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潜血检查的结果,并分析相应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5年5月门诊接受的尿常规标本62例,分析对比显微镜下红细胞情况和尿液分析仪检测的尿潜血情况。结果本组62例患者检测后,尿液分析仪检测见过显示阳性人数为48人,阴性人数14人,显微镜检查假阳性9人,显微镜检查结果显示,标本内含有红细胞患者42人,无红细胞患者20人,尿液分析仪结果假阳性6人,两种检验方法检验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尿潜血检验应结合显微镜以及尿液分析仪共同检测,才能得到有效且可靠的尿液潜血实验结果,两种发放结合应用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尿潜血 显微镜检查 尿液分析仪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尿液常规的临床检验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3月-2013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患者198例,对其展开尿液常规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尿液常规检验发现,198例患者中,糖尿病者94例,慢性肾炎者24例,尿路感染者19例,黄疸者4例,正常者57例。结论尿液常规检验可对各种肾脏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做出早期诊断,为临床诊断、治疗以及病情监护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尿液常规检验 临床诊断 肾脏疾病 泌尿系统疾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临床检验过程中,对尿液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方法从2014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临床检验1000例尿样本里面选择误差相对较大的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再次检验这些尿样本,对具体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00例尿样本里面存在150例检验结果误差比较大的尿样本,尿液检验误差出现率是15.0%;对尿液检验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有标本送检、保存以及采集因素、临床用药和相应实验室因素。其中实验室因素对患者尿液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最大,达到30.7%,其次是临床用药因素,所占比例为20.0%,标本保存因素所占比例为8.7%,对患者尿液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最小的是标本送检因素,只占3.3%。结论进行尿液临床检验工作的时候,所有环节里面都有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应该对每一个检验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提高临床检验结果所具有的真实性以及准确性。

  • 标签: 临床检验 影响 尿液检验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液镜检法在尿液常规检验中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7月收治的900例尿常规检查的患者的尿液,分别采取干化学法和显微镜下检测尿常规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观察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在红细胞检测中,显微镜检测的特异性与干化学法检测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白细胞检测中,显微镜检测的敏感度较高,干化学法对嗜中性粒细胞检测的特异性较高,二者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干化学法与显微镜下检测尿常规各有优点与缺点,前者在红细胞的检出中占有优势,但对白细胞的漏检率较高,后者检验结果的特异性更高且漏检率很低,所以尿液镜检法在尿液检验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仍是对尿液有形成份检查的“金标准4”。

  • 标签: 干化学 尿液镜检 白细胞 红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验尿液蛋白质的方法及结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600例患者的尿液标本作为检测物,采用尿液分析仪检测尿蛋白,对尿液分析仪检测结果为“-”和“+”的检测标本,采用免疫投射比浊法检测微量白蛋白,比较两者的检测结果。结果通过比较,尿微量蛋白测定结果和尿液分析仪检测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和尿液分析仪相比,尿微量蛋白检测尿蛋白的结果更加准确,特异性强,反应也十分灵敏。

  • 标签: 尿液 蛋白质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念珠菌尿液检验方法的结果以及对不同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从2015年3月开始到2017年3月为止在我院接受过念珠菌尿液检验的老年人当中,筛选100人,将他们平均分成两个组,一个组为实验组,另一个组为对照组,然后对两组老年人采用两种不同的检验方法。实验组采用凝集法进行尿检而对照组的检验选择的是显色法。然后分别对两组的检出率进行统计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老年人尿液检出率为89.67%,对照组的老年人尿液检出率为63.27%。实验组老年人的尿液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检出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采用凝集法对老年人进行念珠菌尿液检验的检出率相较于显色法来说效果更加显著,说明凝集法对于监测的灵敏度更高,能够有效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所以在临床的念珠菌尿液检验中,凝聚法应该被广泛地推广。

