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紧急处理及护理措施。方法本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共收治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47例,均在急诊全麻下行支气管镜检查+异物取出术。对所有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采取急救和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所有患儿术程顺利,术后给予积极有效护理,并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术后有2例患儿出现喉头水肿,有1例患儿出现反复发热、咳嗽,考虑肺炎、支气管炎,该3例患儿给予抗感染及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后明显好转,所有患儿痊愈出院。住院时间为3~7天,47例患儿及其家属出院后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8.7%。结论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关键是加强健康宣教,对于异物早发现、早治疗,积极、准确、有效的护理,以提高治愈率。

  • 标签: 气管 支气管异物 紧急处理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支气管镜下小儿气管异物取出的手术配合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方法研究选择我院儿科2013年01月~2016年03月收治、实施手术治疗的25例气管异物患儿,实施支气管镜下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手术的同时,加以护理配合,观察所有入选对象手术质量。结果入选患儿的手术均已取得成功,且术后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气管异物患儿接受手术时,加以护理配合意义重大,可提升患儿手术成功率,进一步改善其预后。

  • 标签: 儿科手术室 支气管镜 气管异物 护理配合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耳鼻喉科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方法观察、分析本科自2014.08~2015.07所收治的气管切开病人治疗护理过程,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对患者加强基础护理,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正确及时的清除气道内分泌物及心理指导、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患者恢复进度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良好的护理工作能使病人的身心尽快的恢复健康,做到真正的整体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耳鼻喉科 气管切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纤维支气管镜下采用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入住我院进行治疗的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参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祛痰抗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肺泡灌洗。观察两组患者肺部指标前后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肺部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参照组,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3.45%,明显低于参照组的10.34%,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纤维支气管镜下行肺泡灌洗在治疗患有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患者时可缓解患者肺泡情况,有效恢复肺部功能,减轻患者痛苦并且并发症少。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 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气管插管术是急救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抢救技术,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是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气管插管被广泛运用在临床工作中,这对于医护人员的要求就有所提高,要掌握对气管插管病人的一系列护理。本文就气管插管病人的护理现状做一综述。

  • 标签: 气管插管 护理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气管气管炎患者临床综合护理路径及预后效果。方法定向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3年4月~2015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50例急性气管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50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综合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经不同护理模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预后康复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均相应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针对急性气管气管炎患者,定向给予综合护理模式,临床疗效明显,缩短了疾病的恢复时间,积极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改善了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 标签: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临床护理 方法路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5年8月间收治的气管气管异物小儿患者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对照组患儿X线检查,研究组螺旋CT检查,对比两组患儿气管气管异物检出率及间接征象(支气管阻塞、肺气肿、纵膈位置改变、肺炎、肺不张等)。结果研究组异物检出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2%,异物征象支气管阻塞、肺气肿、纵膈位置改变、肺炎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肺不张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螺旋CT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气管异物诊断中应用效果较好,对于临床诊疗工作有重要参考价值,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 放射影像 诊断 螺旋CT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气管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6年4月临床怀疑气管气管异物的患者56例,均采用64层螺旋CT行扫描,并进行图像后处理,图像后处理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最小密度投影(MinP)、CT仿真内窥镜(CTVE)、容积再现(VR)、表面阴影显示(SSD)。以内窥镜或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评估64层螺旋CT检查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56例患者中,男41例,女15例,CT诊断气管气管异物44例,假阳性2例,假阴性1例。64层螺旋CT诊断气管气管异物的准确度为94.6%,敏感度97.7%,特异度84.6%,阳性预测值95.5%,阴性预测值91.7%。结论64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气管气管异物诊断的敏感度及准确度较高,并能清晰显示异物的位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气管 支气管 异物 多层螺旋CT 图像后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气管插管导管在插胃管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呼吸内科12例插胃管困难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12例插胃管困难的患者进行经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气管插管导管插胃管。结果12例插胃管困难的患者均插胃管成功。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气管插管导管在插胃管困难患者的应用可行,值得推广。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气管插管 插胃管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资料,采用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居住环境、心理护理、耐寒护理、对症护理、等护理措施,100例中,82例发作次数减少、症状减轻,15例终止发作1年以上,3例因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根据病人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提高疗效。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在手术室内使用手机会产生的污染情况。方法2015年6月~7月随机抽查手术室的医护人员携带的手机作为本次检测的对象,进行细菌污染状况的取样检测。结果手机污染情况94.59%,且最高的染菌量可达到272CFU/cm2,污染菌种为8种。结论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杜绝交叉感染的发生,应该加强手术室的管理,限制甚至禁止手机在手术室内的使用。

