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3期
  • 机构:美国医疗保险与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MS)宣布,公众期待已久的第三阶段“有意义的使用电子病历要求指南”已经公布。国家卫生协调办公室也同时发布了2015年电子病历认证标准。根据这份标准,2017年以前医院可以选择是否遵循此标准,但2018年起,这份标准将在所有医院强制执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科主任是医院工作的中坚力量,科主任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科室的日常管理和科室的建设与发展,针对当前科主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该从制度建设入手,不断提高科主任的综合素质。

  • 标签: 科主任 综合素质 制度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非替代药物在强制隔离戒毒脱毒治疗中的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本所收戒的海洛因依赖者220例,将其分为两组,各110例,研究组患者采取非替代药物(山莨菪碱-2+氯硝西泮)脱毒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替代药物(盐酸美沙酮或者盐酸丁丙诺啡类药物+替代递减法)脱毒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脱毒治疗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均比治疗前有很大的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显效率为95.45%,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为81.82%,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山莨菪碱-2+氯硝西泮”脱毒治疗前、治疗后5d和治疗后7d的HAMA和TESS评分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只有轻微的口干、面色潮红等不良反应,而对照组患者出现便秘100例,发生率90.91%。结论非替代药物用于戒毒脱毒治疗中,与替代药物在控制戒断的症状方面差别不是很明显,但是非替代药物具有安全性高、毒副反应小、无依赖性,疗程短、价格低等优势,在强制的隔离戒毒脱毒治疗中,比替代药物脱毒治疗疗效更好,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非替代药物 隔离戒毒 脱毒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强制性运动疗法(CIMI)对小儿偏瘫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将28例符合偏瘫患儿随机分为强制组和对照组,强制组限制健侧手的使用,给予常规的康复治疗。两个月后评价治疗前后两组的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Fugl-Meyer评分显示,治疗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IMI能加强偏瘫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

  • 标签: 强制性运动疗法 小儿偏瘫 上肢康复
  • 简介:摘要偏瘫型脑瘫是大脑在发育过程中受到损伤引起一侧肢体异常姿势和功能障碍,占所有脑瘫类型的14.4%~38.0%1。患儿由于健侧手能完成大部分的日常活动,而出现不使用患侧上肢的情况,所以恢复较困难。本文对近10年来的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的文献,分别从理论基础和机制,研究现状及其改良和辅助的方法进行归纳整理。现综述分析如下。

  • 标签: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 偏瘫型脑瘫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比垂直和平行双钢板在老年肱骨远端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3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38例老年肱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垂直组(n=19)和平行组(n=19),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治疗指标进行对比,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在接受不同治疗情况下,两组老年肱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关节活动范围情况对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存在着明显的差异P<0.05)。组间住院时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老年肱骨远端骨折患者疗效患者临床治疗总优良率对比,观察组为94.73%,对照组为78.95%,组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χ2=3.905,P<0.05)。结论在老年肱骨远端骨折临床治疗过程中,垂直和平行双钢板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术后肘关节功能也无差异,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相似。

  • 标签: 垂直 平行 双钢板 老年 肱骨远端骨折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中风偏瘫患者上肢及手功能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8例脑卒中后出现肢体瘫痪的患者为观察对象,随访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使用传统康复治疗,治疗组39例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3周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均较治疗好转,运动功能评分法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能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其疗效优于传统康复治疗方法。

  • 标签: 偏瘫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 上肢运动功能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在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作业疗法中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30例偏瘫型脑瘫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常规作业治疗,观察组作业治疗+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治疗前后对所有患儿的上肢功能进行评定并比较两组评分。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上肢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治疗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可明显提高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作业治疗的康复疗效,缩短康复疗程,

  • 标签: 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 脑瘫 作业治疗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疝环填充式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探究。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66例,依据患者来院先后顺序将其平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33例。研究组33例患者予以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参照组33例患者予以疝环填充式修补术,最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与参照组经不同修补术治疗后,研究组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和参照组进行比对,无明显差异,术中出血量同参照组进行比对也明显差异,并发症发生率与参照组进行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在腹股沟疝治疗中应用疝环填充式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其治疗效果接近,因此,临床上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 标签: 疝环填充式 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全面了解我院近三年来住院病人前十病种的构成及平均住院费用,为临床医护人员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以ICD-10前三位为病种划分标准,分析前十位病种分布和平均住院费用的特点。结果病种数量由2015年的621种增至2017年的651种;II型糖尿病、肛肠科、风湿科病种最多,其次是呼吸系统疾病。结论应加强前十位病种相应的重点专科和专病建设,提高医务人员诊疗能力,增强患者防病治病意识,发挥中医药特色,增加诊疗手段,防治结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平均费用。

  • 标签: 前十位病种 统计分析 平均住院天数 人均住院费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疝环填充式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腹股沟疝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11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6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疝环填充式(疝环填充组)与平片式(平片组)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异物感及尿潴留的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无显著差异(X2=0.529,P>0.05)。结论疝环填充式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相近,均具有修补效果好、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均为较佳的无张力疝修补术式。

  • 标签: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充填式无张力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临床疗效。方法数字随机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并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34例腹股沟疝气患者作为充填组,选择同期接收并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另34例作为平片组,对比两组治疗疗效。结果平片组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费用等优于充填组,组间对比P<0.05;但两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P>0.05。结论充填式无张力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相当,但后者更经济实惠,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充填式无张力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 治疗 腹股沟疝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近三年的艾滋病督导情况,为更有效进行艾滋病督导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2013年、2014年的实验室督导主要问题扣分对比。结论和平区是沈阳市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最多的行政区,担负着沈阳市艾滋病筛查工作的重要角色。在2012年—2014年三年的督导工作中,摸索高效率、注细节的督导方法,建立督导档案,记录各实验室每年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程度,运用了横向实验室共性重点问题重点强调解答和纵向结合各实验室不同基础,自我提高的方式进行督导工作,并在督导过程中,兼起到各实验室亮点传播桥梁的作用贯穿其中。经过对2012年到2014年三年的督导工作中重点问题的扣分情况的总结分析,证明此督导方法适用于驻区艾滋病实验室的高效率高质量督导工作。

  • 标签: 艾滋病筛查实验室 督导 质量控制 生物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充填式无张力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0例腹股沟疝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20例患者以充填式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A组),20例患者以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随访1年,观察其病情的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对应的手术治疗后,在手术时间、随访复发情况均无较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充填式无张力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用于腹股沟疝气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在解剖清晰、操作仔细以及复发率低等方面具有优势,但需注意对个体化术式与修补材料的合理选用;注意对术中操作的规范并做好围手术期的相关工作,以避免不良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充填式 平片 无张力疝修补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疝环填充式与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斜疝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2015年收治的114例腹股沟斜疝患者依据临床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采用疝环填充式治疗的对照组与运用疝环平片式治疗的观察组,将两组本次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作以比较。结果分析发现,观察组本次治疗费用为(3214.8±357.2)元明显低于对照组(4259.6±497.8)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股沟斜疝中应用疝环填充式与平片式手术治疗效果近似,但疝环平片式相比疝环填充式治疗费用更低。

  • 标签: 疝环填充式 疝环平片式 腹股沟斜疝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对疝环填充式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进行临床效果的对比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1月—2017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并对比治疗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住院费用上明显降低,且在并发症发生率上为1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9%,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形式对该疾病的治疗均起到一定效用,且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更佳,患者创伤小,恢复效果好,且费用低,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