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报道了种放置在人体各种器官管道(血管、气管以及消化道管道等)之内的便于回收的体式支架,该支架采用根丝材编制,收头少,由此而造成的穿孔减少,在放置人体数月后,由于支架变形中的阻力变小,回收更方便,安全性高。

  • 标签: 一体式支架 一根丝材 可回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专科围产保健门诊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9月在我院门诊产检分娩的单胎初孕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10人,由产科专科围产保健门诊实施“”产检咨询服务;对照组130人,接受产科普通门诊产检宣教。比较两组孕产妇分娩方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顺产率76.36%、剖宫产率23.64%,对照组顺产率36.92%,剖宫产率63.08%,两组比较观察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儿出生体重3.152±0.358kg,对照组3.213±0.418kg,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产科专科围产保健门诊能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一对一 产科专科门诊 围产保健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以核糖体转录间隔区(rDNAITS)序列为分子标记,对1种产自贵州安顺的华钩藤植物进行遗传分析与分子鉴定。方法通过改良CTAB法提取样品总DNA,利用通用引物对rDNAITS序列进行PCR扩增,经克隆、测序后,运用ClustalX、BioEdit和PAUP等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测序得到样品的rDNAITS区序列长度为719bp,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其与Genbank中已有的华钩藤Uncariasinensi(Oliv.)Havil.rDNAITS区序列之间相似性达99.8%,并且在系统发育树中并排聚类成1支。结论基于rDNAITS区序列的测序分析和系统发育树构建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能够对华钩藤植物进行准确的分子鉴定,为钩藤属中药材的种类鉴定和种间分类提供分子生物学理论依据。

  • 标签: 华钩藤 ITS序列 分子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此起疫情的流行因素,为疫情定性及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的《伤寒和副伤寒病例个案调查表》内容对病例进行调查,用流行病学描述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学校有在校学生143人,发生疑似伤寒病例20人,罹患率为13.99%;通过粪便培养、血常规检查、2次血清肥达试验,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症状体征,排除伤寒疫情,诊断为其他疾病。结论学校伤寒疫情定性要准,诊断须谨慎,采样要相对全面,控制措施要早。

  • 标签: 学校 伤寒病例 调查诊断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6-16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6期
  • 机构:日本顺天堂大学发表的一份公报称,一种基因变异可致人罹患遗传性帕金森氏症,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研发治疗帕金森氏症的药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人民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由此引发了人们由于作息的不规律、烟酒的消费提升、饮食的不合理等等问题的出现,加之大家的工作压力加大,中国老龄化的步入,周围慢性病的人群不断增加,由此导致的死亡率也引起了重视,因此本文通过对中医的解刨对主要的、病发率较高的慢性病的方法措施进行分析。

  • 标签: 慢性病 中医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病房安全质量管理。方法1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2护理人员的合理排班,加强安全检查。3加强节假日期间的安全管理。4严格执行查房及交接班制度。5病人的组织管理。结果使病房管理井然有序,为患者提供整洁、舒适、安全、安静的住院环境,同时有利于病人的尽早恢复。结论通过管理营造了个和谐的住院氛围,住院环境得到改善。

  • 标签: 精神科病房 安全管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思想意识的提高,优生优育观念的深入,加之医疗保健体系的日益健全,能否顺利分娩个健康聪明的宝宝显得至关重要。在产前护理过程中针对孕妇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有效的缓解孕妇情绪,为顺利分娩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 标签: 孕妇产前 心理问题 护理措施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4-14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4期
  • 机构:1月15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技术指南》。《指南》提出,构建覆盖全国的远程医疗服务网络体系,实现多点对多点的跨地域、均等化、体系配套的远程医疗服务,将全国近千家大型综合性医院高端医疗专家的优质服务辐射到万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1-1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期
  • 机构:欧盟首次批准一种干细胞疗法可以在欧盟范围内临床使用。这种干细胞疗法用来治疗一种可导致失明的眼部疾患。这种被称为Holoclar的疗法对80%的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的病例有效。欧洲药品管理局说,这一决定是干细胞治疗领域一个重大发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通过良好的心理护理,使手术患者消除不良心理反应,从而获得治愈的自信心,提高手术的治疗成功率。方法分析手术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根据手术患者不同的心理需要,采取全面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在对手术患者做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后,患者的手术治疗成功率有定的提高,心理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结论护士护理患者时应重视心理护理在人的生命过程中的作用,方可大大提高手术患者的治疗成功率。

  • 标签: 手术患者 心理反应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注射剂、滴眼剂必须对渗透压进行控制。渗透压除直接根据所用原辅料的分子量及用量计算外,通常采用冰点降低数据法或是氯化钠等渗当量法,但实际生产中无法将渗透压精确调节到位。根据氯化钠溶液浓度与渗透压的关系,提供了种新的渗透压调节计算方法,可通过加等渗调节剂或溶剂的方法对渗透压进行精确调整。

  • 标签: 渗透压 调节计算 注射剂 滴眼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上颌合垫矫治器在阻断性矫治乳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把54例乳前牙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7例。改良组采用改良式上颌合垫矫治器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上颌合垫矫治器进行治疗,并比较二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矫治完成后,乳前牙反(牙合)解除,上牙唇倾度增加,软组织凹面型改善;且改良组的患者在下颌后退、下牙内收以及软组织侧貌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两种合垫矫治器均能阻断性矫治乳前牙反(牙合)。改良式矫治器具有机械性及功能性的矫治作用,可有效阻断错合畸形的进步发展。

  • 标签: 上颌合垫矫治器 乳前牙反(牙合) 阻断性矫治 固定义齿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1-1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期
  • 机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明确,国家食药总局会同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全国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的资质认定管理工作。国家对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实行资质认定和定期复审制度;资质认定分为首次资质认定、增加专业资质认定和延续资质认定3种情形。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0-20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0期
  • 机构:看了动画片《超能陆战队》后,很多人都想拥有一个能问诊又可爱的医疗机器人“大白”。不远的将来,这可能成为现实。这个“中医大白”,可以像老中医那样为病人搭脉,还能为病人看舌苔、脸色,“望闻问切”样样在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外科治疗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外科治疗的3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在手术之前、手术之后加强对患者的护理以及出院健康指导。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恢复,其中有23例患者在手术之后的第7天就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对糖尿病外科治疗患者的护理,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糖尿病 胃转流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并探索应对措施。方法从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患者中挑选4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做出统计分析。结果40例研究对象中,般反应的有32例,异常反应的有5例,偶合反应的有3例。结论根据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采取提高接种人员的专业技术,加大接种知识宣传力度等手段,降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预防接种 不良反应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控制措施。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多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进行分析。研究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多重耐药菌的情况,比较近两年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与感染部位。结果研究分析结果发现,2013年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为17.7%,2014年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为12.5%,其中MRSA与CR-AB感染率明显降低,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呼吸道感染明显多于其他部位,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患者住院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加强耐药菌的监测与消毒隔离,同时还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与手卫生消毒,正确使用抗生素等多种方法,可以有效控制多重耐药菌的发生概率。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感染 临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