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01月至2014年08月收治的88例脑梗塞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43例患者从患者入院病情稍微稳定以后,就开始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的45例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半年以后的身体恢复情况。结果护理组脑梗塞患者的功能恢复率达到了87.50%,而对照组脑梗塞患者的功能恢复率只达到了62.50%,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梗塞患者实施针早期护理干预有很好临床效果,对脑梗塞患者的语言、肢体的康复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脑梗塞患者 语言康复 肢体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应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分析将2013年4月到2014年6月间58例脑卒中者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常规组,均为29例。常规组采取一般性护理干预康复组在一般性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3个月一疗程,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康复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瘫痪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意义深远。

  • 标签: 脑卒中 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锻炼和康复护理对手深度烧伤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烧伤外科住院治疗的手深度烧伤患者100例,包括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按专科疾病治疗原则给予局部和全身治疗,积极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病情稳定后对照组进行常规基础护理及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额外制定系统的康复护理方案,包括康复锻炼(创面护理、瘢痕挛缩、体位摆放、手关节活动训练)和心理护理等。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的手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手部深度烧伤患者制定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利于患者的手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康复护理 干预 手深度烧伤 功能恢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康复的影响。方法将312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产妇的康复情况。结果两组产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压疮发生率、乳房胀痛及拔尿管后排尿时间等差异有明显的对比(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产妇的康复

  • 标签: 剖宫产 心里状况 疼痛程度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脑卒中社区康复护理服务模式。方法分析本市脑卒中社区家庭康复现状,并提出社区康复模式建立的方法成立脑卒中社区康复小组,建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网络管理系统和制订社区脑卒中康复服务内容。结果脑卒中社区康复护理服务模式的建立,使脑卒中患者从入院到回归家庭社区都有康复治疗组成员进行跟踪治疗随访,能得到及时、系统、有效的康复治疗。结论脑卒中社区康复护理服务模式的建立,保障了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连续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 标签: 脑卒中 社区康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偏瘫患者康复中发挥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64例脑梗塞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早期护理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肢体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讨论对病情稳定的脑梗塞偏瘫患者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脑梗塞偏瘫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锻炼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有效性。方法本组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脑出血病例,共53例,采用采用综合疗法,并进行肢体功能康复锻炼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护理后偏瘫肢体改善及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情况。结果经护理干预后,本组53例患者均偏瘫肢体有明显改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一定的恢复。结论早期采取积极全面的康复护理,对提高脑出血患者生活能力,以及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脑出血 肢体功能 康复锻炼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护理与人性化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2年6月-2015年6月以来收治的63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31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2例,康复及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16.93±7.1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4.21±7.52)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751,P=0.0001<0.05)。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及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脑梗塞 早期康复护理 人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及探讨早期舒适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神内一科201303—201403脑卒中偏瘫患者214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07例患者只采用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107例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我科针对脑卒中偏瘫病人特别制定的舒适护理模式。结果经过舒适护理干预后的观察组脑卒中偏瘫患者无论是并发症还是后遗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舒适护理的实施,明显减少了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促进了病人早期康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危妊娠孕产妇护理应用心理干预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高危妊娠孕产妇96例患者进行总结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48例。观察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应用心理干预,参照组则进行一般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参照组干预后负面情绪总发生率(31.25%)明显高于观察组(8.33%),存在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产程为(356.6±117.3)min,新生儿Apgar评分为(9.1±0.5)分,均明显优于参照组(547.1±213.3min,7.8±0.6分),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减少高危妊娠孕产妇产后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发生,缩短产妇分娩时间,提升婴儿质量。

  • 标签: 高危妊娠 孕产妇 心理干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护理干预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社区慢性疾病老年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数字编号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和综合组,每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护理干预模式,综合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1%低于综合组护理满意度93%,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综合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 标签: 社区护理干预模式 老年慢性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7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经常规治疗后予以康复护理,并对6个月后的病情状况进行记录。结果患者在6个月后进行复诊,其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控制,相关指标均存在一定的恢复。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康复护理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在慢阻肺患者康复依从性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9月期间呼吸内科收治慢阻肺住院患者3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0人,观察组按综合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对照组按传统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临床效果以及患者和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复发住院人数、抑郁焦虑人数、SGRQ量表评分各项评分(日常生活评分、社交活动评分、抑郁焦虑评分均小于对照组,掌握康复知识人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和家属非常满意率、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慢阻肺患者应用临床效果较好,康复依从性应用价值较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高,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传统护理 慢阻肺 康复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在新生儿脐部护理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正常分娩的新生儿87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常规脐部护理干预模式,而研究组新生儿则采用脐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并分别比较和分析两组新生儿的临床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新生儿脐窝潮湿9.30%、脐部红肿4.65%、脐部感染4.65%、脐部渗血2.33%的发生比率均显著降低;研究组新生儿的很满意率62.79%、总满意度97.67%均明显提高,而不满意率2.33%则明显降低,并且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对于减少新生儿脐部不良事件的发生,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改善和提升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脐部护理 优质护理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输尿管镜取石术患者应用全程护理干预模式护理效果,以丰富临床经验。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收并将进行输尿管镜取石术的患者300例,根据入院治疗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措施,观察组则运用全程护理干预模式。经护理后,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输尿管镜取石术患者应用全程护理干预模式提高了护理满意率,同时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治疗推广。

  • 标签: 全程护理干预 输尿管镜取石术 应用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度洛西汀对后抑郁焦虑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后抑郁焦虑的4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在接受脑血管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度洛西汀,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8w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汉密尔顿抑郁和焦虑量表(HAMD、HAMA)评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的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HAMD、HAMA评分减少的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度洛西汀治疗后抑郁焦虑是有效的,而且对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有一定的作用。

  • 标签: 抑郁 焦虑 卒中 治疗 度洛西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康复科2013年4月-2014年6月共收治的急性脑血栓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结果经两组患者护理后统计,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明显优于对照组(73%);研究组病人护理满意程度与治疗等各个方面均由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提高急性脑血栓患者的康复路,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这表明将康复护理纳入脑血栓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急性脑血栓 康复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中期,机体的免疫功能产生的反应有脑功能以及机体的免疫功能逐渐的失效。脑功能的退化会造成机体的反应逐渐的迟钝,机体的免疫功能的逐渐失效会使机体受到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增大。但是中后期免疫系统对机体不同器官产生的反应是双相的。中期因为机体的免疫系统逐渐的失效,机体对于外界细菌、病毒的阻挡功能下降,病毒入侵机体,引起机体患各种炎症。其中尤以肺炎为主,肺炎加剧对机体的免疫系统的破坏,这是造成机体死亡的关键。本课题研究机体中后期免疫系统产生的反应,机体因为免疫系统的失效产生的各种病症,以及对机体实施的救助手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及探讨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收集2013年10月—2015年5月我院接诊的患股骨骨折的60例老年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n=30例)与研究组(n=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的焦虑与抑郁情绪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 股骨骨折 综合护理模式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