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头痛宁治疗偏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偏头患者10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联合头痛宁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9%,观察组组为90.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降低幅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联合头痛宁治疗偏头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针灸 头痛宁 偏头痛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托吡酯治疗慢性偏头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时间范围接收救治的100例慢性偏头患者,随机划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给予托吡酯治疗,对照组给予西比灵治疗,对两个组别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吡酯应用于治疗慢性偏头疗效佳,具备临床广泛推广价值。

  • 标签: 托吡酯 慢性偏头痛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本院研制之健脑止痛膏治疗偏头疗效。方法观察组40例以健脑止痛膏治疗,对照组40例以口服西药芬必得治疗。治疗6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7.50%(35/40),对照组为82.5%(33/4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脑止痛膏治疗偏头与芬必得疗效相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偏头痛 健脑止痛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元胡止痛胶囊辅助治疗偏头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5年9月我院疼痛科门诊收治的偏头患者64例,根据收治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元胡止痛胶囊治疗,均治疗1个月,评价治疗效果,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8.75%(22/3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75%(14/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元胡止痛胶囊辅助治疗偏头疗效显著,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症状,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 标签: 元胡止痛胶囊 偏头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无先兆偏头患者的临床疗效及VAS评分变化情况。方法将60例无先兆偏头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每组30例。针刺组主穴取百会、风池、太阳、合谷、太冲,针刺后使用电针仪调整为疏波40分钟;配穴①急性发作期根据疼痛部位经络循行远端配穴,每日1次,共治疗3日;②缓解期根据内伤头痛分型辨证取穴,每日1次,每星期治疗5次,共治疗4星期。药物组急性发作期口服麦角胺2mg,日最大剂量6mg,共服用3日;缓解期口服普萘洛尔10~60mg/次,每日2次,共服用4星期。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变化及判断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0.0%,药物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均P<0.01),针刺组疗后VAS评分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期针刺治疗及缓解期针刺预处理可明显缓解患者头痛,疗效优于口服药物。

  • 标签: 针刺 偏头痛 VA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中将带状疱疹患者误诊为偏头的原因,并对相关的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方法本院近年来共将1例带状疱疹患者误诊为偏头,现以该名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在对患者确诊并及时采取合理治疗措施之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结论患者的临床症状、发病时期以及对疾病的认识不足是造成带状疱疹误诊的原因。

  • 标签: 带状疱疹 偏头痛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综合护理干预用于偏头中的价值。方法抽取2015年3月-2016年5月,我院接收的偏头患者,共计72例。以随机数字双盲法原理为依据,将72例患者分成干预与常规两组,各组均36例。两组都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同时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偏头症状的改善情况,比较SDS与SAS评分等指标。结果干预组的头痛发作频率为(1.1±0.3)次/月,常规组为(2.6±0.7)次/月。干预组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护理后的SDS与SAS评分,干预组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积极用于偏头中,有助于患者良好心态的维持以及偏头症状的改善。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应用价值 偏头痛 心态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偏头实施自拟头痛宁汤联合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68例偏头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84例单用常规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84例实施自拟头痛宁汤联合针灸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6.43%,明显要比对照组的70.24%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VAS评分上,治疗前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偏头患者,实施自拟头痛宁汤联合针灸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偏头症状,进而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值得在临床中采纳应用。

  • 标签: 自拟头痛宁汤 针灸 偏头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应用于偏头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偏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把50例偏头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经过护理,患者出院后经过1年的随访,头痛发作时间和头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观察组头痛发作时间和头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等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偏头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症状,缓解患者偏头发作的时间和发作次数,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偏头痛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内科治疗偏头患者的临床方法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偏头患者76例,其中采用西医进行治疗的38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中医内科进行治疗的38例患者为治疗组,经过一个疗程(40d)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8.9%、94.7%,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显著。采用SPSS18.0软件对临床总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χ2=4.15,(0.01&#60;p&#60;0.05)因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偏头患者采用中医内科进行治疗,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治疗和缓解偏头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治疗,另一方面,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应用在临床治疗。

