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氧化应激是近年来关于肿瘤形成及影响因素研究热点,氧化应激损通过细胞新邵转导途径,影响细胞基因表达,其产物可促进细胞的增殖分化,最终将导致细胞凋亡减少,甚至过度增殖从而引发肿瘤。本文通过探讨氧化应激损伤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结合抗氧化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揭示肿瘤防治的一新思路。

  • 标签: 肿瘤 活性氧 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生化指标脂肪肝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6月-2014年7月期间诊治的240例脂肪肝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24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两组成员均进行生化检验,观察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直接胆红素、γ‐谷氨酰转肽酶、三酰甘油、碱性磷酸酶、总胆固醇、胆碱酯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随着脂肪肝病情程度的加重,生化指标水平也越高(P<0.05)。结论生化指标脂肪肝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通过检测患者的生化指标能够诊断脂肪肝及判定脂肪肝病情程度。

  • 标签: 生化指标 脂肪肝 发生 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青年人群中ALT升高情况,为这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建议。方法选取在我院体检的青年人(18~35周岁),其中ALT轻度升高(40~80U/L)者4604人,其中有复测结果者980人,分析相关检查,了解患者是否进行了药物干预,分析复查结果。结果青年体检人群中ALT升高占11.2%,其中轻度升高占88.1%;在980名患者中446名进行了相关检查,乙肝55名,单纯脂肪肝251名;980患者中403名进行了药物治疗,其中乙肝患者的治疗率达81.8%;980名患者413名恢复正常,治疗组403名患者中228名恢复正常。结论青年人群中ALT轻度升高很常见,即便经过药物治疗,很多人扔不能恢复正常,对于此类患者可能需要综合治疗及长期随访。

  • 标签: ALT 脂肪肝 乙肝
  • 简介:摘要STAT3为转录信号传导子激活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临床学者研究发现,此种信号因子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相关性,STAT3具有持续激活细胞异常增值和恶性转化的特点,能够增强肿瘤的抗凋亡能力,强化肿瘤的耐药性,且能够广泛表达在不同的组织和细胞中,另外,具有调控诸多肿瘤相关的微小RNA的表达,如miR-21miR-181等,本文就对此信号通路进行深入探讨,旨为肿瘤分子靶向基因治疗提供新靶点。

  • 标签: 转录因子 肿瘤转移 肿瘤浸润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乳头瘤病毒多重感染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来院的150例行宫颈组织病理检查的患者,以宫颈的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依据,对患者进行分型,并分析人乳头瘤病毒多重感染在癌前病变、宫颈癌中的分布情况。结果150例患者中,人乳头瘤病毒多重感染阳性患者有65例,占43.3%;阴性有85例,占56.7%。65例人乳头瘤病毒多重感染患者中,癌前病变有32例(鳞状上皮轻度上皮内的瘤变6例、鳞状上皮中度上皮内的瘤变4例、鳞状上皮重度上皮内的瘤变22例),占49.2%;宫颈癌有28例,占43.1%。HPV16亚型30例,其次为HPV52亚型6例。结论人乳头瘤病毒多重感染是癌前病变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必然条件,对人乳头瘤病毒多重感染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进行探讨,能够更好的预防及治疗人乳头瘤病毒多重感染,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多重感染 癌前病变 宫颈癌
  • 简介:摘要NMDA受体(N-methyl-D-aspartatereceptor)是中枢神经系统内广泛分布的一种兴奋性谷氨酸受体,大量的研究表明,该受体对神经发生有重要的作用。脑室下区(subventricularzoon),是成体重要的神经发生区,神经干细胞终身定居于此区。本文将就这两个领域的研究现况和相互联系做相应的分析总结。

  • 标签: NMDA受体 脑室下区 神经发生 神经干细胞
  • 简介:摘要大量研究显示VEGF-C在肺癌的生长、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肿瘤淋巴管生成有关,VEGF-C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本文主要是研究该因子在肿瘤,特别是肺癌中的作用机制。

  • 标签: VEGF- C 肺癌 作用机制 研究
  • 简介:摘要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病,发病快,进展迅速。探讨其发病机制对及时准确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已有大量的研究证实血小板参与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因此血小板也可能参与了手足口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就血小板在手足口病发病中的作用做简单的介绍。

