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重庆市丰都县高家镇中心卫生院践行“镇卫生一体化”管理模式,对卫生员进行帮扶管理,理论培训和业务指导,如此整合全镇医疗卫生资源进行医疗工作。其有利于卫生局的统一监管,有利于壮大卫生院的规模,有利于提高村卫生员的就诊能力,有利于全镇居民的身体健康。由此能够推进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服务进程,合理分流就诊人群,“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以缓解,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得以改善,预防保健工作能力得以提升,真正为农村居民服务。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核实媒体报道的癌症高发村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现状及死因,为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仙桃市胡场镇前丰1994-2009年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死亡情况进行普查,统计整理后作时间、空间和人间流行病学分析,并结合村民饮食、饮水、环境卫生等现状进行综合判定。结果前丰恶性肿瘤死亡高峰具有周期性,1998年和2006-2007年恶性肿瘤年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90.69/10万和133.91/10万;各村小组恶性肿瘤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7.5404,p=0.5810);恶性肿瘤死亡男女性别比为2.831,青壮年(30-60岁)死亡占52.17%,死亡一户1人的占95.65%,各姓氏死亡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x2=20.4923,p=0.0249);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占65.22%;2003-2009年慢性疾病主要死因分别为心脑血管疾病(38.36%)、肝炎和肺结核(23.80%)、恶性肿瘤(18.92%);无明显饮食、饮水及环境致癌因素。结论前丰恶性肿瘤死亡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1.24/10万),并以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为主,主要病因初步考虑为不良生活方式、遗传和传染病,应在重点做好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和慢病筛查,积极倡导村民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病情的早期发现和干预,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恶性肿瘤 死因 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华宁县重点疫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现状,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华宁县盘溪镇乐士堂15~50岁的村民进行HIV血清学检测,了解其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情况。结果共检测596人,感染HIV2人,HIV阳性检出率为0.34%,15~50岁人群感染率为0.27%,其中,男性1人、女性1人,男女之比为11,年龄30岁1人,47岁1人。结论乐士堂15~50岁人群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已出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并已进入家庭,极有可能造成HIV的高流行和二代感染,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对HIV较高流行区的关注,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和咨询检测工作,对发现的HIV感染者要及时跟踪管理,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传染源,有效地控制艾滋病的流行和蔓延。

  • 标签: 艾滋病 重点疫村 感染现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文章以余姚市山区乡镇卫生室队伍现状为研究对象,发现存在卫生室配置不够,人才队伍老化,人员接替困难,乡村医生收入偏低,退出后保障困难等问题,同时探讨问题结症,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 标签: 村卫生室 人才队伍 调查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梅县城东汾水进行肺结核病流行学调查,掌握我县农村肺结核病的流行现状及流行特点,为我县做好下一步结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梅县城东汾水村居民1280人进行调查,年龄在15岁及以上,户籍人口(离开本地6个月及以上的除外),及外来常住人口(在本地居住6个月以上)。结果痰涂片阳性2例,涂阳患病率156.23/10万人,痰培养阳性4例,菌阳患病率312.5/10万人,所有菌阳病例全部为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其初始耐药为利福平、异烟肼、乙安丁醇、链霉素、丁胺卡那耐药率均为50%,氧氟沙星耐药率25%。结论我县农村结核疫情依然严峻,且初始耐药率高。除了继续加强结核控制工作外,还应将耐药监测作为重点。

  • 标签: 肺结核 流行病学研究 农村 耐多药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3期
  • 机构: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对未来5年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资源进行了全面规划,将为到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病有所医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升疾控机构实施免疫规划工作能力的对策。方法通过对免疫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对策。结果提高了疾控机构实施免疫规划的工作能力。结论通过更新理念,贯穿知情告知推进评判选择主线,铺设管道,明细指标,实施目标管理,实施免疫规划工作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 标签: 免疫规划 做好工作
  • 简介:摘要为掌握克什克腾旗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情况,根据《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和《内蒙古自治区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有关要求,我旗于2013年10月18日—10月28日年开展一次全旗范围的国家免疫规划接种率调查,目的是及时发现问题,研究解决对策。

  • 标签: 克什克腾旗 免疫规划 疫苗接种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例出血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通过对一例出血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其可能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关控制措施。结果该病例为一例散发型疫情,提示我镇流行出血热疫情形势不容乐观,必须引起重视。结论应结合创建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活动,采取以灭鼠、健康教育和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将流行性出血热的危害降至最低限度。。

