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孤立纤维肿瘤(SFT)是一种少见的问叶源肿瘤,肿瘤细胞起源于一种CD34阳性的树突状间叶细胞。具有向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血管外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的特征。SFT常发生于胸膜,腹膜后,除胸腹膜外者主要位于头颈部、上呼吸道及眼眶及周围软组织1。本例发病部位为上臂,根据文献搜索,尚未见报告。

  • 标签: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上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变应鼻炎与气道高反应之间相关。方法随机抽取我镇在2010-2012年期间中学生流行调查结果中的280例变应鼻炎受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采用组织胺支气管激发试验对本组受检者实施气道反应检测,针对变应鼻炎与气道高反应之间相关进行分析,同时,设立一组无鼻炎症状的28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哮喘患病率比较。结果280例变应鼻炎受检者中,28例受检者在检气道高反应过程中出现FEV1.0与PEF共同下降,下降的基础值约为20%以上,并存在气道高反应。其中,受检者中阳性检出率为22.3%。结论部分变应鼻炎受检者会发展为哮喘,同时也是发生支气管哮喘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气道高反应性 相关性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变应鼻炎与哮喘相关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法,对某地区490例变应鼻炎与哮喘患者进行相关性调查研究。结果490例变应鼻炎和哮喘患者中,经临床统计学分析,在年龄、性别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患病先后上,经临床统计学分析在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个体接触变应原后产生的呼吸道的炎症后,不管是鼻炎发生在先,还是哮喘发生在先,都极易诱发呼吸道的炎症病变。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哮喘 相关性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130例溃疡结肠炎患者治疗前后恢复情况。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溃疡结肠炎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13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65例,对照组65例,首先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西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比较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方式治疗后不同时间复发情况,及在不同时间内患者各种免疫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治疗3、5、7、10d后,病情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67例,好转率为82.01%,对照组,好转率为57.14%。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两组比较p均<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结肠炎患者病情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帮助较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常规治疗 回顾性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放粉碎胫腓骨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治疗的22例开放粉碎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治疗,部分结合有限内固定,并于术后进行早期功能恢复锻炼,随访复查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22例患者全部完成随访复查,随访率为100%;患者复查X线显示对位结线情况较好。骨愈合时间为(4.9±0.8)个月;有20例患者骨折痊愈,占90.9%;有18例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占81.8%。患者出现3例(占13.6%)并发症。结论采取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并结合有限内固定对开放粉碎胫腓骨骨折进行治疗,固定可靠,利于早期功能恢复锻炼,从而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开放性 粉碎性 外固定支架 内固定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R非压迫排泄尿路造影技术价值。方法83例病人行DR非压迫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技术;造影前做好常规准备,前一日禁食易产气食物,造影前一日晚口服泻药,于检查前将粪便排泄干净,肠道准备为优良;易引起肾功能损害,为了提高非压迫静脉肾盂造影诊断价值,经肘静脉注射CompoundMeglumineDiatrizoateLnjection40ml、76%+GlucoseInjection10gX40ml、50%禁忌证、糖尿病禁用;以3min注射完毕,随后3min~5min拍摄第1张,10min~15min拍摄第2张、20min~30min拍摄腹部平片,如诊断需要时,可随时摄片,也可根据肾脏排泄功能摄片图像延迟或更长时间再摄片,如果一侧和双侧肾脏不显影可延迟至2小时。结果回顾分析83例非压迫静脉肾盂造影技术经病理或临床证实。评估图像质量及病变位置,能整体直观、全面、清晰地显示观察尿路器质性病变。肾盂、肾盏形态清晰,肾盏杯口锐利,输尿管、膀胱诊断价值高;因其简便易行。1例重度肾盂积水一侧肾脏造影显示失败;3例肾脏功能排泄对比剂肾盂、肾盏、输尿管形态密度显影淡薄。结论常规的排泄静脉造影,常因腹部压迫太紧,病人难以忍受,而中断造影;若腹带压迫松弛,对比剂又容易较快地进入膀胱,使造影失败。非压迫静脉肾盂造影病人无压迫之苦,且能达到诊断要求;也对于年老体弱、腹部有包块、肾盂积水、腹主动脉瘤及手术后不久的病人,尤为适宜;对儿童也较易接受且效果良好。静脉肾盂造影不但能测定肾脏排泄各种造影剂,亦无论其剂量多少,均应以人体的耐受能,而且可以观察尿路器质性病变.因其简便易行,肾盂、肾盏形态清晰,肾盏杯口锐利,输尿管、膀胱诊断价值高,造影剂注射速度快;是泌尿系统检查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眈显影良好造影;但随着检查设备、工具以及造影技术的不断更新,对有关静脉肾盂造影技术操作的改进和创新,国内外报导甚多;为此,本文就对DR非压迫静脉肾盂造影的检查技术分析总结。