  • 标签: 老年念珠菌尿液检验 方法 结果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检验尿中红细胞的数量与形态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比。方法学对400例尿隐血阳性标本进行尿常规检测和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结果两种检查结果有一定的差异,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阳性,相差镜结果更为直观可靠。结论临床工作中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与显微镜检查红细胞应联合应用,对于肾损伤的确定,鉴别及病程中动态观察有一定意义。

  • 标签: 尿液分析仪 镜检红细胞 尿液潜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尿液检验结果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检验科收治的尿液检验结果异常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尿液检验结果异常原因,并制定应对措施。结果实验室影响因素中,葡萄糖、蛋白质、亚硝酸盐、隐血29例(51.78%),样本加错1例(1.78%);临床因素中,药物影响15例(26.78%),收集方式影响5例(8.92%),申请单与标本误差1例(1.78%),标本未及时送检5例(8.92%)。结论临床有较多对尿液检验有效性影响的因素,检验人员需掌握检验步骤,控制各环节,减少操作方面的失误,合理控制影响结果异常的因素,以提高尿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尿液检验 结果 异常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检验中影响尿液检验的相关因素及控制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检验科室形成的1576例尿液样本,并将其中出现误差的128例尿液样本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128例误差样本重新进行检验,对检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找出影响尿液检验的相关因素及控制方法。结果经重新检验结果与原检验结果相对比可知,本组出现误差的主要因素为采集因素和个体差异因素,组内差异较为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结论临床检验中影响尿液检验的因素较多,但主要因素为采集因素和个体差异因素,因此,应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从而保证尿液检验的有效性。

  • 标签: 临床检验 尿液检验 相关因素 控制方法
  • 简介:摘要分析标本采集前标本容器的准备、患者的准备、尿标本采集种类的不同、标本采集后的处理4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总结这4个环节应注意的事项,确保尿液标本检验结果准确。

  • 标签: 尿液标本 采集 检验
  • 简介:摘要要提高尿液检查的质量,必须正确的进行尿液标本的收集和保存。选择合适的容器,容器的标示要明确,根据检查的目的尿标本可收集晨尿,随机尿和餐后2小时尿,24小时尿,尿培养尿标本;收集的标本最好在30分钟内进行检查,否则应该进行妥善的保存,最常用的是冷藏还有冷冻以及一些化学防腐的方法。

  • 标签: 尿液标本 尿标本的收集 保存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中的蛋白质检验方法及结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检查的100例患者的尿液标本作为检测物,使用尿液分析仪检测实验对象尿蛋白,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来检测其中的微量白蛋白,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得出的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结果与采用尿液分析仪得出的测定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液蛋白质检验中,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比尿液分析仪更加准确,也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及灵敏性,是一种很好的检验方法,值得使用与推广。

  • 标签: 尿液 蛋白质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常规尿液检验和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60例自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为实验对象,所有实验对象均临床诊断为糖尿病,排除肝脏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应急状态(如心脑血管意外、急性感染、创伤、外科手术等)、多种内分泌疾病(如甲亢、肢端肥大症等)、恶性肿瘤等疾病1,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进行常规尿液检验)和观察组(进行生化检验)各80例。分析两组检验结果,并与临床诊断结果对比,得出检验的有效率,并比较两组检验的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有效者共78例,所占百分比为97.5%。对照组有效者共63例,所占百分比为78.75%。对照组有效率较观察组更低,两组进行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生化检验在糖尿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更高的临床检出率和准确率。结论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比较,生化检验对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更准确,可将生化检验作为糖尿病临床诊断的首选方法。

  • 标签: 生化检验 有效率 临床诊断 检出率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本文中两种不同检验方法在临床尿液潜血检验进程中的应用价值展开探讨。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间本院门诊收集的80例尿液标本,同时对所有标本实施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A组)以及显微镜红细胞计数(B组)检测,对A、B两组检测相关数据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联合检测中15例标本检测呈阳性。当参照镜检数据时,尿液分析仪所检标本中11.76%呈假阳性,6.35%呈假阴性;当参照尿液分析仪所得数据时,镜检结果中21.05%的标本呈假阳性,3.28%呈假阴性。与单纯镜检相比,二者联合检测效率更高、效果更显著,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尿液潜血检验中,应用镜检和尿液分析仪检测所得结果具有较大差异,单纯对标本实施仪器测定无法检出尿潜血阳性率,此种情况下需联合镜检,确保检出率。