  • 标签: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病学 调查报告
  • 简介:摘要做好疫苗管理的期间统计,为计划、调拨提供参考依据,保障免疫规划工作有序开展。把管理内容设计成指标,依据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的基本原理,将指标安排在一个统计表内。根据会计的结账要求,以“月”为期间单位进行管理统计。通过多年的使用,认为该统计表设计合理、指标间关系密切,统计数据比较集中,完整地反映管理期间的综合情况,减轻了查阅使用疫苗管理数据的工作量,其管理统计方式对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具有实际意义。

  • 标签: 免疫规划 疫苗管理 期间统计 会计等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规划工作科学综合评价的方法,提出提高免疫规划工作综合评价质量的建议。方法利用对文献的查询与复习,同时结合实际工作进行论述。结果各种综合评价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促进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结论每个评价方法有自身的方式,但是整体的评价结果较为一致,对我国免疫规划工作的实施和开展能够真实的体现出来,并对各种评价结果进行科学的组合,实现结果的真实性和稳定性。

  • 标签: 免疫规划工作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西充县《结核病防治规划》中期效果。方法按照结核病防治全国统一的评估办法,对西充县2001-2005年间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总结,评价规划中期的防治成效和经验。结果2001年-2005年,《规划》实施累计共投入各项结防专项经费91.5万元,全县人均投入1.38元;县结防机构共发现、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927例,痰涂片检查发现涂阳病人735例,涂阴病人1192例,其中初治涂阳病人673例,复治涂阳62例,初、复治涂阳病人比例为10.09;疗程结束共治愈涂阳病人708例,涂阳治愈率为96.3%,其中初治涂阳病人治愈641例(占95.2%),复治涂阳病人治愈59例(占95.2%)。结论西充县《规划》实施状况良好,达到中期任务指标,取得了较好社会经济效益,有利地促进了结防治工作进程,为制定下一步的结防工作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结核病防治 防治规划 中期效果 控制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城桥街道城区的计划免疫现状,探讨有效的管理策略。方法采用普查的方式对2002年-2008年在本辖区内出生儿童的基本资料、预防接种证建卡以及基础疫苗免疫接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辖区常住儿童人数比流动儿童比例高,本地儿童的预防接种证建卡以及基础疫苗免疫情况均明显优于流动儿童(P<0.01)。居住在农村或城市新村的流动儿童建卡率以及疫苗基础免疫合格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辖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状况不容乐观,主要和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的了解程度以及计划免疫的服务质量密切相关,计划免疫部门应针对社区儿童计划免疫现状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促进社区计划免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 标签: 城市社区 免疫规划 免疫现状 管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吴忠市儿童6种国家免疫规划(NIP)疫苗接种率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吴忠市57个社区4842名儿童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入选儿童NIP疫苗接种情况,将2014年6月-2015年6月2325名儿童为干预前;2015年6月-2016年6月2517名儿童为干预措施后,记录儿童补种时间,分析其干预效果。结果吴忠市儿童免疫规划免疫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干预后BCG、HepB、OPV、DTP、MR及MenA及时接种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免疫规划疫苗及时接种率相对较高,对于未按时接种者应该加强电话催约及社区联合宣传,提高及时接种率。

  • 标签: 国家免疫规划 疫苗接种率 联合宣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键点控制与危害分析在免疫规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关键点控制与危害分析原理分析免疫规划中的关键控制点,建立与每个关键控制点匹配的预防措施。结果我镇预防接种工作关键控制点包括加强免疫规划工作的宣传、加强本底资料的收集、加强接种门诊建设,建立良好的操作规范、疫苗安全管理、与受种者沟通、加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通过采取以上关键措施,规范预防接种,使预防接种中的危害降至可接受水平从而达到安全接种的目的。结论有效的监控体系是保证免疫接种安全有效的良好措施。

  • 标签: 免疫计划 关键点控制 危害分析
  • 简介:摘要由于流动人口数量多,城镇流动儿童免疫工作在免疫规划工作中是一个薄弱环节,该群体接种水平低,成为易患人群,免疫屏障无法形成,造成疾病的爆发或流行1。为有效的控制和预防传染病,使流动儿童享受到国家免费接种的政策,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把国家关于免疫规划的工作落到实处,在免疫规划工作中,亟需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模式。

  • 标签: 流动儿童 免疫规划 探讨 计划免疫 条带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现状及管理对策。方法研究基层免疫规划接种点工作现状、难点以及存在的不足,从而寻找一种有效提高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水平的策略。结果实施综合性管理对策能够有效提高流动儿童免疫接种效率,从而做好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工作。结论面对现阶段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现状,提出几点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建议,制定正确的儿童免疫规划疾病防治管理方案,才能提高儿童内部疾病管理水平。

  • 标签: 流动儿童 免疫规划 管理水平 有效策略 疾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