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新时期的思想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为进一步加强职工思想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 标签: 卫生监督文化 公共卫生 安全事故
  • 简介:摘要近年来,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虽然其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但在治疗期间极易对机体产生毒副作用,不利于临床预后的提高。脂质体是一种可以与细胞膜融合的物质,其不仅具有良好的靶向性,还能够完全生物降解,作为药物载体应用于临床上,能够改善药效,降低药物的毒副反应,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为了减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和机体耐药性,针对其目前的应用情况,本研究对脂质体的特征进行了探讨,总结出其作为抗生素载体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情况,以供参考。

  • 标签: 脂质体 抗生素载体 综述
  • 简介:摘要目前,纳米药物载体认为是很有潜力的药物传递体系,可为抗肿瘤药物治疗提供具有靶向功能的药物。本文着重从抗肿瘤纳米药物载体材料及其在肿瘤治疗的的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剖析抗肿瘤纳米药物载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肿瘤 纳米技术 载体材料 靶向 缓释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水平,促进全市献血事业持续发展是新时期血液工作发展的中心任务,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本文试图从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创新管理形式;找准活动载体,丰富内容形式;加强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三方面探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规律,提高服务型党组织服务水平,以此来推动献血工作科学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树枝状大分子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其在抗肿瘤药物载体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由于聚酰胺-胺型大分子(PAMAM)的水溶性、靶向性以及生物利用度均较为理想,应用前景备受看好,现已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本实验通过细胞毒性实验和载体活体靶向性研究,先进行细胞培养、细胞换液、细胞传代和细胞冻存,另行MTT实验和细胞转染吸收实验;分解小鼠活体器官,建立肿瘤模型,进行体内靶向实验,另行载药及释放性能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PAMAM对细胞的生物特性,对化疗药物的包埋、细胞吸收和毒性性能,以及体内靶向性。实验结果证明,靶向载体的生物相容性较为理想,多肤具有靶向性,载体对DOX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提示抗肿瘤纳米靶向载体PAMAM-Ac-FITC-LCTP可介导化疗药物进入肿瘤细胞及相关组织。

  • 标签: 聚酰胺-胺 抗肿瘤药物 肿瘤靶向 载体
  • 简介:摘要本研究通过二硫键断裂试剂β-巯基乙醇制备白蛋白纳米制剂。结果表明巯基乙醇的加入导致白蛋白结构变化和疏水核心的暴露,促进纳米粒子的形成。白蛋白纳米粒可聚集于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因此,白蛋白纳米粒子是药理活性物质靶向输送的理想载体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载体悬浮培养Vero细胞的生产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通过调整生物反应器关键参数(转数)来研究并优化微载体悬浮培养Vero细胞工艺。结果优化工艺后可更好的应用于生产。结论优化后的工艺可以适用于生物反应器载体悬浮培养Vero细胞的生产。

  • 标签: Vero细胞培养 生物反应器 生产工艺优化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7-17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7期
  • 机构:纳米颗粒可以作为药物运输载体来帮助抵御肺部癌症,来自德国环境健康研究中心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纳米颗粒载体,可以在人类和小鼠的肺部的肿瘤位点选择性地释放药物分子,这种方法或可增加当前癌症药物对肺癌的作用效果,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ACSNano》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Nurr1腺病毒表达载体。方法设计带有酶切位点的Nurr1引物,采用PCR法从Nurr1基因载体中扩增目的基因,经限制性酶切后与pHBAd-EF1-MCS-GFP连接,转化感受态细胞。验证后,与骨架质粒pHBAd-BHG共同转染293细胞,通过反复冻融传代提高病毒载体滴度。结果成功构建具有目的基因NURR1的过表达腺病毒载体

  • 标签: NURR1 过表达 载体
  • 简介:摘要透明质酸以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而在抗肿瘤载药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广泛其应用也存在些限制。因此,本文综述了基于透明质酸抗肿瘤药物载体的研究现状,为抗肿瘤载体研究提供支持。

  • 标签: 透明质酸 抗肿瘤 药物载体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marneffei,PM)的LIG4基因敲除载体,为敲除LIG4基和后期构建PM高效打靶系统提供基础。方法通过PCR扩增LIG4基因两翼基因片段及筛选标记基因pyrG基因片段,再用融合PCR方法扩增构建PMLIG4基因敲除载体,并酶切验证。结果用融合PCR成功构建了以pryG为筛选标记基因的PMLIG4基因敲除载体。结论马尔尼菲青霉菌LIG4基因敲除载体构建成功,为进一步同源从组敲除PM的LIG4基因构建高效打靶系统提供基础。

  • 标签: 马尔尼菲青霉菌 融合PCR LIG4基因
  • 简介:摘要本文把创建文明单位作为契机,紧紧围绕我中心工作,全面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丰富创建内容,创新创建载体,提升创建水平,在保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促进单位的三个文明和谐发展。

