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肾脏生化检验中分级检验的临床检验结果,为肾脏生化检验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进行肾脏生化检验的受检者123例作为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RNTM)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61例,予以常规检验方法检验,实验组62例,予以分级检验,比较两组胱抑素C(CYS-C)血尿素(UREA)和血肌酐(CRE)阳性率。结果实验组CYS-C阳性率与对照组差异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BUN、CRE三项指标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提示分级检验在肾脏生化检验中的临床检验效果更佳,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检验结果来看,分级检验的整体检验效果明显高于常规检验,说明分级检验在肾脏生化检验中效果更佳,灵敏度与准确率更高,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肾脏 生化检验 分级检验 血尿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糖尿病诊断中应用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诊断的186例疑似糖尿病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28例经确诊为糖尿病患者。186例受检者均接受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观察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对其诊断价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两种诊断方式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发现,生化检验均高于常规检验,比较得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发现,生化检验均高于常规检验,比较得出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观察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中的临床诊断结果发现,两种诊断方式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生化检验较于常规检验的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其临床诊断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可为糖尿病临床诊断提供准确有效参考依据。

  • 标签: 常规检验 生化检验 糖尿病 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抗核酸抗原抗体(ANA抗体)及体液免疫检验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检验价值探究。方法将于本院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抽出20例,在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20例健康人,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全部研究对象均接受ANA抗体及体液免疫检验,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的IgG、IgM高于对照组对应值,c3、c4低于对照组对应值,P<0.05;两组的IgA水平基本相近,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的IgG、c3等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应值,P<0.05。结论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诊断及治疗中,ANA抗体及体液免疫检验具有较高的指导及评估作用,此法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ANA抗体 体液免疫检验 系统性红斑狼疮 检验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120例确诊为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实施血糖检验,对照组使用尿糖检验,比较两组使用不同检查方法后确诊情况。结果经相关临床检查后发现观察组患者临床确诊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中实施血糖检验,确诊率较高。

  • 标签: 糖尿病 血糖检验 尿糖检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所关注的,因为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频爆发造成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危机感与对食品本身质量的不信任。所以本文从科学的角度探究针对食品的理化检验相关技术要点,质量控制过程进行分析,为人们吃上放心食品打好科学基础。

  • 标签: 食品理化检验 作用 质量控制 技术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影响血液标本质量的原因以及相应优化对策。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本地区各级医院的5000份血液标本,进行质量检测与统计学分析。结果5000份样本中共有不合格样本191份(3.82%),其中三级医院的样本不合格率显著低于二级、一级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合格原因有凝血、溶血、抽血量以及责任问题。结论为提高临床检验标本的采集质量,各医院均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相关医护人员的培训力度,注重责任感与职业道德的提升,从而提高血液采集工作的水平,保障检验标本的质量。

  • 标签: 血液标本 临床检验 质量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血液生化检验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方法我院选择在2017年5月—2019年1月期间,从检验科随机收集122份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展开调查,探讨其检验结果及影响因素。结果从122份检验标本中检验出质量不合格的标本共61份,占总比例为50.00%,这61份不合格标本中影响其准确性因素较多,有送检时间长、标本处理不正确、抗凝管的使用方法错误、血液不足、药物干扰等,其中前四种因素所占比重最大。结论在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其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较多,为提高临床标本检验的质量,保证患者的疾病得到最佳治疗,应加强各个工作环节的监管,确保标本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 分析过程 检验结果准确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目前临床上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各种因素,并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案和策略。方法对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检验科的血生化检验样本进行分析,并对结果进行复查,然后筛选出两次结果误差较大的110例样本作为对象,对复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根据具体因素制定相应对策。结果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主要如下血液样本发生严重溶血36例(32.7%)、采集血液的方式和血液标本的处理不当46例(41.9%)、检验仪器问题16例(14.5%)、患者自身因素12例(10.9%)。结论目前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有多种,有人为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应根据具体原因采取相应对策,进一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数据。

  • 标签: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血常规检验不合格的血液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在临床血液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对检验结果准确性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我院血液检验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临床血常规检验不合格的标本作为研究对象,一共80份,对其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KDTA-K2抗凝静脉血进行检验。结果异侧采集血液标本值和同侧采集血液标本值的数据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正常标本参考值和溶血标本平均值数据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正常的送检结果参考值和1小时后送检的检验平均值数据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临床血液常规检验不合格标本的原因涉及到标本采集的时间、采集的部位、标本溶血的发生、送检的时间等等方面,必须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对血液标本的管理,从而保证血液检验的准确度。