  • 标签: 手足口病 血小板 儿童
  • 简介:摘要分析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病人权益,经济关系,服务态度,业务素质,抱怨情绪五个方面。针对发生的原因,提出增强法律意识,具备良好医德,强化基础训练,规范护士语言,避免正面冲突五项对策。从而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避免和减少护患纠纷。

  • 标签: 护患纠纷 原因分析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I3K、AKT2两项指标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免疫组织技术,对胃癌组织(160例)、癌旁组织(5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30例)中PI3K和AKT2两项指标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胃癌组织中,PI3K/AKT2的过表达,均和淋巴结转移、癌症分化、浸润以及Lauren分型存在明显相关(P<0.05),但和肿瘤大小无显著关联(P>0.05);PI3K、AKT2阳性组生存期相关性存在显著差异;AKT2过表达被视为胃癌预后的影响因子(P<0.05)。结论PI3K/AKT2信号传导通路,诱导胃癌形成和发展,同时参与浸润转移,可作为胃癌患者的晚期事件和预测指标。

  • 标签: 胃癌 PI3K/AKT2 预后
  • 简介:摘要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是局部软组织持续受压,导致组织发生血流障碍,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绝对卧床休息是老年患者首要条件,71%的压疮发生在70岁以上的老年人1身上然而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临床常见的并发症,因此预防压疮是护理老年人工作的重点。

  • 标签: 老年人 压疮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健康需求不断提高,病人维权意识增强,对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提高我院医疗安全质量,学习医疗相关知识,加强医患沟通,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有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对此,本文对医疗纠纷的防范及对策作一下简单的介绍

  • 标签: 医疗纠纷 原因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3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30例胃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14C呼吸法检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96.67%)对照组患者(20.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胃癌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胃炎患者,提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关系。

  • 标签: 幽门螺旋杆菌 感染 胃癌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胃粘膜损伤程度胃癌发生的关系,为诊治和预防胃癌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将300只Wistar大鼠分组,分别给予四种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胃粘膜损伤因素,判定其损伤指数,分析胃粘膜损伤指数胃癌发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粘膜损伤指数胃癌发生率为正直线相关(γ=0.9612,P<0.05)。结论胃癌发生胃粘膜损伤程度在一定范围内是密切相关的。

  • 标签: 胃粘膜 损伤程度 胃癌 实验研究
  • 简介:摘要由于产科工作的特殊性和专业性,孕妇在待产、分娩过程中,病情变化快,预见性难,一旦出现问题,产妇、家属则难以理解和接受,极易引起纠纷。本文就产科护理风险发生原因进行细致剖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产科护理风险防范措施,以减少产科护理纠纷发生,确保母婴安全。

  • 标签: 产科护理原因分析防范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新疆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200例,纳为观察组;选择于我院同期体检科进行检查的健康志愿者200例,纳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Lp-PLA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分析Lp-PLA2?LDL-C、血压、高血压危险分层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高血压分级1级、2级、3级和2级合并冠心病患者Lp-PLA2、LDL-C、hs-CRP水平、血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Lp-PLA2水平LDL-C、舒张压、收缩压以及高血压危险分层之间均呈正相关(r=0.524,0.652,0.513,0.742,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Lp-PLA2水平随患者血压、血脂指标的升高而升高,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标签: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原发性高血压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增强护理人员防范意识,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357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针剌伤情况,并对针剌伤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结果357名临床护士中有272名曾被针刺伤,发生率为77.71%。结论增强防护意识,规范操作及加强管理,可降低临床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

  • 标签: 护士 针刺伤 原因分析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应对措施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将我院1996年1月到2015年1月发生职业暴露的100例护士进行电话随访,对职业暴露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其原因,再给予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职业暴露发生比例较高,其发生率是逐年增加的,且上升幅度较大,标准预防现实执行存在较大的偏差。结论职业暴露及职业防护是目前护理人员必须提高重视程度的问题,应该对防范力度和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力度进行加大,规范护理人员操作行为,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是减少职业暴露的有力措施。

  • 标签: 护士 职业暴露 原因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