  • 标签: 文明单位 疾控事业 创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医联体为载体的分级诊疗医疗服务体系下护理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参与分级诊疗服务体系的各级医院收治的患者250例,观察医院实施护理管理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照组为护理管理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研究组为护理管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以医联体为载体的分级诊疗医疗服务体系下实施护理管理的效果理想,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医联体 分级诊疗 护理管理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在人肝癌HepG2细胞内可稳定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的逆转录病毒载体。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VEGFR3片段,克隆至pBABE-puro质粒,构建重组质粒pBABE-puro-VEGFR3,经PCR、酶切、测序等验证后,体外与PIK包装质粒共同转染293FT细胞,获得携带VEGFR3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人肝癌HepG2细胞,获得转入VEGFR3的HepG2细胞,通过QPCR和Westernblot进一步验证VEGFR3在HepG2细胞内的表达。结果①获得携带VEGFR3基因的重组质粒pBABE-puro-VEGFR3和人肝癌细胞株HepG2-pBABE-puro-VEGFR3;②Q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到VEGFR3在靶细胞HepG2-pBABE-puro-VEGFR3中的稳定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VEGFR3基因的人肝癌细胞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逆转录病毒 载体 HepG2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载体复合物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已建立动物骨缺损模型的30只大耳白兔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各10只,实验组加入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维生素C复合物,对照组常规植入,空白组不加入任何材料,组织学观察三组骨缺损修复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植入后30d、60d、90d的组织学评学和桡骨骨陷窝计数均高于空白组,其中实验组表现得更为明显,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植入体外修复材料基础上添加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维生素C等复合物,更有利于骨缺损修复。

  • 标签: 骨缺损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修复 组织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并包装大鼠Six2基因过表达慢病毒及建立稳定过表达Six2基因的MES23.5细胞株。方法采用RT-PCR方法扩增Six2基因片段并将其连接于含有嘌呤霉素抗性的pLV-CS2.0-N-HA载体质粒,采用慢病毒包装四质粒系统(pRRE/pVSVG/pREV/pLV),用转染试剂Lipofectamine2000将四质粒按一定比例转染293T细胞;收集慢病毒上清并感染MES23.5细胞株,嘌呤霉素筛选稳定表达Six2的MES23.5细胞株,Westernblotting检测Six2蛋白的表达。结果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结果表明在900bp处有一明显条带;Six2测序结果显示序列与genebank上的序列完全一致;嘌呤霉素筛选病毒感染的MES23.5细胞,传代筛选第5代后细胞几乎无死亡现象;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在分子量为23.4kDa处有相应条带。结论成功构建过表达Six2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得到了较高滴度的病毒悬液;建成稳定表达Six2基因的MES23.5细胞株,此研究为进一步探讨Six2基因的功能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工具。

  • 标签: Six2 慢病毒 载体构建 过表达
  • 简介:摘要对两亲性嵌段聚合物胶束作为难溶性抗肿瘤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胶束的构成、类别及其制备方法,载药方法,释药机理等几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其研究进展。两亲性嵌段聚合物胶束作为药物载体可使难溶性药物增溶、延长药物释放时间并对肿瘤细胞有靶向性。两亲性嵌段聚合物胶束将会更为广泛地应用于难溶性抗肿瘤药物给药系统中,其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

  • 标签: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胶束 难溶性抗肿瘤药物 药物载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激素联合前列地儿脂微球载体制剂(前列地儿)治疗药物性急性肾功能衰竭(D-ARF)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61例药物诱发急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31例,对照组予停用可疑药物,并利尿、抗感染、调控血压、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早期联合应用激素及前列地儿激素0.5~1mg/kg/d,前列地儿10ugq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第三日24小时尿量,治疗前后血尿素氮、肌酐水平,治疗过程中需血液透析例数,出院6个月后血尿素氮、肌酐、血清胱抑素C水平。结果治疗组尿素氮、肌酐下降程度和尿量的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需血液透析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出院后6个月血尿素氮、肌酐、血清胱抑素C正常例数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激素联合前列地儿治疗药物性急性功能肾衰竭效果显著,能促进患者肾功能较快的恢复,减少血液透析例数,降低转成慢性肾损害的发生率,挽救患者的肾功能。

  • 标签: 联合用药 激素 前列地儿 药物性 肾衰竭
  • 简介:摘要人才是医院发展最核心的竞争力。某地市级医院根据《医院2009-2012年学科人才建设规划》,遵循“立足自主培育,积极稳妥引进,突出激励使用,加快整体推进”指导方针,从合理配置人才、充分培养人才、适度激励人才等方面着手,大力推进人才建设工作,初步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人才建设 地市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