  • 标签: 尿液潜血检验 尿液分析仪 镜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检验中影响尿液检验准确性的相关因素以及针对性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进行尿液检查的患者,从中随机选择1486份样本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标本保存以及标本检查等相关影响尿液检查的相关影响因素出现的误差进行统计,并通过不同的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结果1486份尿检样本的检查结果中,有67份样本出现较大的误差,占4.51%。其中,标本检验时出现的误差最高,占35.82%,其次为临床用药时出现的误差,占26.78%,最少的为标本送检时出现的误差占7.46%。结论患者接受尿液检查的过程中,应该对每一个流程严格把握,使影响因素最小化,使误差率降到最低,确保临床尿液检查更具准确性的特点。

  • 标签: 临床检验 尿液检验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潜血检验中两种不同检验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尿液潜血检验的患者14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采用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进行潜血检验。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果。结果若以显微镜潜血检验结果为标准,则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结果中假阳性率为13.33%,假阴性率为7.27%;若以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结果为标准,则显微镜潜血检验结果中假阳性率为23.53%,假阴性率为3.77%。结论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两种检验方法各有优势与缺点,临床中应联合使用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率。

  • 标签: 尿液分析仪 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尿液潜血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58例老年念珠菌尿液检验结果,总结检验经验。方法对58例疑似泌尿系统、生殖系统感染者,采用凝集法(实验二)肉眼观察、培养法(实验一),行尿液检验,以培养法为最终检验结果,对比两种方法检验效用。结果实验二检出率31.03%低于实验一70.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一、实验二真阳性率均为100%;不同类型念珠菌实验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一重复试验检出率均值为(98.69±1.26)%,实验二重复试验检出率均值为(31.53±7.27)%、真阳性率均值为(93.24±3.51)%。结论培养法是检验尿液中念珠菌可靠方法,凝集法检出率相对较低,但真阳性率高,可作为快速诊断法。

  • 标签: 念珠菌 尿液检验 老年人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液潜血检验中不同检验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80例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检测与尿液分析仪潜血检测,将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检测结果设为Ⅰ组,将尿液分析仪潜血检测结果设为Ⅱ组,对比两组检测结果。结果Ⅱ组阳性检出率33.93%显著高于Ⅰ组23.93%,具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参考Ⅰ组检查结果,可知Ⅱ组假阳性率、假阴性率依次为7.36%、9.12%。结论尿液潜血检验中所采用的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检测与尿液分析仪潜血检测,两种方式各具特点,必要时可进行联合检测,对提高临床检验准确率具重要价值。

  • 标签: 尿液潜血 检验 显微镜 尿液分析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采用不同检验方法检验尿液中红白细胞结果的差异。方法选取200例患者的尿液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试验组患者的尿液采用干化学的方法进行检测;对照组患者则采用镜检的方法检测尿液。分析和比较患者尿液检测后红细胞、白细胞的差异。结果结果显示,两种检验方法都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试验组患者尿液检测结果,红细胞的阳性概率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检测白细胞阳性几率比较,对照组白细胞阳性几率明显高于试验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患者采用干化学的检测方法,检测尿液的效果更加准确和科学,便于临床上医生的诊断和患者的治疗。

  • 标签: 检验方法 尿液检测 红白细胞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门诊患者、住院患者的尿常规检验标本数量进行统计和分析,查找产生不合格标本的原因。结果进行尿常规检验的标本为14410例,其中不合格标本为3390例。结论影响不合格标本产生的原因较多,主要有标本量少、标识错误、申请填写不详等,只有在整个采集工作中,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和实施,通过管理的加强促使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实现。

  • 标签: 尿液检测 质量控制 标本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