  • 标签: 血液常规检验 不合格标本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合格送检标本进行统计分析,探讨相应对策,提高检验标本质量,减少不合格标本的送检率,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6月本院住院部送检的4957例不合格标本根据临床实验室质量指标2检验前质量指标中标本标签不合格率、标本类型错误率、标本容器错误率、标本量不正确率、血培养污染率、标本运输丢失率、抗凝标本凝集率、标本溶血率、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对不合格标本按照每季度进行分类调查。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不同时间段和各指标的变化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准确可靠检验报告充分依赖完善的分析前阶段的质量控制体系。分析前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基础和保证,做好分析前质量控制,就能从根本上杜绝差错的出现,提高实验室的医疗质量,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 标签: 检验 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10月期间230份尿常规化验的尿液样本再次进行手工复检,并且以传统手工检测结果为准,对出现尿常规检验误差次数进行统计,并对造成误差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结果在230份尿液样本的检测中有32份出现了误差,误差率为13.9%,32份尿常规检验误差样本的影响因素中主要有实验室因素、药物因素、标本采集、标本保存以及标本送检,其中以实验因素所占比例最高,是影响临床尿常规检验的主要因素。结论在临床尿常规检验中,实验室因素是影响尿常规误差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在检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实验室的规范操作,以保证检验的准确性。

  • 标签: 尿常规 检验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在血液检验分析受到血标本采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0月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者总共100名,将其血液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样本,根据不同的采血方式、采血部位及时间等对所得到的检验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末梢血血红蛋白、白细胞、红细胞与动脉、静脉血相比较,输液后30min输液侧和另一侧采血检测葡萄糖、尿素氮、钾等比较,输液后30min与2h输液侧采血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集血液标本时应注意标本的采集部位、时间、方式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对最终的血液检验结果有明显的影响。

  • 标签: 血标本采集 血液检验分析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取不同尿液检验法效果差别。方法根据研究要求选择200例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尿液检验法,研究组行针对性管理方法,对比患者尿液检验所需要时间、实际接收次数、缺陷标本数目以及尿检之前治疗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各项指标皆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采取针对性管理方法行尿液检查效果较好。

  • 标签: 尿液检验 针对性管理 质量影响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验的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2月—10月期间进行的10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及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做肝功能检验,分析两者之间的检验结果差异。结果在血清胆碱酯酶、白蛋白、血清胆固醇、总胆汁酸等指标方面,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Child-pugh分级情况中,随着分级提升,肝功能指标随之降低。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采用肝功能检验可以有效的了解肝功能受损情况,对疾病的检出与治疗恢复情况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 标签: 肝炎肝硬化 肝功能检验 情况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常规血脂检验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9年2月我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82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我院体检的健康人员82例作为对照组,将两组的血脂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而实验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脂常规检测指标对冠心病具有预测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血脂检验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季节性腹泻患者便常规检验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7月期间来我院进行诊疗的100例季节性腹泻患者,其中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患者各25例,分析患者便常规检验结果。结果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引起的腹泻高发于春、冬季,沙门菌与副溶血性孤菌表现出夏秋两季流行特点。结论便常规应用于临床上季节性腹泻患者诊断中具有较高针对性及有效性,且可以明确诊断出腹泻致病菌。

  • 标签: 季节性腹泻 便常规 检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免疫检验在抗HIV检测中的结果及应用价值。方法于本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接收的HIV患者中选取6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选67例患者均行HIV核酸定量检测法、金免疫层析试验法、ELISA检测法进行检测。观察HIV核酸定量检测法、金免疫层析试验法、ELISA检测法检测血清标本的结果,分析其诊断符合率情况,并观察三种检测方法诊断准确性、灵敏性、特异性情况。结果经临床检验证实,所选67例患者中具有HIV抗体阳性患者49例,具有HIV抗体阴性患者18例。ELISA检测法诊断符合率、准确性、灵敏性、特异性较HIV核酸定量检测法、金免疫层析试验法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HIV检测中可应用ELISA检测法进行检测,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可有效提高检测符合率,并且具有较高准确性、灵敏性、特异性,值得推广。

  • 标签: 免疫检验 抗HIV HIV核酸定量检测法 金免疫层析试验法 ELISA检测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检验中HIV的危险性及相关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60例血液检验检验人员为研究对象,分析HIV检验中的危险性因素,结合分析结果并予以相关预防管理措施,统计预防管理措施的实施效果。结果预防管理措施实施后,HIV各类危险性因素所占比例均低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0.05);实施后,检验人员职业暴露率为13.3%,显著低于实施前73.3%,差异非常显著(P<0.05)。结论加强血液学检验因素的预防管理,是减少与规避职业伤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 标签: 血液检验 HIV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医学检验科实验室从生物安全隐患、管理和实验室清洁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了生物安全风险,提出了安全风险防控策略。

  • 标签: 医学检验 生物安全 安全风险 风险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生化检验指标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在我院2017年2月—2018年8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出80例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志愿者80例为对照组,均进行生化检验检验指标包括甘油三酯、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和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和甘油三酯水平和葡萄糖耐量试验阳性率比较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生化指标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应用价值确切,临床医师通过观察生化指标的变化有利于提高糖尿病的诊断准确率,及早干预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生化检验 糖尿病诊断 葡萄糖耐量试验 甘油三酯 血糖 果糖胺