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骨骨折患者应用CT三维重建与X线平片扫描诊断价值。方法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诊治鼻骨骨折患者共100例,所有患者均曾予以X线平片(对照组)和CT三维重建(研究组)检查;比较分析两种诊断方案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可清楚显示鼻骨骨折患者立体解剖图像及周围结构关系,且研究组检出率100%高于对照组38.00%,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片适用于单纯性鼻骨骨折,而CT三维重建检查在鼻骨骨折方面的优势更为显著,可用于检测特殊解剖部位变异以及难以区分骨折线者。

  • 标签: X线平片 鼻骨骨折 CT三维重建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护理配合方法与效果。方法髌骨脱位患者共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两组都给予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对照组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积极心理行为护理。结果两组都手术成功,两组手术时间和临床愈合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Lysholm评分都明显高于术前,同时术后治疗组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在髌骨脱位应用有很好效果,行为心理护理能促进膝关节恢复。

  • 标签: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髌骨脱位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子宫肌瘤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子宫肌瘤CT表现,全部病例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在工作站采用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reconstruction,MPR)技术,行横断、冠面、矢状面重建。结果单发子宫肌瘤28例,多发子宫肌瘤2例,30例患者共发现病灶45个,其中发生于浆膜下8个,肌壁间33个,黏膜下2个,阔韧带2个。CT表现为实质性肿块30个,囊实性肿块15个,增强扫描肌瘤均匀强化,强化程度低于子宫30个,不均匀性强化15个。结论多排螺旋CT扫描结合多平面重建技术对子宫肌瘤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 标签: 子宫 子宫肌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重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方法自2004年11月~2007年4月6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重建钉固定。结果本组67例病例中有5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8.2个月,骨折均按期愈合,2例4型粗隆间骨折出现轻度髋内翻,髋关节外展活动轻度受限;1例远端锁钉处出现应力性骨折,2例术前患肢即有脑血栓后遗症,合并患肢肌力降低,术后患肢活动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股骨重建钉治疗粗隆间骨折,手术创伤小,内固定有效,效果满意,是一种较好内固定方式。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重建钉 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治疗锁骨骨折时使用重建钢板进行内固定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到2013年来我院就诊锁骨骨折病人80人,随机分成研究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研究组病人使用重建钢板进行内固定,对照组病人使用传统保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病人总有效人数38人,有效率95.0%,对照组病人总有效人数30人,有效率75.0%,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另外研究组出现并发症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使用重建钢板进行内固定对锁骨骨折治疗具有极好临床疗效,而且可以减少并发症,术后功能恢复好,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 标签: 重建钢板内固定 锁骨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建钢板经皮微创技术治疗胫骨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75例胫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A组患者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治疗,B组患者采用重建钢板经皮微创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得到有效随访,有效随访率为100%。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低于B组患者(p<0.05);A组患者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运用重建钢板经皮微创技术治疗胫骨骨折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具有积极临床意义。

  • 标签: 胫骨骨折,重建钢板,经皮微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旋转DSA三维重建数字减影血管成像(3D-DSA)对观察血管空间解剖关系价值。方法对53例患者(主动脉夹层1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2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8例),进行常规DSA和3D-DSA检查,对2D-DSA和3D-DSA图像进行分析。结果在常规DSA和3D-DSA中,分别有37例(70%)阳性病例和50例(95%)阳性病例与周围血管显示清晰。结论3D-DSA能多方位观察病变血管与周围血管关系,提供准确显示病变参考角度,是对常规血管造影重要补充。

  • 标签: DSA 三维重建 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植入术在手掌皮瓣感觉功能重建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就诊50例手掌皮瓣感觉功能障碍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神经植入术治疗,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当手术方式,观察患者术后手掌皮瓣感觉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过2个月-1年术后随访,发现患者皮瓣皮肤感觉功能在3个月后开始逐渐恢复,大部分患者在术后6个月恢复至S2+级,1年后大部分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基本在S2+或S3级。结论对于手掌皮瓣感觉功能障碍者行神经植入术是切实可行手段,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手术方式,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皮瓣皮肤感觉功能。

  • 标签: 神经植入术 手掌皮瓣 皮肤感觉 功能重建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A血管断面重建对确定冠状动脉斑块性质准确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GELightSpeedVCT扫描仪对冠状动脉进行容积扫描并在AW4?3工作站上对68例患者共89支病变血管225枚斑块进行断面重建、测量斑块平均CT值并根据结果将斑块进行分类。由两名医师采用双盲法评价冠状动脉CTA显示病变血管斑块性质和管腔狭窄程度,DSA显示对应病变血管及ECT显示异常灌注区所对应供血血管,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状动脉CTA与DSA二者符合率87.1%,Kappa值为0.823,Kappa值>0.75两者一致性较好。冠状动脉CTA与ECT灌注缺损对应血管二者符合率87.6%,Kappa值0.927,Kappa值>0.75两者一致性较好。结论冠状动脉CTA血管断面重建不仅能够明确冠状动脉斑块性质及管腔狭窄程度,而且对于指导临床进行治疗和预防有极其重要意义。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断面重建 冠状动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综述了近年来数学模型在中药提取中研究进展,这里面包括单味中药提取,复方中药成分提取。

  • 标签: 中药提取 数学模型 研究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出血性烟雾病患者行颅骨多点钻孔间接血流重建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神经外科收治12例采用颅骨多点钻孔间接血流重建术治疗出血性烟雾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3~24个月,平均15.3个月,均痊愈,随访期间2例出现头晕,其余均恢复良好。结论颅骨多点钻孔血流重建术是治疗出血性烟雾病一种有效术式。

