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微型接骨板在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的应用,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笔者自2008年7月-2014年2月对32例33处掌骨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金属钛板内固定术。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随访9~12月,所有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金属过敏反应等发生。患者掌指关节屈伸活动正常。手部功能按TAM标准评分,均达到优良效果。结论切开复位金属微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术后进行早期被动功能锻炼,手部功能恢复良好,能够达到满意治疗效果。是治疗掌骨骨折的一种较好方法。

  • 标签: ?切开复位 金属微型接骨板板 掌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随机分组研究,比较结果来探讨传统口外弓加强支抗与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分别用于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我院口腔正畸科收治的46例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式为口外弓加强支抗治疗,矫治结束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上中切牙倾斜角差、上中切牙凸距差及磨牙位移的变化情况及软组织水肿,口腔炎症,口腔不适感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矫治后上中切牙倾斜角差、上中切牙凸距差分别为(24.56±4.68)°、(4.14±1.25)mm,均明显大于对照组的(14.57±3.65)°、(2.31±1.01)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778,t2=7.291,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磨牙位移为(3.68±0.23)mm,明显小于对照组的(4.42±0.35)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仅1例,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观察组要低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48,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少,操作简便、效果稳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微型种植体 口腔正畸 口外弓加强 支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的临床效果,并对结果分析研究。方法抽取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以及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将接受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照组患者将接受非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结合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临床的表现以及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情况,并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上中切牙的切角大于对照组的患者并且切牙的凸距差,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要高得多,而且磨牙移位情况相对对照组患者要好得多。接受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的患者临床表现相对于接受非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的患者较为稳定,患者情况良好,没有恶劣情况发生。结论运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方面临床效果较为优秀,而且在治疗过程中简单可靠,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微型种植体支抗 口腔正畸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口腔正畸治疗患者中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观察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门诊收治的38例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按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支抗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适应症要明显少于对照组;磨牙位移减少、上中切牙倾角及凸距的减少量治疗组要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治疗患者中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能够收到显著的效果,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不适应症少,与非微型种植体比较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患者易接受,在临床有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口腔正畸治疗 微型种植体 支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疝气采用传统手术治疗与微型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小儿疝气患者100例,将患儿按照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分为传统组与腹腔镜组,每组各50例患儿。传统组患儿行传统手术进行治疗,腹腔镜组患儿行微型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结果腹腔镜组患儿与传统组患儿相比,其手术时间、手术切口、住院时间、自主活动时间以及术中发现隐形疝等情况均具有显著的临床优势(P<0.05)。腹腔镜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2.0%,显著低于传统组的28.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微型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疝气能取得更加理想的疗效,且降低了二次手术风险。

  • 标签: 小儿疝气 传统手术 微型腹腔镜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微型钢板内固定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6月到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掌、指骨闭合骨折患者41例(63处),其中,进行克氏针固定的有22例(36处),进行微型钢板固定的有19例(27处),以TAFS评分评价术后掌指及指间关节功能,并考虑术后感染、骨折愈合时间因素。结果所有病例均为骨性愈合;微型钢板组TAFS评分,优良率74.1%,克氏针固定组优良率为55.6%;两者术后感染率无明显差异;根据术后复查X片来计算骨折愈合时间,微型钢板内固定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6周,克氏针内固定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8周,前者病例骨折愈合时间优于后者,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骨折在术后关节功能恢复、骨折愈合时间方面,较之克氏针固定有明显优势,两者在术后感染率上无明显差异。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