  • 标签: 手术室 手机污染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习护士观摩支气管镜检查术后对其健康教育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名实习护士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30人。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取现场观摩支气管镜检查术的教学方法。实习4周后,采取自行设计的实习护士健康教育能力评价表及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实习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结果实验组健康教育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习护士观摩支气管镜检查术后有助于提高其健康教育的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支气管镜检查术 实习护士 健康教育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膜结核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2例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的MDCT表现,总结其病变特点。结果本组病例中,共有21处病灶累及双肺上叶、右肺中叶,CT表现多为支气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并伴有肺不张或干酪性肺炎。结论高分辨率CT扫描对支气管内病变的评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支气管内膜结核 CT 高分辨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患者接受炎琥宁和培菲康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小儿支气管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炎琥宁和培菲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4%,远高于对照组的72.1%,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性不显著(P>0.05)。结论炎琥宁和培菲康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极大提高了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不良副作用轻微,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支气管肺炎 炎琥宁 培菲康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及并发症防治的措施,提高异物取出的成功率。方法对64例全麻下行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的患儿,术前、术中、术后实施精心、全面的安全护理,总结其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63例患者在支气管镜检查异物顺利取出,其中1例患者行气管切开后取出异物,无气胸、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的术中配合以及完善的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小儿 气管异物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手段,并提高临床治疗的水平。方法从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当中选取5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采取的治疗方法分成2组A组,采取的布地奈德溶液联合沙丁胺醇方式治疗,25例;B组,采取的丙托溴铵混合联合氨茶碱注射液的方式治疗,25例。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作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之间的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的差异,即P>0.05,说明无统计学意义。但是两组患者在临床的症状以及体征缓解的时间比较上有显著的差异,即P<0.05和P<0.01,说明具有统计学的意义。此外两组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结论布地奈德溶液联合沙丁胺醇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有着明显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气候发生变化之初,及时科学的防治是哮喘患者安度冬天的重要保证。很多患者开始出现咳嗽,胸闷,打喷嚏,突然感到呼吸困难,吐白泡沫状痰,吸气还比较顺利,但呼气不畅等症状。这都是哮喘发作的前兆,应立即就医,如掉以轻心,一旦冬季来临,立刻就会急性发作,出现呼吸困难甚至虚脱的可怕后果。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护理措施 健康宣教
  • 简介:摘要机械通气是临床上治疗急性、慢性呼吸衰竭的常用措施。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VAP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所以对于VAP及时诊断非常的重要。而气管导管气囊上滞留物吸入被认为是VAP重要得发病机制之一。通过观察可冲洗式气管导管在辅助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产生的作用。了解其对VAP的预防效果。

  • 标签: 肺炎(VAP) 可冲洗式气管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护理。方法应用呼吸机经口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以改善病人的通气和氧合,支持呼吸和循环功能。结果应用呼吸机经口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在临床上广泛成为对危重症患者进行生命支持、抢救和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治疗手段。结论近几年机械通气技术迅速发展,国内外同行对机械通气进行了大量研究,建立人工气道首选经口气管插管,现就医护配合、气道护理、呼吸机参数调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叙述如下。

  • 标签: 经口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