  • 标签: DR非压迫性 排泄性尿路造影技术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导管超选择肾动脉分支栓塞治疗损伤肾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4例肾外伤或经肾镜取石术后导致损伤肾出血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插管行肾动脉DSA造影,明确肾血管出血部位、损伤程度和血管形态,再将导管超选择至肾动脉出血分支内,注入明胶海绵颗粒或聚乙烯醇(PVA)微颗粒栓塞,大部分病例出血动脉主干加用金属弹簧圈或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14例患者经超选择肾动脉分支栓塞治疗均一次栓塞成功,术后2~3天肉眼血尿变淡,一周后尿液澄清,复查尿常规、肾功能正常,远期追踪所有患者未出现再出血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掌握好适应症,采用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术治疗损伤肾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发症少,并能保全肾功能或最大限度保存肾功能,尤其在治疗急症损伤肾出血止血方面更具有优势。

  • 标签: 损伤性 肾出血 超选择 肾血管DSA造影 栓塞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侵袭真菌鼻-鼻窦炎的发病机制,鼻内镜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8例非侵袭真菌鼻-鼻窦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8例患者均行功能鼻内窥镜手术,术后随访1~3年,复发2例。结论鼻腔鼻窦解剖结构的异常是非侵袭真菌鼻-鼻窦炎的主要致病因素,鼻内窥镜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治疗非侵袭真菌鼻-鼻窦炎的有效手段。

  • 标签: 真菌性 非侵袭性 鼻-鼻窦炎 鼻内窥镜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几年遗传痉挛截瘫在分子遗传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已定位了16个基因相关位点,其中10个疾病基因已被克隆。新基因位点的发现及疾病基因的克隆,进一步完善了基因诊断并为揭示其分子发病机制提供了线索。

  • 标签: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基因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老年人永久双腔导管患者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对老年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在饮食营养、永久双腔导管,预防感染,心理及健康宣教等方面进行全程的护理管理。结果采取正确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老年永久双腔导管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老年人 永久性双腔导管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血栓血小板减少紫癜(Thrombot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TTP)是一种严重且少见的弥散微血管血栓-出血综合征,临床上以血小板减少紫癜、微血管病性贫血、神经精神症状、肾脏损害和发热典型五联征表现为特征。其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常在表现为神经系统损害或出血的急性期死亡1,病死率高。TTP的治疗以血浆置换为主要手段,联合血浆输注、免疫抑制剂、脾切除、基因重组蛋白酶和基因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大大提高了治愈率。

  • 标签: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护理
  • 简介:摘要癌疼痛现状有着不容乐观的临床表现,医护管理工作应该重视对疼痛评估的全面开展,采用更为合理的方式治疗癌疼痛,使得癌症患者能够更为积极地投入到癌症治疗之中。本文研究了癌症疼痛的原因和现状,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论述了癌疼痛评估和止痛的对策。

  • 标签: 癌症 疼痛 现状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