  • 标签: 偏头痛 中医 内科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国外相关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偏头重要危险因素,但国内尚无相关报道,故本研究旨在讨论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明确诊断为偏头的患者47例,对照组54例,通过碳14呼气试验检测两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结果在偏头患者中幽门螺杆菌的阳性率为38.3%(18/47)而对照组为20.3%(11/54),两组阳性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是偏头的危险因素,具体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偏头痛 头痛 HP
  • 简介:摘要目的经颅多普勒超声应用于偏头的临床检测价值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偏头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与正常50例进行对比,比较两组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异常率,P<0.05;不同年龄段观察组患者基底动脉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颅内前动脉、椎动脉数据与对照组的数据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可以显示偏头患者血流运行信号清晰,易于观察到动脉血管的变化,且该诊断方式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经颅多普勒超声 偏头痛 脑血流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与尼莫地平治疗大学生偏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前来就诊的50例偏头的大学生,采取随机分成2组的方式,每组25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尼莫地平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各个疗程症状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阿司匹林治疗大学生偏头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见效快,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性推广。

  • 标签: 阿司匹林 尼莫地平 大学生 偏头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卵圆孔未闭与偏头发作的关联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82例伴有卵圆孔未闭的偏头患者,均给予导管封堵卵圆孔未闭(PFO)治疗,对比治疗前与治疗后头痛的发作频率与持续时间。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所有患者偏头的发作频率明显降低,偏头持续时间明显缩短,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卵圆孔未闭与偏头发作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对偏头患者采取卵圆孔未闭封堵术进行治疗的疗效显著,可进一步缩短头痛持续时间,降低头痛发作频率,值得实践推广。

  • 标签: 偏头痛 卵圆孔未闭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偏头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11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126例偏头患者确定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入院接受诊治前后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并对护理前后患者负性情绪的变化情况进行认真观察对比。结果患者护理干预前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值分别为(59.58±12.27)、(58.60±15.32)分,通过护理干预后,分别为(53.19±12.94)、(53.27±15.01)分,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患者的护理干预前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t=5.783,P<0.05),存在着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偏头患者,采取适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利于患者改善心理上的不良状况,有效消除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达到预后恢复的目的。值得大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负性情绪 护理干预 心理护理 偏头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偏头发作期和间歇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NSE)的水平及对脑神经元的损伤。方法采用ELISA法对偏头发作期56例、间歇期56例及正常人56例进行s-NSE测定。结果偏头发作期组s-NSE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间歇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偏头发作期s-NSE水平升高,提示有脑神经元损伤。

  • 标签: 偏头痛 特异性烯醇化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偏头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我院接诊的偏头患者80例进行研究,纳入研究的患者有完整临床资料,自愿配合本研究,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处理,而研究组则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率,并采取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为97.50%,对照组则为75.0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有明显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偏头患者中,可以明显改善其负面情绪,同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 标签: 偏头痛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针灸配合药物治疗,探讨针灸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疗效。方法统计针灸配合药物治疗前、后患者疼痛指数结果。结果40例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针灸治疗后头部疼痛指数均有明显下降。结论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通过统计治疗前后疼痛指数变化,证实了针灸治疗的疗效。

  • 标签: 紧张型头痛 电针 头皮针
  • 简介:摘要探讨小针刀松解治疗慢性颈源性头痛患者疼痛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31~2016年3月我院中医科门诊和病房收治50例慢性颈源性头痛,采用小针刀临床资料,总结治疗效果。结果50例慢性颈源性头痛采用针刀综合治疗,随访6~12个月,痊愈35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治疗后,患者vas评分每月头痛天数均较治疗前降低或缩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颈源性头痛患者疼痛,其临床效果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颈源性头痛小针刀松解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