输液患儿56例,分析影响小儿急诊输液速度的临床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影响小儿急诊输液速度的因素主要包括体位、输液距离、患儿情绪。结论小儿急诊输液过程中会因为体位、输液距离、患儿情绪等多方面因素对输液速度造成影响,掌握其影响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小儿急诊 输液速度 体位改变 输液距离 情绪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指标对肝硬度值变化的影响。方法研究3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间隔1-33周分别检测瞬时弹性探测仪(Fibroscan,FS)肝硬度值,及血清ALT、AST、GGT、ALB、GLO和TBIL等。分析患者肝硬度值变化与年龄、肝功能变化幅度间的相关性,以及年龄、初始肝功能指标与肝硬度值变化速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ST、GGT、GLO、TBIL、DBIL的变化幅度,以及年龄均与肝硬度值变化幅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初始ALB、TBIL和DBIL水平,与肝硬度值变化速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0.3661,0.5225,0.5746;P<0.05)。结论炎症程度对肝脏硬度值的检测有明显的影响;初始ALB越低,TBIL和DBIL水平越高,肝硬度值变化越快。

  • 标签: 瞬时弹性探测仪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单纯控制胎头娩出速度实施助产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40例阴道分娩生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20例,其中,对照组生产过程中采取常规阴道助产保护措施,观察组生产中采用单纯控制胎头娩出速度助产保护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会阴撕裂及生产时间、产后出血、住院时间等情况,以进行效果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会阴撕裂发生率为19.2%,对照组为40.8%,且观察组患者会阴撕裂程度及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均比对对照组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意义,观察组助产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单纯控制胎头娩出速度实施助产能够有效减少且减轻患者会阴撕裂,同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具有较好效果。

  • 标签: 单纯控制胎头娩出速度 助产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处理速度对胎盘早剥临床结局的影响,旨在降低对母儿的危害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收治的25例的胎盘早剥患者的完整资料。结果25例中轻度胎盘早剥16例,重度胎盘早剥9例,首发临床征象至处理时限为分别为30~150min及30~750min。院外胎盘早剥16例,院内发生胎盘早剥9例。本组新生儿死亡1例,胎死宫内1例,子宫胎盘卒中3例。结论临床处理时限是影响胎盘早剥轻重程度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产科和围产结局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胎盘早剥 处理速度 产科结局 围产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补液速度的选择。方法随机将112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补液速度进行补液,观察组按照休克指数公式所得速度进行补液,急救完成后比较观察两组复苏情况和补液准确率。结果实验组补液准确率为92.73%,明显优于对照组(76.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休克指数公式所得速度进行补液,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创伤性休克 补液 急救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的补液速度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创伤性休克患者均给予积极的急救护理,对照组的补液速度是依据患者入院时休克情况设定的补液速度,之后不予更改;观察组则按照休克指数公式计算出的不同补液速度,随时对创伤性休克患者的补液速度进行调整;比较两组休克患者采用不同补液速度护理后的抗休克情况及补液速度准确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抗休克良好51例,复苏失败4例,其补液速度准确率达到92.7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例,13例,76.3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其补液速度依据休克指数的变化进行调整,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抗休克情况及补液速度准确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创伤性休克 护理 补液速度 休克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时不同的注药速度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07-2011年间收治的60例需要实行麻醉给予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男性40例,年龄在15-64岁之间,女性20例,年龄在18-69岁之间,所有患者均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20例,B组20例,C组20例,对三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注药速度进行麻醉,对三组患者不同注药速度所产生的麻醉效果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通过对患者实行不同的注药速度进行麻醉,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也有较大的不同,对患者采用10-20秒的注药速度可以保证患者麻醉的安全性,而15-20秒的主要速度可以保证患者的心血管状态更加稳定,对于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较大的帮助。结论在对患者实行麻醉的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麻醉的注药速度,以最大限度的减轻患者的痛苦,并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机率。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注药速度麻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