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我院外科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处理。结果患者的生存率有了显著地提高。结论“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不仅具有临床指导意义,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损伤控制性外科理念 基层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胆外科应用损伤控制手术的临床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取58例外科肝胆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损伤控制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致死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具有明显的优势,差异具有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死亡率为14.3%,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7%)和致死率(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针对的损伤控制手术对于肝胆外科损伤患者的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作用,能有效降低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致死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肝胆外科 损伤控制性手术 临床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损伤控制外科(DCS)技术在腹部多发伤治疗中各阶段的护理管理措施效果。方法我院从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共收治48例腹部多发伤患者损伤控制外科治疗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经验。结果经细致观察和护理,复苏后48例患者均于48~72h顺利地再次手术,共治愈43例(89.5%)死亡5例(10.4%)。结论腹部多发伤后病情复杂、变化快,全面掌握病情动态变化,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是患者成功实施DCS的保证。DCS的合理应用及有效护理管理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

  • 标签: 腹部多发伤 损伤控制性外科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控制手术治疗肝胆外科损伤,观察其临床效果,以便为肝胆外科损伤提供更加优化的处理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8月收治的肝胆外科损伤患者共82例,采用计算机随机化分配形式将全部患者分为观察组41例,采用控制手术治疗肝胆外科损伤,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化手术形式治疗肝胆外科损伤,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其手术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死亡2例,死亡率为4.9%,对照组死亡6例,死亡率为1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相较于对照组少,患者的反馈满意率高,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控制手术治疗肝胆外科损伤,患者的康复时间缩短,手术的效果较为满意,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疗效十分显著。

  • 标签: 控制性手术 治疗 肝胆外科损伤 临床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胆损伤患者采用控制外科手术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132例肝胆外科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术方式)和观察组(进行控制手术治疗)各66例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通过肠粘连、肺部感染、胆汁腹膜炎、肝创面胆漏等并发症比较,发现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3例,34.85%)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例,9.10%),观察组死亡率(3例,4.55%)明显低于对照组死亡率(20例,3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损伤患者采用外科控制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有效降低,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临床疗效 控制性手术 肝胆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腹部创伤损伤控制手术治疗中护理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严重腹部创伤患者80例,采用损伤控制手术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采用针对护理干预,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PTAPPT恢复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DIC及死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腹部创伤损伤控制手术治疗中加强护理干预,可降低死亡率,显著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严重腹部创伤损伤控制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腹部创伤损伤控制手术治疗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32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病例,分析控制手术治疗实施过程,指导临床实践。结果32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经损伤控制外科手术,通过积极止血、抗休克,建立静脉通道,SICU复苏后28例(87.50%)患者病情好转,于首次手术后24~48h进行确定性手术,4例因病情太重死亡。结论损伤控制手术在严重腹部创伤病例患者身上起到了很好的实践效果,为患者赢得了关键的救治时间,极大的改善了患者机体内环境,为后继治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着广泛的医学应用前景。

  • 标签: 腹部创伤 严重 损伤控制性手术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麻醉联合控制降压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就诊实施鼻内镜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控制降压机联合常规全麻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全麻手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及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视野的质量评分比较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实验组较对照组缩短,手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Ⅰ级的比例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好的护理配合控制降压,能有效的缩短鼻内镜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使患者受益。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控制性降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全麻下鼻内镜手术控制降压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对120例鼻腔鼻窦疾病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行鼻内镜下手术,用硝酸甘油实施控制降压,术中常规监测HR、BP、Sp02、ETC02。结果120例患者麻醉效果满意,119例患者术中血压用硝酸甘油控制良好,一例用硝酸甘油控制无效,改用硝普钠后,血压控制到预期目标。所有患者术毕均清醒后拔管送回病房,无麻醉并发症。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合并硝酸甘油控制降压用于鼻内镜手术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 标签: 瑞芬太尼 控制性降压 鼻内窥镜手术 全身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单向控制切割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疗效。方法2013年2月—2016年2月,医院收治的高位肛瘘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对照组、实验组各28例,分别采用传统的挂线引流、单向控制切割挂线术治疗。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2.14%(9/28)、重度痛发生率71.43%(20/28),高于实验组3.57%(1/28)、21.43%(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向控制切割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可预防并发症,减轻疼痛。

  • 标签: 高位肛瘘 挂线疗法 单向控制性切割挂线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损伤控制手术在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2011年3月-2013年4月,我院接收严重腹部创伤患者46例(实验组),给予损伤控制手术;并抽选我院同时接收严重腹部创伤患者40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急救治疗,比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好转率(93.5%)、并发症总率(4.3%)和对照组(好转率75.0%,并发症总率17.5%)相比,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临床治疗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期间使用损伤控制手术,安全高,可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好转率,改善生活现状,意义重大,值得使用。