  • 标签: 烟雾病 颅骨多点钻孔 间接血流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自适应退火模拟算法优化窦房结动脉三维CT重建,并进行其定量资料测量。方法收集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认无冠心病患者,domCT影像数据输入Mimics10.01重建软件进行立体三维可视化模型构建,并利用自实行退火模拟算法公式对所得图像(血管骨架)进行优化,记录其窦房结动脉形态及各项参数。结果8例单支窦房结动脉起源于右冠状动脉,1例左旋支。右侧窦房结动脉自右冠状动脉起源后,向右后方走行于升主动脉根部与右心耳之间,终止于上腔静脉右心房开口周围。左侧窦房结动脉自左旋支起源后,沿左心耳、左心房与升主动脉根部之间向右走行,至右心房附近上行终止于上腔静脉右心房开口周围。分析不同性别窦房结动脉个距离参数发现,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自适应退火算法计算后,最大程度优化了误差,使得三维成像更符合血管实际解剖位置。同时自适应模拟退火优化效率高,应用方便,可为临床窦房结应用解剖提供重要正常数据。

  • 标签: 窦房结动脉 三维CT 自适应退火模拟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重建锁定接骨板治疗复杂不稳定型髋臼骨折疗效。方法采用重建锁定接骨板治疗复杂不稳定型髋臼骨折25例,术后进行科学功能锻炼。随访6~12月,平均8.3月。结果本组所有25例骨折均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5.5月。髋关节功能均恢复正常。髋关节功能优23例,良2例。无断板、断钉、退钉及感染,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周围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结论重建锁定接骨板可塑形便于更好固定骨折,且固定牢靠。故重建锁定接骨板可应用于复杂不稳定型髋臼骨折治疗。

  • 标签: 复杂不稳定型髋臼骨折 骨折内固定 重建锁定接骨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骨盆恶性肿瘤右半骨盆切除自体骨重建围手术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骨盆恶性肿瘤右半骨盆切除自体骨重建术患者3例,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中麻醉护理配合,术后指导等。结果3例患者经过精心手术护理和配合,顺利完成手术。为出现大出血等手术意外,通过围手术期护理,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提高了手术安全性。结论骨盆恶性肿瘤行内半骨盆切除术自体骨重建术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是防治和减少骨盆恶性肿瘤手术后并发症有力保证,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标签: 骨盆恶性肿瘤 右半骨盆切除 自体骨重建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螺旋CT和三维重建在颌面部骨折中应用。方法在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实施治疗56例颌面部骨折患者,对其实施X光片、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诊断,分析其诊断结果。结果56例患者X光片、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诊断结果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和三维重建在颌面部骨折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颌面部骨折 螺旋CT 三维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半腱肌解剖重建术用于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临床疗效。方法自2004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发生损伤患者78例,均采用半腱肌解剖重建术对内侧损伤副韧带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9~18个月,统计分析患者术后创口和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采用Lysholm评分标准对患者疗效进行评分,结果显示优48例,良23例,中4例,差3例,优良率91.03%。患者手术治疗前平均(42.2±9.4)分,手术治疗后平均(92.2±6.4)分,患者术后创口愈合良好,无感染病例出现,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腱肌解剖重建可显著改善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膝关节功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膝关节 内侧副韧带损伤 半腱肌解剖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根术保留重度根分叉病変磨牙并采用联合冠桥或联冦、单冠行冠重建修复临床疗效。方法49颗严重根分叉病变达Ⅲ、Ⅳ度下颌磨牙,经牙周基础治疗和规范根管治疗,分割近远中两根,然后保留双根或单根进行联合冠桥或联冠、单冠重建修复。结果1~5年跟踪随访,重建冠不松动,咀嚼功能恢复良好,有效率93.9%。结论分根术并冠重建修复,很适合于经其它方法治疗后,牙周袋仍不能消除重度根分叉病变磨牙,是提高磨牙保存率有效方法。

  • 标签: 分根术 根分叉病变 修复
  • 简介:摘要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可逆性气道阻塞、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为主要特征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疾病,哮喘动物模型建立对人类哮喘研究极为重要。目前多种鼠类哮喘动物模型已被建立,并广泛应用,但以上模型均不能很好模拟人类哮喘全部特征。利用家兔制备哮喘动物模型能较好模拟人类哮喘诸多典型特征,且家兔呼吸系统与人类具有相似性,且体积较大,便于对其哮喘发作过程中病理生理指标进行测量,具有较高应用价值。本文对该模型制备方法、相关应用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对该模型优缺点进行分析。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家兔 动物模型 致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超声造影(CEUS)技术和三维重建(3D-CEUS)技术对膀胱内占位性病变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过增强CT检查提示膀胱内恶性占位病病例59例,并对其病变进行常规超声、CEUS、3D-CEUS检查并存储图像后,应用QLab软件进行三维图像重建,按血供丰富程度将图像分为4级。同时在与其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3D-CEUS对膀胱内占位性病变内血流显示情况。结果在CEUS不同时相,3D-CEUS对膀胱良、恶性肿瘤血管结构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恶性膀胱肿瘤主要表现为血流丰富、血管迂曲扩张呈粗网状或杂乱树枝状。良性膀胱肿瘤主要表现为血供较少,呈网状或云雾状。结论3D-CEUS与增强CT比较,其通过对膀胱内占位性病变血管结构显示,在诊断膀胱良恶性肿瘤方面有明显优势。

  • 标签: 膀胱占位 三维超声检查 造影剂 增强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