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新入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只采用脑卒中常规的内科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和急性期良资位摆放。对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出院时偏瘫肢体的肌力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出院时偏瘫肢体肌力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及急性期良资位的摆放可改善偏瘫肢体的肌力,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功能锻炼 摆放良资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伤科病人功能锻炼的护理与指导方法。方法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对骨伤科病人功能锻炼的护理与指导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功能锻炼可避免或减轻骨伤科病人后遗症的产生,减轻伤病所造成的不良后果。结论正确指导功能锻炼是促进骨伤科病人康复的关键所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对骨科手术病人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主动性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访视前一年(2009年1月~12月)骨科手术病人50例,与访视后一年(2010年1月~12月)骨科手术病人50例,实行访视制度前一年的患者为对照组,访视后一年的患者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主动进行功能锻炼的比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主动进行功能锻炼的比例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对骨科手术病人进行有效访视,能显著提高患者主动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的意识,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术前访视 骨科手术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肩关节活动时间对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时间的影响及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53例乳腺癌住院患者分为早期锻炼组和常规锻炼组,二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治疗及术前健康教育,并分别从术后24h、第3天开始肩关节运动。测量术后1个月、6个月患肢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肢恢复肩关节活动度。结果术后1个月、6个月患肢肩关节活动度与患者术后肩关节活动时间呈正相关。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24h开始进行肩关节活动能缩短患肢功能恢复时间,减少术后患肢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乳腺癌根治术 肩关节活动度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功能锻炼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在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肢体功能锻炼训练,根据瑞典学者Brunnstrom提出的脑血管意外运动障碍的评定方法,15d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基本痊愈75人(62.5%),显效90人(75%),有效112人(93.3%),无效8人(6.7%)。结论早期对偏瘫患者进行肢体的康复锻炼有助于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脑梗死偏瘫肢体功能锻炼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永久起搏器植入手术之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03月入住的120例进行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按照我们制定的循序渐进的恢复方案进行相应的功能锻炼,患者出院之后,按照此方案进行锻炼;对照组患者出院之后按照常规护理,手术之后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是否存在肩部疼痛(手术一侧)以及功能障碍。结果观察组60例患者,手术之后1个月进行随访时发现肩部疼痛患者5例,发生率为8.3%,对照组肩部疼痛者15例,发生率为25%,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关节活动障碍者2例,对照组伴有肩关节活动障碍者5例;手术之后随访3个月,手术一侧肩部稍微疼痛患者1例,发生率为1.7%,对照组肩部稍微疼痛者6例,发生率为1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起搏器手术之后,病人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能够降低手术之后肩部疼痛、活动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起搏器植入术早期功能锻炼临床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A)的术前功能锻炼和康复护理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尚未有深入的总结研究,实验旨在弥补这部分的空白,提高以基层医院为主的各医院针对THA患者的护理水平。方法将对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两组进行对比研究,辅以术后及出院指导,统计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术前三天行康复锻炼患者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术前功能锻炼对THA患者作用明显,应贯彻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早期功能锻炼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当归、川芎、红花、独活、伸筋草等中药熏洗联合等长收缩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84例患者。结果经上述方法治疗2个疗程后,临床治愈17例(20.2%),显效38例(45.2%),有效25例(29.8%),无效4例(4.8%),总有效率95.2%。结论中药熏洗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 标签: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中药熏洗 功能锻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盆底肌肉锻炼-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2月到2012年4月来我们盆底康复门诊,进行盆底肌肉锻炼-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5~26次的100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病人作为观察对象,把疗效评定分为4类显效、有效、微效、无效。结果100例病人治疗5~26次的总有效(显效+有效)率为78%;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10~15次者疗效较好;盆底肌肉锻炼42天以上者疗效较好。结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10~15次的疗效确切,加上盆底肌肉锻炼42天以上者疗效更好。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肌肉锻炼 生物反馈 电刺激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茶碱缓释胶囊、噻托溴铵、舒利迭、肺功能锻炼治疗中重度缓解期COPD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肓的方法将110例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茶碱缓释胶囊、噻托溴铵、利迭(50/500ug),同时每天进行适度肺功能锻炼。对照组给予茶碱缓释胶囊、噻托溴铵,同时每天进行适度肺功能锻炼。综合应用肺功能测定(IC为一项重要观测指标)、呼吸困难评分、SGRQ评分、急性加重次数、6MWT、动脉血气分析等综合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IC、IC/TLC,生活质量评分、呼吸困难评分及6MW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联合使用茶碱缓释胶囊、噻托溴铵、舒利迭,配合肺功能锻炼,可以更好的改善肺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减少急性加重次数,从而提高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中重度COPD缓解期 噻托溴铵 舒利迭 茶碱缓释胶囊 肺功能锻炼 肺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下基层锻炼是医学高级职称评审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体现晋升人员专业技能、科研能力、学术水平、指导带教能力以及在本专业领域患者认知度的综合评价。又是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进行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通过对职称晋升人员下基层锻炼现状的探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对于进一步完善评审过程、评审质量、提升评审部门及专家的权威性以及深化医疗卫生系统的职称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高级职称基层锻炼问题探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的护理和康复锻炼。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80例慢性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营养护理、氧疗护理、用药护理及康复训练等。结果40例患者均症状好转出院,患者呼吸功能及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结论持续有序的护理对COPD患者的康复和预后十分重要。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护理 康复锻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线粒体一直被认为是细胞能量生产和代谢工厂,正常的线粒体功能是维持器官的正常功能和细胞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需要高能量代谢的骨骼肌和心肌尤为重要。线粒体相关疾病的形成及其分子生物学诊断需要临床和实验室的检测。线粒体疾病的基因双重性,多器官系统特征以及广泛的可识别表型是目前临床诊断所面临的挑战。为了克服这些临床诊断障碍,实验室对线粒体多方面的评价可以提供相对充足的证据,包括血液学,组织化学分析手段,神经影像分析,刺激实验检测,组织和细胞的酶学分析以及DNA检测(MancusoM.,2009)。本文就线粒体的功能性评价方法作以下综述,为临床线粒体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可行的方法学手段。

  • 标签: 线粒体 呼吸链 功能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