  • 标签: 损伤控制性手术 腹部创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限制补液在非控制创伤失血性休克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非控制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积极液体复苏治疗)与观察组(给予限制补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补液总量及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率分别为10.00%和5.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非限制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院前急救中应用限制补液,能够明显减少患者的补液量,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

  • 标签: 非控制性创伤 失血性休克 院前急救 限制性补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技术(PICCO)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控制液体复苏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通过对SAP患者采用在PICCO连续监测指导下的控制液体复苏及护理,制定操作流程、置管配合、准确测量及决策树相关的注意事项和护理要点,寻找最优化的护理方法。结果20例SAP患者均未出现PICCO相关并发症,除了5例患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2例患者放弃治疗外,其余13例病情稳定转入普通病房。结论PICCO应用于SAP患者配合恰当护理方式具有较好疗效。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PICCO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进行骨科损伤控制治疗在创伤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乳酸持续时间、体温恢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凝血功能恢复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2%,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创伤骨折患者使用外固定架治疗能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外固定支架 损伤控制性治疗 创伤骨科 修复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行损伤控制治疗在创伤骨科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创伤骨科修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外固定支架后行损伤控制复位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复位后进行内固定支架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切口等手术情况,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情况以及患者的临床满意度,得出结论。结果观察者患者的手术的各项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7%(4\60),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1.67%(13\60);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为95.00%(57\6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为71.67%(43\6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行损伤控制治疗对创伤骨科修复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外固定支架 损伤控制性治疗 创伤骨科修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手术治疗急性梗阻化脓胆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6例急性梗阻化脓胆管炎病人,采用损伤控制手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无死亡,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损伤控制手术治疗急性梗阻化脓胆管炎具有良好效果。

  • 标签: 损伤控制性手术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在鼻内窥镜手术中应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控制降压,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30例,在此基础上,逐渐增加七氟醚浓度直至目标MAP。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停药至拔除气管时间、血压达靶目标时间更短,F术野质量更高,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控制降压的降压成效更佳,在鼻内窥镜手术中应用效果比较理想。

  • 标签: 七氟醚 静吸复合麻醉 鼻内窥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肝叶切除术中,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cutehypervolemichemodilution,AHH)联合控制降压(Cntrolledhypotension,CH)技术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是否能起到减少出血、节约用血的目的。方法选择择期需行肝叶切除术的患者32例,男女不限,年龄在29~72岁,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成对照(A)组、AHH(B)组、AHH+CH(C)三组,其中A组11例,B组11例,C组10例。所有患者入手术室后按照10ml/kg的量输入乳酸林格注射液补充禁食禁饮所需的液体量。然后B组按15ml/kg的液体量,0.5ml·kg-1·min-1的速度输入6%羟乙基淀粉溶液(130/0.4),输入血容量的20%左右,30min完成,然后开始手术。C组,在行AHH完成后,用硝酸甘油行CH,硝酸甘油(硝酸甘油起始剂量为0.1μg·kg-1·min-1)微量泵注入,在MAP≥50mmHg(1mmHg=0.133kPa)的前提下,逐渐增加硝酸甘油的剂量,使MAP降低基础值的70%左右,在15min左右完成CH。监测MBP、HR、CVP、Tm、Hb及Hct的变化,记录出血量、尿量、输液量、输血量和手术时间,并抽血检测凝血功能。结果B组中有一例患者出血达10000ml,经处理后生命体征平稳,顺利完成手术。三组患者出血量、输血量、输液量、尿量、手术时间比较,以及术中生命体征MAP、HR、CVP、Tm和Hb、Hc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检查凝血功能指标中,与A组相比,B组PT在T3时间点延长(P≤0.05);其余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降压在肝叶切除术中应用是安全的,但就目前的病例数和数据看,并不能减少出血和输血,起到节约用血的目的,对凝血功能基本无影响。

  • 标签: 肝叶切除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cuteHypervolemicHemodilution,AHH) 控制性降压(ControlledHypotension,CH)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复合七氟烷在鼻内窥镜手术中控制降压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50例通过鼻内窥镜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入院治疗先后的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控制降压,对照组患者采用七氟醚术中麻醉控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资料以及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的MAP和HR控制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术中MAP和HR与麻醉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鼻内窥镜手术中降压的控制,临床采用右美托咪啶复合七氟烷的方法,患者术中动脉压控制效果较好,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对手术视野的影响,从而减少手术时间,适合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右美托咪啶 七氟烷 鼻内窥镜 降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控制降压全麻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5例MVD在控制降压全麻下的术中安全分析。结果1例术后低血压,苏醒延迟;l例体位低血压。术中未见血压经降压后反跳现象。1例术中血容量不足致使术后平均动脉压恢复时间过长,1例因降压速度过快造成心律失常。结论好术前评估,加强术中监测管理,基层医院开展这项技术是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低血压控制性 麻醉 全身 硝普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