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吻重度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以及诊疗进展,以期指导临床实践。方法查询有关吻中毒临床的研究成果以及参考文献,对吻中毒下的主要临床表现、发病机制以及诊疗进展进行详细归纳为总结。结果吻中毒的临床表现以神经肌肉系统受侵犯、消化系统性能减弱、呼吸循环系统不规则为主、这一点与吻中毒的发病机制相互对应。现阶段,有关吻中毒的诊疗方法多以清除毒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血液净化以及对重要脏器功能的保护为主。结论临床工作人员需要重视对吻中毒临床表现的熟悉度,及时作出正确的判定,并研究患者发病机制,从而采取针对性的诊疗方案,以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预后。

  • 标签: 钩吻中毒 临床表现 发病机制 诊疗 进展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锁骨钢板对TossyⅢ型的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的锁骨远端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8年1月至2011年2月,运用锁骨钢板及韧带修补技术,治疗了30例TossyⅢ型重度肩锁关节脱位和6例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行锁骨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与韧带修补术的患者。钢板取出时间5-12个月,平均6个月;平均年龄36岁,随访时间2~16个月,平均8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复位和固定,X线评估复位率达100%;关节功能恢复良好32例,肩关节在术后2周平均屈曲90°,外展90°。4例外展功能稍受限,内固定取出后外展功能恢复。

  • 标签: 锁骨钩钢板 肩锁关节脱位 锁骨远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活术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划分,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活术康复治疗的同时配合整体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采用活术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同时加强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使患者生存质量得以保障。

  • 标签: 综合康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骨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对44例新鲜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行锁骨钢板治疗。结果手术疗效优38例,良6例。其中2例因尖位置放置欠佳出现滑,2例出现肩峰撞击,内固定取出后症状逐渐消失,2例术后出现肩部不适感。结论正确的术中和术后处理是防止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锁骨钩钢板 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2006~2011年景德镇市端螺旋体病监测资料的分析,了解人群和宿主动物体菌群分布和变动情况,研究体病流行规律,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显微镜凝集试验,对自然人群和宿主动物进行抗体测定。采集鼠、蛙、猪肾、牛中段尿,进行病原体分离培养。结果2006~2011年全市累计发生体病14例,年报告发病率0.15/10万,其中2006年发病率最高(0.26/10万);病例主要发生在浮梁县,占全市总病例数的78.58%;8-10月为体病发病高峰,占总病例数的71.43%;职业以农民为主,占总病例数的92.86%;发病年龄集中在10~60岁,占全部病例的85.72%;男女性别之比约为3.671;2006-2011年景德镇市体病监测发现流行菌群为黄疸出血群,自然人群血清群以黄疸出血群和流感伤寒群为主,宿主动物主要携带黄疸出血群体。结论近几年我市体病处于最低发病水平,主要宿主动物携带体菌群为黄疸出血群,与自然人群感染主要菌群基本一致,主要流行菌群稳定。培养分离出体的宿主动物主要为黑线姬鼠,为主要传染源。今后仍应加强体病监测,为有效预防体病的暴发流行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钩端螺旋体病 监测 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折的手术效果。方法切开复位后,按左右侧选择不同锁骨钢板内固定及韧带修补技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32例。结果30例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按照评价标准优20例,良10例。结论切开复位锁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是一种操作简单、损伤小、固定牢固、并发症少、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的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肩锁关节脱位 锁骨骨折 锁骨钩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双Endobutton带袢钢板内固定技术与锁骨钢板治疗TossyIll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我院2008年11月-2013年6月份收治的TossyIll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病人,分别用改良的双Endobutton内固定技术(试验组,20例)与锁骨钢板内固定(对照组,36例),全部病例获得了6个月-4年的随访,平均19个月,按Karlsson标准评定术后的肩关节功能,比较两组肩部活动度,疼痛程度,肩锁关节脱位复位的X线片。结果Endobutton组和锁骨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49±3.8min和46±3.1min,平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6±6.1mL和82±3.5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改良双Endobutton钢板组比锁骨组的肩部疼痛发生率低,改良双Endobutton钢板组肩关节活动度明显较好.锁骨组易出现肩关节疼痛,肩关节活动度降低,甚至出现肩峰撞击征的病例.术后根据Karlsson评定标准,双Endobutton钢板组优19例,良1例,优良率为100%;锁骨钢板组优18例,良8例,差10例,优良率为72.2%.结论改良双Endobutton技术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效果比锁骨钢板近期疗效更佳,有利于肩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具有术后肩痛发生率低、肩关节活动度好,内固定存留不必取出等优点。

  • 标签: Endobutton 肩锁关节脱位 锁骨钩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采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治疗和锁骨钢板内固定两种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肩锁关节脱位(TossyⅢ型)患者,对其施行手术切开复位,其中23例采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47例采用锁骨钢板内固定,皆进行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2.3年。使用Karlsson标准来对肩关节功能评定,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克氏针张力带组优良率为73%,锁骨钢板组优良率为97%,两组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在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时,采用锁骨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效果更佳。

  • 标签: 肩锁关节脱位 治疗方法 内固定 锁骨钩钢板 克氏针张力带钢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